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7245|回复: 40
收起左侧

[科幻著作] 《不该存在的技术》PDF下载 推荐阅读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8-1-4 22: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该存在的技术》PDF下载

  不该存在的系列我已经发过基本了,这次给大家分享《不该存在的技术》这也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科幻著作,主要讲述了,在世界范围内发现史前古老文明遗留下的不该存在的技术。我就不评价是否伪科学,反正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科幻著作。

不该存在的技术PDF下载: 《不该存在的技术》PDF下载 推荐阅读53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8725 不该存在的技术].(德)哈特维希.豪斯多夫.扫描版.pdf (16.43 MB, 下载次数: 547, 售价: 1 金钱)


  内容简介:


  经由大量的全球调研,本书作者发现,只可能在今天才有的高科技“穿越”到了人类菇毛饮血的上古时代:

  来自全世界令人不解的史前时期的人类制造的工具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块经过精细加工的岩石在神秘的安顿被印第安人看成是星门。古老的众神经此门进进出出。中美洲原始森林里的塑像穿着防护服,就像我们今天在实验室所看到的实验人员一样。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的神秘的洞穴被中国人看成是外星人的遗留物。一把来自印度的千余年古老的宗教礼仪之短剑,包含了15%的氧气――这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这种令人迷惑不解的发现以及这神秘的器物动摇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作者认为,世界的真面目正通过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得以呈现,而它们指向的都是史前外星文明。

推荐阅读: 不该存在的图像》PDF下载


  不该存在的技术:


  哈特维希·豪斯多夫(HartwigHausdorf,1955年出生)曾在慕尼黑专科学院学习旅游业,是德国研究神秘现象的知名学者,写过许多探讨神秘现象的书籍。他曾经亲自实地考察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未解之谜的地方,是最早获得到中国政府批准到中国内地实地考察的外国学者之一。他因发现中国西安附近的金字塔而出名。除了引起轰动的《白色金字塔》一书,他的作品还有《假如众神扮演上帝》、《众神的卫星――中国禁区》等。作者现在受雇于一家以东南亚和中国为重点的旅游公司。


  ..   致读者


  “很多人的视野都是一个半径为零的圆,而他们将之称为他们的视野。”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
  人们可能没有更好地发现和认识某些事物,比如那些史前时代的人工制造物,人们宁愿没有把它们从地里挖出来或者从海洋深处捞上来。在激进派和保守派之间,它们还没有引起冲突,却已经引发争论。后者对确定的事实有自己坚定的看法,他们大多以“合理的看法”为依据。


  当把这些与他们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观念绝对不相符的事实和结果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的反应相当有趣。
  有一部分人看起来非常镇静。他们高深莫测,微微一笑,摇摇头,并且用一种同情的口吻“解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因为――非常简单!――根本不应存在,所以不存在。


  另一部分人,他们天生就很容易发怒,因此他们的反应会更激烈。他们极其愤怒、狂热地表示:那些讨论不寻常话题的人们太疯狂了。他们没有对这些理由究根问底,就偏执地认为它们是虚构的。在通常情况下,讨论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的客观性都会失足于感情的冲动,同时有争议的部分常常被错误地认为是一种负担。关于讨论的事物――再一次――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它们根本不应该存在。



《不该存在的技术》PDF下载 推荐阅读52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8725



  如果一些事物总是被为数不少的同时代的人视为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那么它们肯定蕴含了某种危及到世界观的力量。当石油跨国公司在加油站开始上演他们每天都会进行的“欺诈狂欢”时,那些人没有发怒。当公民因为无知被他们的“国会议员”长期且毫不留情地出卖时,那些人没有发怒。这些议员虽然会不断地给选民发泔水,但他们自己却从中捞取更多的油水。当一些没有被同化的“思想家”拿出一些非常具体的事实,并且它们刚好能够论证我们辛苦获得的一些书本知识是荒谬的时候,他们就会大发雷霆。


  如果人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报道以下事实,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中美洲原始森林中的古老雕像佩带的设备,让人联想到在最现代的高安全性实验室中,用于操作的“机器人手臂”。

  ――秘鲁安第斯山脉隐藏着一扇“星际之门”,几千年来,印第安人的神话精确地讲述了它和同名电影以及电视剧里的门同等的作用。
  ――古印度冶金术的杰作,它们是由完全“不应该存在”的合金组成的,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远古时代的技术。
  ――一个远古时代无法确定年代的物体,它被中国官方称为“外星人遗址”。


