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84_avatar_small 楼主: huangdao007
收起左侧

[天下杂谈] 【各国区域防空导弹】

[复制链接]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6: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9S19MT)也是一部三坐标相控阵雷达,主要用于搜索反战术弹道导弹。扇扫搜索能够缩短发现和跟踪战术弹道导弹的时间,以保证对来袭弹道导弹飞行航迹进行稳定监视。它作用距离250千米,平均发射功率15千瓦,波束宽度1.5°×1.5°,最多处理目标航迹16个,最多识别干扰源6个,搜索方位90°,高低角有两档(0°~+50°、0°~+76°),扇扫周期每秒1周。
编辑本段设计理念发射连 S-300V装备的导弹由柳利也夫(后由卡姆涅夫)总设计师领导的“创新者”设计局研制,所配备的两型导弹采用了模块化组合设计,即两型导弹采用相同的拦截器模块(导弹的二级)和不同的助推器模块(导弹的一级)。两种导弹的二级除防热有所差别外,其它基本相同。两级模块采用串联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其区别是9M82有较长的一级固体火箭助推器,因此其弹体较长,射程也较远。导弹采用锥形弹体,类似于美国的“斯普林特”反导导弹,但尺寸要小一些。
地空导弹通过模块化组合设计,可获得不同射程和射高的两型或三型导弹,和过去单独设计两型或三型导弹相比,这样能最大程度的缩短研制周期、降低成本。
   导弹平时贮存在发射筒内,采用垂直发射,发射筒内燃气发生器点火,将导弹弹射出筒。然后导弹在空中自行调节姿态并点火(冷弹射)打击空中目标(如右图)。燃气压力为120个大气压,导弹筒内运动时间0.3秒,出筒速  S300的发射状态--冷弹射
度为45~50米/秒,弹射纵向过载约25~30g。弹射至50~80米高度时,一级尾部的矢量发动机点火。二级导弹(拦截器)采用无翼正常式气动布局,弹体设计成可产生升力的锥体,尾部带4个气动控制舵面。导弹头部装有导引头、无线电引信、弹上计算机及惯导装置、战斗部、固体火箭发动机及舵舱。拦截器长约6米,弹径0.715米,可用过载20g,最大攻角30度。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6: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弹采用串、并联复合制导体制,整个飞行过程可分为初段、中段、末段。
S-300V包括两型导弹。北约称9M83为“斗士”,弹长7.8米,弹径0.8米,起飞质量2 318千克,最大速度1 700米/秒。9M82被称为“巨人”,弹长9.918米,弹径0.8米,起飞质量4 690千克,最大速度2 400米/秒。
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连续波多普勒体制。其天线采用三自由度转动,以保证采用定向战斗部时导弹滚动的需要。引信采用双波束无线电引信。头部天线装在导引头天线上,随导引头天线一起跟踪目标,用于对付战术弹道导弹一类高速目标,能在倾角小于60°内接收目标信号。另外一种为侧向天线,波束倾角可调,用于对付飞机等低速目标。引信作用距离60~90米。
   战斗部采用预制破片杀伤战斗部,有大小两种破片。大破片有1 760块,重15克,对付战术弹道导弹,采用方位上定向飞散的方式,以增大破片飞散密度和战斗部的威力半径。为了弥补脱靶量小时定向起爆方位的不准确,在大破片定向的其它方位增加了小破片,有2959块,重3.6克。战斗部总重150千克,威力半径20米。破片初速2 000米/秒。
发射车9M82和9M83导弹分别使用9A82和9A83发射车,每辆发射车上有3名操作员。当发射车进入阵地后,3名操作员在驾驶室进行调整,完成发射点定位和筒装导弹竖起,使之进入战备状态。从发射车进入阵地到导弹发射仅需5分钟

