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55|回复: 0
收起左侧

秦始皇与“外星人”打过交道?沈括目睹“不明飞行物”?古籍里竟有这么多奇思妙想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2-14 19: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相信大家都被“外星人”“UFO”的新闻刷屏了。
先是去年传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外星人”遗体,在1月12日被秘鲁法医鉴定为动物骨头和有机胶做成的玩偶。1月14日,有网民发视频称多地天空疑有不明飞行物飞过,经专家考证,这其实是火箭经过华北上空产生“火箭云”的现象。

秦始皇与“外星人”打过交道?沈括目睹“不明飞行物”?古籍里竟有这么多奇思妙想539 / 作者:123457978 / 帖子ID:125610

1月12日,秘鲁利马,法医展示两具所谓“外星人”遗体。图/央视新闻

这些“乌龙”事件,反映出“外星人”和“UFO”,一直以来都是吸引人们眼球的话题。千百年来的古籍中,又有哪些关于这些神奇现象脑洞大开的记载呢?
秦始皇曾与“外星人”打交道?
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自己统一六国几百年后,还被安排跟“外星人”打交道。晋人王嘉所著的《拾遗记》中就记载了秦始皇与“外星人”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情形: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

秦始皇与“外星人”打过交道?沈括目睹“不明飞行物”?古籍里竟有这么多奇思妙想510 / 作者:123457978 / 帖子ID:125610

《拾遗记》影印本 图/中国甘肃网

据书中记载,一群身高十丈、穿着鸟兽羽毛制成衣物的“宛渠人”乘坐“螺舟”前来朝拜秦始皇,这艘“螺舟”还能轻松潜行海底而不进水,类似于现在的潜水艇。这次会面,这些“宛渠之民”向秦始皇展示他们掌握的高科技。
例如,他们有一种名为“燃石”的能源,如果用于夜间照明,只需粟米大小的一粒,就能使夜空“辉映一堂”。更让人细思恐极的是,秦始皇跟他们聊起“天地初开之时”情况时,他们竟然一清二楚、“了如亲睹”,像是一直在监控人类历史的发展。最后,连秦始皇都感慨他们是“神人”。
书中也有交代,早在上古的尧帝时期,就有身披白色羽毛的“仙人”光顾地球,不过这一次,他们坐的是飞船,妥妥是不明飞行物了,“有巨查浮于西海……查常浮绕四海,名曰‘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羽人栖息其上。”所谓“查”就是“木筏”的意思,这些仙人们坐着巨型木筏,仿佛月亮和星星般穿梭,与如今科幻电影的场景可谓如出一辙。
那么,这些记载真实可靠吗?当然不是,《拾遗记》本来就是一部古代志怪小说集,里面充满了古人奇特的幻想,为后人创作提供了灵感。写出过《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巨作的刘慈欣曾称赞,“当我翻开那本书时,却发现那梦想中的东西已被人创造出来。”
科普“博主”笔下的“UFO”记载
志怪小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如果是古代“科普”书籍里面的记录呢?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则在扬州看到“UFO”(不明飞行物)的趣事:
“嘉祐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烂不可正视……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行人至此,往往循船数宵以待现。”
大意是,北宋嘉祐年间,在扬州上空出现了一颗带壳的巨大“明珠”,可以在水面上急速飞行,外壳甚至能张开,发出肉眼无法对视的强烈珠光。周边还有群众专门开船来到附近等待,一睹它的“芳容”。
这个能发射强光的带壳明珠,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电影里的“UFO”。加上沈括又是我国古代众所周知的“科普博主”,在天文、地质、物理等多方面造诣颇深,他的《梦溪笔谈》是古代科学经典,因此很多人把上面这则记载视为古代“UFO”事件的可信记录,称为“扬州明珠”事件。
其实,沈括对于这则趣闻的态度,早在书中已经表明。《梦溪笔谈》一书共有十几个篇章,其中“技艺”“器用”里的内容更接近科学,而“扬州明珠”的记载,被放在“异事”下面,里面多是当时科学无法解释的民间超自然现象。可见,沈括本人只是把“扬州明珠”当作一则民间传闻而已,并非所谓“UFO”目击报告。
“有图有真相”的不明飞行物
文字记载之余,古代还出现过不明飞行物的图片记录。在清末,《点石斋画报》就曾有过一篇图文并茂的“UFO”报道,里面有一幅《赤焰腾空图》,画中桥上行人如织,目光聚焦在空中的一团疑似“不明飞行物”的火焰。

秦始皇与“外星人”打过交道?沈括目睹“不明飞行物”?古籍里竟有这么多奇思妙想549 / 作者:123457978 / 帖子ID:125610

《赤焰腾空图》 图/上观新闻

画作的题记里写道:“金陵城南隅忽见火球一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立朱雀桥上,翘首驻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灭。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远而近,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
该火球外形像一颗巨型鸡蛋,忽远忽近,行动缓慢,不像是流星陨石,也不是孔明灯,吸引数百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也不知道是何物,最后发出“嘻,异矣”的感慨。
这画的是真实的UFO情况吗?我们先来了解下《点石斋画报》,该画报主要介绍社会新闻和世界风物,尤其是一些新鲜的科技产物。但是由于没有实物或照片作参照,画师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
比如,《点石斋画报》曾刊载《妙制飞车》一图,是报道法国的飞行器,画的是外置飞轮的车篷,《御风行舟》一图则绘一船,船体有四只翅膀,像飞鸟一样,与当时飞机的真实情况相差很远,更多是晚清画师对世界上先进科技的想象和理解,不能当作史实参考,《赤焰腾空图》也是如此。
广州也曾出现不明飞行物趣事
值得一提的是,古籍中也有“不明飞行物”造访广州的记录。《广州府志》《番禺县志》等记载,开元七年(719)八月二十一日,广州“夜漏未艾,忽然天晓,星月皆没,而禽鸟飞鸣矣”,原因是夜空中有物“双目若日,照耀千里,毫末皆见”。
到清代,《南海县志》也提到“顺治庚子(1660年),广州有白镪数锭飞于空中,自南而北。”这里的“白镪”,就是我们熟知的银锭,有的正是船形或饼形。当时飞机尚未发明,人们就根据其颜色外形特点,称呼这个“不明飞行物”为“白镪”。
由于年代久远且缺乏详细描述,这些物体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不得而知。这些如仙如幻的记载,因此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和外来文明充满好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中,不乏对于“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记载。这些记载虽谈不上科学,但是背后凝结着古人对于宇宙的奇特想象和向往,激励着人们探索深空,也为日后的科幻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出品:大洋网
撰文:杨梓麟
监制:巫雯锦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广州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浙江日报、上观新闻、新民晚报、中国气象局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5-3 18: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