  在接下来的几页中,我想给我尊敬的读者们展示大量惊奇的发现物和事实。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与我们承袭下来的历史观不符,会引发一些恶意的争论,并且,如果它们涉及到为数不少的同时代人的利益,人们可能宁愿不把它们暴露出来,甚至最好把它们埋葬到更深的地方。盖上盖子,纸箱里又恢复了宁静。
  如果其中的一些令人厌烦的事实仅仅因存在于世就会引起争论,它们肯定包含着爆炸性的信息。是的,我乐意在此承认,在已经完全过时并且很早之前被揭穿为“替代结构”的示例范围的薄弱环节中探查,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因此,我再一次,和我在过去做的一样,历经几千公里的航程游历全世界,以证实这里叙述的事物真实存在。一些专家研究了这些不可思议的事物,例如史前时期真实的、“古老”的原子核反应堆,或者古印度不可思议的高科技冶金术的代表之一――铁柱。我和这些专家交谈,并把谈话内容放置在正文中。
  .  猜测已经成为过去。这里出现了新的事实。在这里留给你们一个重要的任务:最终从根本上推翻过时的、承袭下来的历史观,并且让象牙塔里最保守的学者认识到,这些令人讨厌的事实就好像地下深埋的根一样,非常稳固。在不太遥远的某一天,这些事实会以强大的力量爆发,不可阻挡地为自己开辟一条明确的道路。
  这些事实没有被所有人知晓,可能是它们宁愿一直隐藏在我们视线之外。正如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所说:“人类从来就不应该为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人类应该以此来证明自己发展了,自己比以前更聪明了。”


  第1章 以核技术开头――20亿年前的核电站


  “在地球将近40亿年的生命历程中,来自地外的访客曾降落地球的可能性很大。我们要找到这些访客留下的足迹和提示。”

  ――地质学家、科学新闻记者约翰内斯?菲巴格博士(1956~1999)


  人类创造出来的最复杂的技术成果之一――核电站,被弄得声名狼藉不是没有理由的。这与核电站所需能量既不是来自化石能源,如煤或石油,也不是来自干净的能源,如风能和水能有关。它需要的能源是在一个受控制的、异常缓慢的连锁反应过程中,从大量放射性物质中裂变出来。在长期未遭受批判的进步信念指导下,“核技术”被非常荣耀地研发出来。很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完全掌握宇宙中所有恒星核聚变的方法,因此我们的后代还将面对“核技术”遗留下的问题。如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以及无数类似的灾难。2006年,才刚刚按照西方的“安全”标准在瑞典的福什马克建成的核反应堆差点就发生泄漏了。然而这些都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由于反对核反应方式这个嘀嗒作响的定时炸弹的斗争已经开始,我需要且必须聆听相关环境机构的意见。


  我提供了少量关于核反应的专业知识,我想帮助我的读者理解这些。因为接下来的内容会把我们带入这样的专业领域。同时,它还与我们行星早期的非常遥远的地质年代相关。

  早在1896年,法国人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1852~1908)就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特性。1903年,他与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名字成了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在这个领域,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还在继续研究。1938年12月17日,德国原子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他的助手弗里茨?斯特拉斯曼第一次成功地使铀235发生核裂变。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柏林的“凯泽?威廉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用最简单的方法推动了这一研究,使其在之后的发展不再受阻。


  4年之后,也就是1942年12月2日,意大利原子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恩利克?费米(1901~1954)和他的助手在芝加哥首次运转了核反应堆。非常罕见的是,这个核反应堆搭建在芝加哥大学运动场的观众看台上。

  接下来说广岛。多年前研发的技术导致了10万人的死亡。在这次巨大的惊吓之后,素有美国“原子弹之父”之称的雅各布?罗伯特?奥本海默(1904~1967)以他所有的力量和热情来反对核力量的运用:“在一种更深层的意义上……身为科学家,我们现在认识到了我们的罪恶。”一切都不再和以前一样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没有人想把它再次关上。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原子能的“和平的”用途,以及一些随着技术、实际操作而出现的问题。


  怎样运转?


  在一个核反应堆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背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从核能到最终生产出电能,在这个遭受诸多谩骂的运转过程中会有哪些复杂的程序?为了保证现实像计划那样运转,必须要协调哪些因素?


  在一种可裂变的物质中――通常是相对原子质量为235的铀235――通过对自由中子的轰击使原子核分裂,结果是除了裂变的碎片,还产生了新的中子。这些带着高能量的中子会直接进入它们所在的环境中,在那里,中子轰击更多的原子核,分裂出更多新的中子,这会无限延续下去。连锁反应开始了。


  如果人们不加阻止,任其发展,那么反应堆里的小部分中子会在一秒钟之内发生毁灭性的爆炸,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这个反应堆就会变成原子弹。所以需要一个来自外部的非常准确的干预,并且还要绝对精确地协调不同添加物质之间的关系。整个技术中真正复杂的部分是对反应堆的控制。专业地讲,是指核裂变延缓的影响。粗略、简化的表达就是,核反应堆与一个无限拖延的原子核的爆炸过程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人们不阻止这个过程,就会看到慢动作的恐怖景象。