。发射车上均装有照射制导雷达和惯性导航装置。发射车上的雷达由发射连的制导站遥控,而不是由本车控制。
发射车构成每辆发射车上装有导弹、照射天线、指令发射机及指令天线。照射天线接受跟踪雷达送来的目标坐标参数并保持对目标的同步照射。两种车的指令照射天线结构不同。9A82型车的照射天线最大仰角可达110°,以保证对过顶战术弹道导弹进行照射。9A83型车照射天线可升高12米,以保证对低空飞机及巡航导弹等目标的照射。
不同点两种发射车基本相似,但有两点不同。9A83装4枚9M83筒装导弹,9A82装2枚9M82筒装导弹;9A83的雷达天线装在一个折叠式的高塔上,竖起后比9A82上的雷达天线高得多,可提供方位角360°和半球形的高低角覆盖,9A82上的雷达成半固定状态装在车厢上方,提供±99°方位角,最大仰角110°。
一般情况下,射击一个目标要从一辆发射车上发射2枚导弹或从两辆发射车上发射4枚导弹。发射程序仅需15秒,每过1.5秒可发射1枚导弹。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6: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装填发射车
采用与发射车相同的履带底盘,但没有雷达,由一台装载吊具所取代。装填发射车主要为发射车装填导弹,同时还具有运输、竖起和发射导弹的能力。但由于没有雷达,导弹发射后就使用邻近发射车上的雷达,完成照射和制导功能。9A85装填发射车为9A83发射车装填4枚9M83导弹,9A84装填发射车为9A82发射车装填2枚9M82导弹。装填导弹的时间为5分钟。

   制导站是对发射连6辆发射车实施控制的设备。它实际上是一部相控阵雷达,西方称之为“栅盘”。它在跟踪目标的同时,还保持对低空扇区内新目标的搜索,并遥控发射车上的照射制导雷达。车上装有数传天线,保证与邻近的发射车实施联络。
制导站接收营指挥车分配的目标信息,可粗跟踪30个目标,精跟踪6个,并控制12枚导弹同时拦截6个目标。在手控状态下,它可在150千米处截获雷达反射面积为2米2的目标,对于0.02米2目标的截获距离为100千米。
编辑本段作战使用S-300V对射程约600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的作战过程如下。
获取预警信息 足够的预警时间是S-300V系统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关键。导弹旅的装备尽管不能发现起飞段和助推段的战术弹道导弹,但也需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探测到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这将为武器系统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要求至少5分钟。预警信息来源于各种传感器,包括远程雷达、预警卫星等空间传感器。
目标指示、识别、告警,开始发射准备 当来袭导弹进入搜索雷达作用范围时,实施初始跟踪。它们把弹道数据自动地传送到指挥车,完成初始探测和识别。指挥车上的计算机算出战术弹道导弹的弹着点,并指定最近的发射连进行拦截,向发射连发出警报,进行发射准备。
截获跟踪目标 首次拦截是在9M82导弹的最大射高处。理论上此时战术弹道导弹离发射连40千米,导弹到初始拦截点的飞行时间大约24秒。指控站遥控指挥制导跟踪雷达指向目标方向,使其截获和跟踪目标,约需5秒钟。
首批导弹发射 在扇扫雷达给出目标指示后(约需10秒钟),连续发射两枚导弹,一枚9M82,一枚9M83。
首枚导弹遭遇目标 9M82型导弹遭遇目标时距离导弹发射点约40千米?高度30千米,即目标距离着陆点23秒时。9M82导弹在杀伤区边缘上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在遭遇瞬间,两种导弹之间的接近速度大约为4 500米/秒。
第二枚导弹遭遇目标 如果9M82型导弹不能杀伤目标,9M83即与目标遭遇。
首批第一枚导弹杀伤目标 导弹与目标遭遇时,导引头测量脱靶方向,导弹滚转到使定向战斗部主飞散方向对准目标,引信工作,定向战斗部破片击中目标,使目标弹头爆炸。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6: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批9M83型导弹发射攻击目标 若第一批9M82、9M83型导弹均没能杀伤目标,经1秒的杀伤效果评估后,即可发射第二批9M83型导弹,遭遇斜距约20千米。此时已不可能对目标进行第三次发射。
如果拦截射程1 000千米的战术弹道导弹,由于目标的再入速度更高,因此导弹对目标的杀伤空域要缩小。