  为了杜绝一切可能的破坏性灾难,并通过调节反应堆来获取能量,人们必须精确掌控这一反应过程。前面描述的速度很快的中子被视为控制住了。对此产生作用的是慢化剂。这是一种在反应堆中添加的带轻原子核的物质――如水,重水或石墨。通过放入或拿出反应堆芯中的调节棒,人们得以把这一过程维持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相反,调整环境中应当有能被中子自由吸收的物质,因为这样可以使连锁反应减弱。冷冻剂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使产生的热量以蒸汽的形式运输到传统的涡轮机上。


  技术员必须不停地、正确地操纵这些步骤。不能让一切都听任自然,因为这一切发生在大量确定参数的一个最有限的范围内。为了能认识到以下描述的事实的影响,我必须要评估一下这些十分重要的前提。只要抛弃我们视为永远有效的书本知识坚固的、发光的外表,我们就将发现简直令人无法相信的事实:在一个无法想象的遥远的远古时期,在我们的行星上,已经有一连串的核反应堆在准确地运行。


  奥克洛的奥秘


  皮埃尔拉特,在法国港口城市马赛以北160公里处。1972年6月7日,研究人员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实验,为发现一些惊人的结果奠定了基础。在实验室里,化学家亨利?皮尔里克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一个样品,即六氟化铀气体。这种无色气体通常被用来区分带有不同质量数的铀同位素。皮尔里克惊奇地发现,在这个符合条件的样品中,在正常的实验条件下,只发现极少数量的有裂变能力的铀同位素――铀235。这个样品中,铀235的含量只有0.7172,而不是0.7202。以绝对的数字来表达就是:在10万个铀原子中,只能找到717个,而不是720个铀235。


  其他人可能会把这个可笑的偏差归咎于测量失误,之后大家可能会耸耸肩,便不再理会。亨利?皮尔里克没有这样做。他坚信,某些东西是不确定的。然后他便开始对这件奇特的事情寻根究底。


  亨利?皮尔里克对这个样品进行了多次试验,结果表明,不能把这个第一眼看不惊人的、有裂变能力的铀235的含量的减少归咎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测量错误;二是天然铀变为六氟化铀的加工过程;三是在现代核电站中已经作为燃料来使用的铀元素的“污染”。这种令人费解的偏差一定有其他原因。


  因此,亨利?皮尔里克和他的同事,以及更多的相关专家开始了一次谨慎小心的探索,这次探索让他们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都处于紧张状态。首先必须要追踪提供样品的渠道,该样品中铀的可裂变成分不符合标准。所有迹象都指向位于赤道的西非国家加蓬,具体说来是该国境内的弗朗斯维尔市附近的奥克洛铀矿。在奥克洛的露天矿场中,法国加蓬联合公司――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正在开采铀矿。


  此外,更加精确的调查研究和严密的监督揭露了这一事实: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把很大一部分由他们加工的铀矿石,与来自奥克洛铀矿地区含有大量铀成分的“晶体”材料,混合在了一起。这个公司延迟了供货,因为那批货品里某一成分不足。而这恰好就是六氟化铀样品中与标准含量有差异的那一成分!


  为了能够深入研究,现在要立刻中断在露天开采地区采取铀矿样品。科研人员使用钻孔机钻入坚硬的岩石,提取其他样品。因此,科学家们注意到,在目前的六种晶体杂质中,铀235的含量明显减少了。


  对此只有一种解释。通过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知识,人们可以反过来精确地计算出大约20亿年前,铀235的含量大约为3%。当时,物理学家们做出了一个推翻现存世界观的结论:在今天的奥克洛矿区,一定发生过核裂变,正如我们今天充分利用这一过程来发电一样。换句话说,20亿年前――古生物学家所说的前寒武纪时代――在奥克洛地区确实有一个核电站在运转,这个核电站是由一系列的、不同的岩石反应堆构成的!


  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建造的?


  在1972年的夏天,人们慢慢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很久以前,这里发生了真正的原子核连锁反应。与此同时,在这个罕见现象的原始发生地,人们根据更多的迹象继续研究。在此期间,人们在加蓬东南部奥克洛盆地总共发现了14个类似的化石核反应堆。在离奥克洛约30公里远的班哥贝地区,人们发现了更多的化石核反应堆。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发现过这种现象。只有在这里,在赤道附近、非洲地区的一个极小范围内,有几十个这样的核反应堆。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吗?这种情形是普遍存在的,还是偶尔存在的?这个“命运的小操作助手”有时会让人感到遗憾。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这个神秘的奥克洛核反应堆非常罕见。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认为,这只不过是自然界变化无常的结果。在这个行星上,当所有的生命还是由原始的、单一的、生活在海洋中的有机体构成的时期里,铀元素通过分离和积聚,不断地被浓缩。按照传统的观点来分析,是哪些精确的步骤导致了这种结果――突然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从什么都没有”当中产生了一项技术,而我们今天在多数情况下,正使用这项技术来进行控制和监督?


  在官方的科学家中,持偶然性观点的代表们承认:这必须要满足若干条件。例如自然本身可能比较关心铀元素的高度浓缩。铀元素可能在今天的加蓬地区,从前的原始海洋里积聚而成。所有的含铀元素的沉积物,不是通过花岗岩分离(直至今日,花岗岩里还有包含极少的铀元素的痕迹)形成的,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今天,核物理学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充分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知识。借助这些知识,研究人员推算出,大约20亿年前,可裂变的同位素铀235的含量大约为3%。除此之外,我们可看到这是一个十分准确的数值。在连锁反应中,铀235起着重要作用。今天,人们通常通过铀浓缩的方法提取铀235。其他的条件是:分离出含铀元素沉积物的矿石,必须含有较高的铀成分(10%~20%之间),疏松度较高。水可能是作为减速剂使用的。为了减缓连锁反应,还可能需要含量精确的、均衡的浓缩元素,如钒、铬或硼,这些元素可以吸收一部分快速运动的中子。通俗的说法是,需要这些元素,否则只会听到“砰”的一声巨响。


  铀氧化物开始裂变反应后,在产生出能量的同时,也释放出中子并生成高度放射性的钚239,这些刚刚生成的钚239再次发生裂变,并且释放出更多能量。自我们有能力使原子核分裂以来,我们就认识了钚元素。和人们今天使用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原理相同,奥克洛的“天然反应堆”可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创造了新的核燃料。


  这一切可能发生在地下的深处。因为当连锁反应发生时,浓缩的铀元素“晶体”会被巨大的沉积物覆盖,使其深藏于地下3000~4000米之间。在这样的深度下,压力会在300~400巴之间,符合压水反应堆所需的条件。在这样的比例中,作为减速剂的水应保持在37℃左右――这是连锁反应的最低温度――此外,水还应该是流动的,能抑制通过核裂变而不断产生的新的中子。一旦满足这些条件,越来越多的原子核就发生裂变。这一过程持续不断,连锁反应便一直进行下去。


  太多的偶然


  我们承认,上述论证听起来完全可信,尤其是非常恰当地指出了20亿年前铀235的浓度远高于今天。这些说法有利于自然形成,却不能真正使我信服。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人们会把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推到偶然性上呢?在地表,铀会发生分解和积聚反应。为了在地质变化过程后的数亿年安然抵达大约4000米的深度,铀不能有任何反应。为了使核反应自然、缓慢地发生,在地下大约4000米深的地方,符合反应的一系列条件全部偶然地得到满足。此外,人们要故意忽略这一事实:两种不同反应堆类型的运转过程起了作用。


  对于“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或者压水反应堆,我们希望它们是什么样的?我们从完全可信的假设出发:按照统计学原理,满足条件的概率已经很小了――我们扩大一下,变成1:10000――所有的条件都被满足,会如何?如果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无法满足,那么人们就可以忘记连锁反应。在这里,不能把概率相加――众所周知,概率会增大。我们每一个买过彩票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然而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天文数字,和它们比起来,中头彩简直容易多了。但这仍然不够。


  在奥克洛矿中发现了铀元素自身的裂变产物,如钚元素。这种臭名昭著的元素算作所谓的铀后元素,于1945年通过射击中子第一次人工制造出来。在自然中,钚元素的身影还没有出现过。此外,来自奥克洛的铀元素的样品含有四种超铀元素。迄今为止,只有在现代的核裂变过程中,铕、饰、钕和钐才出现过。


  虽然有大量的必要条件为前提,但无论如何,我都会对这个“自然形成的”反应堆进行深入的研究。请重视一点:只有每一个条件都得到满足,核反应堆才能成功运行。只要这些参数的其中之一稍微有一点偏差,连锁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只要深入研究奥克洛地区的14个反应堆,以及只相距30公里的班哥贝地区的另一个反应堆,人们坚定的偶然性观念最终一定会动摇。


  一个有争议的讨论话题


  瑞士记者汉斯耶尔格?弗,在多年前参观了那个铀矿的开采地,感谢他给我提供了关于“奥克洛地区”的诸多信息。1970年,矿业公司开始在奥克洛地区露天采矿。在原本被茂密森林覆盖的奥克洛盆地上,一道采矿形成的疤痕突兀地显现出来。这个疤痕是一个长1公里,宽0.5公里的峡谷,其深度超过300米。被开采的含铀元素岩层高达5~8米,向水平方向倾斜45度。1985年2月,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决定,只在地下矿山动工,也就是通过隧道开采铀矿石。