   主要特点——创造了“相同拦截器+不同助推器”,构成不同射程、射高地空导弹的模块化组合设计模式。
——有机融合了战术弹道导弹的装备构成特点,例如发射筒贮存、运输、发射综合使用,发射车运输、起竖、发射支撑综合使用,发射筒垂直发射导弹。
——串、并联复合制导体制,确保了全程的制导精度要求。初、中、末段串联制导,中段惯导与指令修正并联制导。末段没有采用“爱国者”和S-300PMU所采用的TVM末制导方式,这有利于对付战术弹道导弹一类的高速目标。
——采用可形成两种破片的定向杀伤战斗部和双波束无线电引信,从而使一种导弹可同时用于对付弹道式、空气动力式两大类型的目标。为了使破片飞散方向对准目标,需要导引头测量目标相对导弹脱靶方位,在导弹与目标遭遇前0.2秒内控制导弹滚动,滚动角速度要求很高,达500度/秒。利用导引头测量视线角速度进行脱靶方向的识别这在地空导弹发展史上是首创,可使同样重量的战斗部威力提高15倍。
——将不同射程、射高的两型导弹融合到一个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中,能够起到两种武器系统的作用效能,这比分别研制两种均采用单一型号导弹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成本更低、周期更短。这是S-300V最具特点的内容。
——地面制导雷达跟踪与照射装备分散配置。地空导弹地面制导雷达对目标的跟踪与照射一般都采用一体化的天线装置,而S-300V的地面制导雷达对目标的跟踪与照射采用分散配置的雷达天线,二者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联接。

——可对付多目标与多类型目标。采用多车、多联装、垂直发射,可迅速发射多枚导弹,反多目标饱和攻击。采用多用途战斗部设计,可同时攻击弹道式目标、空气动力式目标。
——优势独特的飞行弹道。垂直发射后转弯采用专门设置的矢量发动机而不用燃气舵,其控制力矩大,使导弹迅速改变姿态,缩短转弯时间,有利于及时拦截近距离的目标。采用两级固体发动机加速,加大了拦截目标时的速度,改善了导弹速度的平稳性,可以用主动段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二级发动机点火时刻采用延迟控制,其延迟时间(0.2~20秒)按遭遇点距离而定,以避免遭遇点正好出现在二级发动机熄火时,而引起较大的脱靶量。这虽然不是二次点火发动机,但实际上起到了二次点火发动机的作用。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6: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缺点但S-300V的系统装备多、重量大、作战准备时间长,这也是它明显的缺点。
      最新改型俄罗斯在S-300V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一代反导与反飞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安泰”-2500,能有效拦截射程达2500千米的弹道导弹、又能拦截巡航导弹、还有各种飞机的武器。每个作战单元(旅级编制)由1个指挥控制中心和4个火力单元(营级编制)组成。前者包括1辆指挥车、1部全向扫描雷达和1部扇面扫描雷达。后者包括1部制导跟踪雷达和12辆导弹发射车,其中6辆车各载2枚9M82M导弹,另6辆车各载4枚9M83M导弹。
“安泰”-2500可拦截各种飞机和射程2 500千米以内、飞行速度在4 500米/秒以下的不同类型的弹道导弹。对弹道导弹的最大拦截距离为4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30千米;对飞机的最大拦截距离为200千米,拦截高度25~30千米。一个作战单元可与24架飞机或16枚弹道导弹交战。
俄已在莫斯科周围部署了5个“安泰”-2500导弹营,预计还将在其它重点方向部署。
“安泰”-2500采用了俄罗斯“革新家”设计局研制的9M82M和9M83M型导弹。这两种导弹分别是S-300V使用的9M82和

9M83型导弹的改进型?保留了原导弹的重量及外形特征、制导方式及作战模式。但改进型导弹射程更远?对付各种战术弹道导弹及远程空对地导弹的效能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导弹的机动性也大大提高?能摧毁高机动目标。
9M82M用于拦截战术弹道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以及200千米内的飞行目标?导弹在各飞行段都是可控的。9M83M用于拦截近程、中程弹道导弹及空中飞行目标。
   优化方法通过提高雷达信息设备性能和优化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安泰”-2500对付小面积的高速弹道导弹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个“安泰”-2500地空导弹营可在1 000~2 000平方千米范围内拦截各种型号的弹道导弹,在12 500平方千米范围内摧毁敌航空兵器。试验表明:“爱国者”拦截“飞毛腿”的命中概率为36%而“安泰”-2500则为96%。“安泰”-2500的指挥系统可在遭遇强烈干扰情况下,跟踪300千米内的20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70多个目标实施打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6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