  和其他参观者不一样,瑞士记者汉斯耶尔格?弗并没有穿上普通的防护服。参观者们一同穿过了一些天然的小道――其中一些小道让人觉得是最隐蔽的结构――然后一直走到了奥克洛矿的地下入口。经过了3000公里的地狱之旅后,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奥克洛铀矿的“10号反应堆”。


  一位地质学家带领这个小组,他用指示棍指出了岩石上晶体的变色处,这肯定没有引起这些“外行”的注意。因为这些很早以前发生的连锁反应的残余物,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显眼了。它们给专家透露出一个信息:大约20亿年前,反应堆的能量输出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核反应堆真的存在,那么如专家断言,在总共超过10万年的时间里,它们一直都在运转。在我看来,这一切更多的是一项复杂的高科技结果,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偶然事件,或仅仅只是“大自然变化无常的结果”。


  在那位地质学家的带领下,参观者离开了地下世界,来到“2号反应堆”(这是根据反应堆发现的顺序来编号的)。从其中一个矿区可进入的边缘地带开始,在相对的斜面上,有一个类似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覆盖物,看起来和碉堡一样。在这个覆盖物之下的是反应堆的残留物,以防天气的破坏。此外,这还能防止因露天采矿而暴露在外的反应堆熔毁,以及防止坡面下滑。可这并不能防辐射。


  瑞士记者汉斯约克?弗认为,奥克洛的反应堆是自然形成的。他的第一条理由是:从“杂质晶状体”上,能够辨认出反应堆曾经存在,但它处于“一个最不利的位置”――在铀矿矿层之中。但是在陌生的高智商者的眼里,在这样一个几乎没有生命的行星上,在资源附近建立一个核电站哪会遭到异议?也许是那些我们设想的发电厂的建设者们,与我们20世纪和21世纪初的工程师相比,其屏蔽技术先进得多。


  汉斯约克?弗的第二个理由是:6个反应堆被设置在150米内。当然,非常肯定的是,今天核电站的操作员不可能把电站机组如如密集地摆放在一起。因为如切尔诺贝利重特大事故所说明的,一旦发生堆芯熔毁,核燃料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逸出反应炉压力槽,甚至是围阻体。然而,在类似钢筋混凝土铸成的保护性覆盖物上,甚至可能是最坚固的类型上,还会造成类似的结果吗?


  最后,他还指出尺寸上存在一些偏差。今天的反应堆芯的平均直径为2~3米,高度大约为4米。奥克洛的反应堆残余物的尺寸非常大。从今天遗留下来的残余物来看,它们的厚度大约为1米,直径最大的有20米。然而在百万年之中,地质的变化是如此之大!


  英年早逝的地质学家、科学家和作家约翰内斯?菲巴格博士(1956~1999)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奥克洛反应堆更可能是人工建成的。他质疑这一说法:铀元素自燃,是因为大自然的变化无常。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他指出:至少要在地下1.1万米或更深的地方,才能确保达到反应必需的压力条件。他认为,在那个时期,铀元素不可能自燃。这种最初表面会发生分解的物质,必需在如此深的深度才能提取到。约翰?菲巴格博士具体说明了他的理由:


  “大约17亿年前(这个日期和上面的相符),卡累利阿(前芬兰的山脉)正在形成阶段,然而这也关系到今天北欧国家山脉的形成。在这个时期,西非国家毫不不知名――是谁来负责将地表下沉至这么深?此外,燃耗、运转方式以及其他条件,都十分精确地符合今天人工制造的压水反应堆的所需条件。”


  放弃和淹没


  关于神秘而又古老的奥克洛核电站的争论,完全可以视为“没有定论”。和约翰?菲巴格博士一样,我更倾向于这是人工建造的。它的建造者是远古时代一些神秘的访问者。

  在一个异常遥远的年代,一些知识分子乘坐飞船开始陌生的、恒星际的宇宙飞行。他们来到银河系一个旋臂的边缘,太阳系的一颗小而年轻的第三行星上。探究精神促使这些宇航员来到了这里。可能是长时间的停留使人们需要足够的能量,因此他们利用奥克洛现存的资源建立了一个巨大的核电站。他们并没有考虑行星上可能存在的居民――因为那时只有低级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随后的15亿年里都不可能离开水这个生活空间。或许正是在这长时间停留期间,他们为年轻的地球未来生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是后者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推测。


  也许“这些知识分子”在某个时候又回来了,因为一些奇特的、高科技的人工制品一再地在这个行星上出现。它们与我们“确定的”认知不一致,几乎不可能来自于这个世界。
  我们是否能在某个时候弄清楚,20亿年前,奥克洛地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里,我敢提出我的疑虑。但是近年来加蓬的反应堆变成什么样了,我不需要隐瞒我的读者。


  1997年5月,一些欧洲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向公众发出强烈的呼吁。从1972年开始,对反应堆的研究统统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自1986年在距离奥克洛30公里的班哥贝地区周围发现了反应堆之后。因为现在还可以开采班哥贝地区的这个反应堆的铀矿石。直到那个时候,除了一些少数的试验钻井,这个反应堆一直没有被动过。呼吁者们强烈要求来自科学、经济和政治领域的主要负责人至少要让这个反应堆受到保护。他们也认真地考虑了一些想法。前面提到过的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为预期的歉收支付了约2000万法郎(超过300万欧元)。一个被加蓬国家控制的法国核燃料国有企业――因此有了另一个想法――放弃了开采班哥贝地区现有的铀矿。


  1997年12月12日,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决定不再开采班哥贝地区的铀矿。这拯救了最后发现的总共15个铀反应堆。
  尽管人们不再触碰这些反应堆的铀元素,但可惜的是,奥克洛矿区的14个反应堆在此期间失踪了。1997年12月23日,在做出保护班哥贝地区反应堆的决定短短两周之后,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停止了在奥克洛地区开采铀矿。在世界市场上,铀元素的价格下跌了,并且一路下滑,有开采价值的铀矿石预计不会再赢来利润。


  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弗朗斯维尔铀矿石公司关掉了矿区中的排水泵。专家估算,在三年之内,地下水就可能会把由露天开采形成的整个峡谷淹没。因此,今天只有一个湖会让人想起“黑色大陆”上的最大的秘密。

  但留下的,至少是其中的一个遗迹,外行和专家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保守的科学世界里,一些事物隐藏于常理之外,被损耗在“偶然性”上。因为永远都会有一些事物,它们本不应该存在,所以便被认为不存在。


  幽灵般的影子


  另一个大陆,准确地说,印度次大陆,同样遗留下了利用原子进行核裂变的显著痕迹。这些痕迹虽然没有非洲奥克洛地区的残余物那么古老――但历史也颇为悠久,以至于几乎不可能把这个行星上的居民考虑为这些核裂变的创造者。

  和加蓬古老的核电站用于发电不同,从这些痕迹中可以推断出,使用者利用的是原子核技术的破坏性作用。

  在这些地区――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西部,一直延伸到今天被血腥的国内战争困扰的动荡的伊拉克――有一定深度的地层里,考古学一再偶然地发现了一些真正的玻璃化了的岩层。这是一种绿色的溶化了的玻璃,和美国在内华达州的沙漠里首次核爆炸后遗留下来的物质一样。


  1952年,当“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和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问他,1945年7月16日在阿拉莫戈多(新墨西哥)进行的原子弹测试,究竟是不是第一次试验成功,奥本海默回答道:“是的,反正是我们这一时代的第一次成功。”


  研究人员和冒险者对印度令人害怕的、费解的残骸做了报道。因为旅行者德?坎普发现了一些遗迹。它们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破坏,几乎不可能是由传统的火所燃烧造成的。一些岩层,显得好像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熔化或者烧空了,就像灼烧的钢水穿透锡板似的。这些遗迹应该在印度的恒河和邻近的拉治马哈山脉之间。


  这涉及到西孟加拉的一个无法探明的地区,这个地区离孟加拉的边境,早期的东巴基斯坦不是很远。恒河的多条支流流经这里。一年之中,只有在没有飓风的月份才能通行;在飓风季节里,每一次旅行都会受到洪水的阻碍。大量褐色的洪水漫过三角洲和孟加拉湾。那里的动物中,有相当危险的毒蛇和其他动物。


  往南面一点,在同样的时间里,来自神圣的大英帝国的金?坎贝尔军官也偶然碰到了类似的遗迹。事情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当金?坎贝尔看到一幅劫后景象时,吓得全身起鸡皮疙瘩,这个发现对于我们来说,直到广岛和长崎发生核爆炸后才开始得以理解。在这个不知名的废墟城市里,他走进一个内院,看到部分土地已经变成玻璃,上面留下了模糊的人影。


  官方的学者还是按老思路解释这个现象。这是非常糟糕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市投下一枚原子弹。日本的市议员们在此建立了一个纪念公园。在原子弹的爆炸中心附近的一些墙,几乎完好无缺地被保留下来。在墙上能看到幽灵似的人影。在原子弹爆炸的那一瞬间,8万名受害者的身体汽化,产生了一股强烈的蒸汽。蒸汽后面的墙体受到光辐射比较少。这样,在墙体上留下了死者死亡时的悲惨画面,这和照相时的情况一样。


  另一些印度旅行者在印度次大陆的一些难以到达的地区探险。在那些几乎完全被丛林所包围的、有遗迹的城市中,他们发现了类似的墙体,并把这一切报道出来。他们把这些建筑的墙壁描述为“和厚的晶体片一样”,这些墙壁被一些未知的力量腐蚀和刺穿。

  古印度的核战争


  在南亚国家那些繁茂的原始森林中,有哪些惊人的秘密避开了我们的视线?但愿它们能成功地把能让人想起过去发生悲剧事件的地方隐藏起来。但是印度的古老史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人的、有说服力的证据。



  除了印度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能够回顾遥远过去的典籍。甚至旧约全书的信息流量,也只会让我们感觉它如同一部狭长的祈祷书。对我们来说,古印度史诗的名字犹如真正的绕口令。仅仅举两例,《摩诃婆罗多》、《罗摩衍娜》。

  当这些史诗第一次以梵语――古印度令人崇敬的艺术语言――的形式被写下来时,它的产生年代已经是一个传奇了。然而所有的古印度史诗一致地叙述了看上去是高度现代化的飞行物。与所有的旅行还在靠步行或骑马的时代相比,它们好像是来源于科幻小说。


  它们还叙述了毁灭性的“神武器”,由飞行的设备发射出来,以大范围地歼灭敌人。这使我们想到了最现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早在19世纪,学者们就首次把它们翻译成英语。但直到最近,当人们把英语版和梵语版对比时,它们才被不同地看待。勤奋但带有偏见的学者认为,在近代,只有我们西方国家拥有显著的知识和完善的科技。他们被自己骄傲自大的时代精神所迷惑,批判性地评论这些描述了显得超级现代的武器的章节。他们贬低这些章节,如“愚蠢的废话”或者“这个部分可以删掉,因为它除了包含了想象,其他什么都没有。”


  1945年8月,美国往日本的两大工业城市投下两枚原子弹,见过了这一惊人的武器的人们,会如何看待古老文章中的以下段落呢?


  《摩诃婆罗多》的第五篇,描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武器。这无疑让我们回忆起发生在广岛和长崎的恶梦:


  “刹那间,烈风刮起,云雾翻腾,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晃……大地遭受烧灼,不断震抖,象群被高温烧着了,慌乱地四处逃窜……烈焰翻滚,树木像遇见森林大火,成排倒下……密集的火舌不断像大骤雨般从四面八方落下,马和战车烧焦了,这看起来就好像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火灾。数千辆战车被毁掉,随后地球陷入死寂之中……呈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阵亡者的尸体被可怕的高温烧得残缺不全。在这之前,我们从未见过这样致命可怕的武器;在这之前,我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武器。”


  在这部史诗的另一个部分,谈到一种名为“阿格涅娅”的武器。关于它的描写更令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


  “这是一颗唯一的炮弹,却有雷霆万钧之力。升起一股白色的和炽热的烟火柱,像一万个太阳那样明亮。这是一种不知名的武器,像是闪电熔化岩石。它是死神,把全部生灵烧成灰尘。人体烧得再也无法辨认,头发和指甲全部脱落。陶罐击得粉碎,飞鸟染成白色。”


  面对这样的描述,我们可以本能地联想到旅行者和冒险者们令人害怕的发现。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在我们的视线之后,茂密的丛林在它常绿的树叶表面下隐藏了真正可怕的秘密。


  放射性物质痕迹


  但幸运的是,能证明古印度神话里的事物真实存在的痕迹,直到它们再次被发现时,并不是都已经消失在“热带雨林”之中。马上,两处有价值的痕迹会带领我们去印度的另一地方,那就是克什米尔。它现在被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超级现代化的核大国分别控制。


  因为显著的地理位置以及靠近喜马拉雅山这座巨型山脉,克什米尔常常被称作“亚洲的瑞士”。克什米尔位于印度的部分被分为查谟和斯利那加两个城市,它们――斯利那加在夏季――是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首府。


  在斯利那加的周围,许多河道贯穿而过,它以“东方威尼斯”著称。在斯利那加境内,有着著名的巴哈尔布尔寺庙和马兰德寺庙。这两座寺庙都成了废墟,尤其是巴哈尔布尔的寺庙被彻底破坏了。在这个寺庙的中央,有着棱锥形状的残余物,让人想起玛雅人建造的顶端被削平的梯形金字塔。它们矗立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残余物上有倾斜的梯级。


  然而,四周数公里范围内的景象,使人觉得这个地方仿佛被一种毁灭性的爆炸袭击过。只剩下“时间的齿轮”仿佛没有被彻底地破坏。只有巨大的爆破力的爆炸,才能够留下大片这样的废墟。


  这次爆炸可能是原子弹爆炸吗?有表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证据吗?


  在近几年内,瑞士“神学研究者和思想家”埃里希?冯?丹尼肯再一次去了巴哈尔布尔和马兰德的废墟地。他携带了盖格计数器,用来检测可能存在的放射性辐射量。在那些遭到破坏的可疑的地方,丹尼肯进行现场勘测,并把相关的情况写进他的畅销书《证明》中:


  “在这个地区,我们一米又一米地往前挪。突然,在主要通道的延长线上,计数器异常地振动起来。在这几秒钟内,耳机也发出了不舒服的嘈杂的沙沙声。我拿着测量仪器回到了出发地。在前进的过程中,这种现象又一次精确地出现在同一个位置。放射性辐射区有1.5米宽,它有多长呢?我慢慢地开始向左行驶,耳机里一直有沙沙的声响,但是声响不规律,有时又会全部消失。仪器发疯一样地闪烁。我使用的是慕尼黑仪器制造公司生产的可移动类型TMB2辐射监测仪。这种仪器可用来测量和观测阿尔法、贝塔、伽马和中子辐射。”


  在埃里希和他的同伴研究一块数吨重的石制的长方六面体时,仪器的指针发生了明显的偏转。这块石制的六面体被加工得十分精确,以至于人们几乎认为它是由现代的混凝土铸造而成的。顺便提一下,人们在蒂亚瓦纳科遗址和普玛彭古神庙中也找到这样加工得很精致的结构。这两处遗址在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高原的的的喀喀湖附近。上面提到的这块方形石料,边长为2.8米,其高度还没有被计算出来,因为它的底部深深地埋在地下。在这块大石块上,测量仪器的指针发生了剧烈的偏转。


  在距斯利那加30公里远的马兰德寺庙遗址内,这一切悄然发生。次日,神学研究者和两位考古学家前往巴哈尔布尔的废墟,它离斯利那加不远。在那里,在三块方形石块上――与马兰德的石块上发生的事情一样――盖革计数器的反应同样剧烈。

  当时,这位瑞士畅销书作者猜想,可能地下有放射性的矿石,所以人们感觉有铀矿脉。但是这样的铀矿石成分的出现,在理想情况下,也只是在千分比的范围之内。测量仪器的指针也几乎不可能像在巴哈尔布尔和马兰德观测到的一样,发生强烈的偏转。因此我认为,这些寺庙是很久以前原子弹爆炸、大肆毁坏的发生地。


  毁坏的细节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按照字面上的真正意义,它已经在这个地区古老的神话和传说中“印上”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我们应该记住这些重要的提示,不要轻易把未知的知识分子曾经出现过,以及他们拥有十分先进的高科技的事实,视为纯粹的虚构物。


  经由大量的全球调研,本书作者发现,只可能在今天才有的高科技“穿越”到了人类菇毛饮血的上古时代:


  来自全世界令人不解的史前时期的人类制造的工具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块经过精细加工的岩石在神秘的安顿被印第安人看成是星门。古老的众神经此门进进出出。中美洲原始森林里的塑像穿着防护服,就像我们今天在实验室所看到的实验人员一样。在中国西部沙漠地区的神秘的洞穴被中国人看成是外星人的遗留物。一把来自印度的千余年古老的宗教礼仪之短剑,包含了15%的氧气??这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这种令人迷惑不解的发现以及这神秘的器物动摇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


  作者认为,世界的真面目正通过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得以呈现,而它们指向的都是史前外星文明。


  在我们貌似运转正常的世界上,到处都暗藏着数不清的异乎寻常的事物。它们“不该存在”,却又再真切不过地四处涌现。
  本丛书作者──德国著名神秘现象现调查员莱茵哈特?哈贝克与哈特维希?豪斯多夫走遍五大洲,在全球各地彻底收集这些“不可能的可能”,以4个主题将其集中呈现。
  当这些证据被如此强有力地大面积曝光,常识的世界被彻底撼动了──这套陆续上市的丛书不停地再版,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同时,以“不该存在!”为名的全球巡展,也风靡16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路演!
  继《不可能的文物》与《不可能的图像》之后,本书把目光转向了史前工程技术领域: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高科技遗迹。而最叫人啧啧称奇的是,其中一些使人目眩的古代科技发明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该存在”!


82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1-4 22: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iz 于 2018-1-4 22:37 编辑

感谢楼主!!翘首以待《不该存在的文物》、《不该存在的现象》和《被禁止的宗教》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2-8 14: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神,有没有《不该存在的文物》和《不该存在的现象》两本书啊

点评

我已有《被禁止的考古学》、《被禁止的历史》和《被禁止的真相》,愿意共享或交换  发表于 2018-2-8 23:32
朋友有《被禁止的宗教》这本电子书吗?能站内消息链接个给我吗?谢谢  发表于 2018-2-8 23:28
82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2-14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该存在的文物》、《不该存在的现象》和《被禁止的宗教》,楼主到底有没有这几本书啊?要多少钱说一句,淘宝交易出高价买!!!
57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3-28 15: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取密码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4-20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