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8|回复: 0
收起左侧

雍正皇帝的登位与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28 21: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宗的登位与暴卒



雍正皇帝
    自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皇太子允礽第二次被废后,圣祖就不再预立储位,大臣有为建储而向他进言的,多受处分。他也知道不立的弊端,但立了之后,势必又要分削他的权力,万一再出现一个允礽这样的皇太子怎么受得了?这种进退两难的处境,使他十分苦恼。老年人常有这样一种矛盾心理:自己时刻耽心很快会死去,却又自以为还能活几年,因而能拖则拖。
    储位空虚既达十年之久,必然造成诸皇子之间的结党蓄谋,尔诈我虞。在诸皇子中,角逐最力的有四个:
    (一)第八子允禩,但圣祖晚年很厌恶他。他的妻子又很专横,未曾生子,后来由允禩的婢女生了一子,这也是不利条件。
    (二)第三子允祉,但他没有实力,只会结交文士,而且过去和允礽很亲昵。
    (三)第十四子允NFEBD(即胤祯),圣祖很器重他,有些学者认为圣祖生前曾属意于他,但他这时出征在西北。
    (四)第四子胤禛,即世宗。
    与争夺储位有关的圣祖诸子简表
    名字排 行生 母事由结局
    允禔第一子惠妃纳喇氏曾用喇嘛魇术诅咒废太子允礽,后被告发。幽禁于府第中。雍正十二年卒。
    允礽第二子孝诚皇后赫舍里氏两次被立为太子,两次被废。幽禁咸安宫。雍正二年卒。
    允祉第三子荣妃马佳氏 与允礽虽亲昵,但非党羽。曾告发允禔用喇嘛行使魇术。幽禁景山。雍正十年卒。
     
  
        
    胤禛第四子孝恭皇后乌雅氏即世宗。圣祖崩后,由隆科多口传遗诏即位。雍正十三年八月崩
    允禩第八子良妃卫氏阴谋夺位,世宗即位后,视为死敌,改名阿其那。雍正四年,卒于幽禁之所。
    允禟第九子宜妃郭络罗氏党附允禩,被世宗改名塞思黑。同上。
    允NFEA5第十子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党附允禩,在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被拘禁。乾隆二年开释,六年卒。
    允祥第十三子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党附世宗,甚受厚遇,封怡亲王。雍正八年卒。
    允NFEBD第十四子孝恭皇后乌雅氏 受圣祖重用,出征西北,或以为圣祖所属意,世宗即位后被幽禁。乾隆初开释,进封郡王,二十年卒。
    实际上是集中在允NFEBD和胤禛身上,到畅春园患病时,只有胤禛在京中,曾三次奉召至畅春园。冬至日本应由圣祖亲往南苑祭天,这时乃命胤禛代替,这是一个信号。当然,胤禛还有一些其他优点,这是促成他承统的主观与客观条件,但圣祖始终未曾明白透露。有些书上说,圣祖因喜爱胤禛之子弘历(即高宗),于是由其子而立其父,这恐怕是世宗、高宗做了皇帝而凑合上去。
    到这里,我们可以作一简单的结论:世宗的承统,有他合法的一面,不能说出于篡夺,但却是圣祖临时决定的。在圣祖卧病畅春园以前,他心中是否已将世宗选中为继承人,还缺乏明白了当的史料依据,因此,世宗自己也未必明白。正由于这样,他也像其他几位皇子一样,必须广结党援,拉拢亲信,如年羹尧、隆科多等等。圣祖病重时,隆科多看风驶舵,于病榻前为世宗说几句 《雍正帝朝服像》轴。好话,也是可能的。圣祖为什么要他口衔天宪,传达末命?其间脉络,大可寻索。世宗登位后,故而很感激他,又很忌惮他。
     
  
        
    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下册中说:“要之圣祖诸子,皆无豫教,惟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而大业适落此人手,虽于继统事有可疑,亦不失为唐宗之逆取顺守也。”孟氏是怀疑世宗嗣位的合法性的,也确有值得怀疑地方,舍此不论,他结末说的“逆取顺守”这一论点,却很有启迪意义。因为康熙朝后期的政局已逐渐倾颓,世宗登位后,作出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对弊政大加整顿,而且很有才智和魄力,言出令随,雷厉风行,从而开乾隆朝宏伟的局面。他的对付允禩、允NFEBD等政敌,也是东风和西风的斗争,如果不清洗,允禩等也不会让世宗过安稳日子的,这也是历来政变的规律。
    然而他用铁腕取得的那些政治效果,又和他性格中阴鸷残忍、猜忌狭隘的特点互为因果,好多措施都具有性格化的色彩。大风大浪的险峻的政治生活,必然会熔铸到他的性格中。总之,世宗的坚毅果断,亲揽大权,完成了圣祖所未完成的任务,而大清皇朝的绝对专制,也至世宗而更加完固。
    世宗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对于我们,只有理性上的功过之分,而无感情上的恩怨牵萦,所以,我们对封建帝王的评断,重心还在他们对历史起过什么作用?唐太宗李世民之得天下,也是从骨肉相残的宫廷政变中取得的,李宗吾的《厚黑学》中就将他作为代表,但自玄武之变至贞观之治,他对唐代前期的政局,还是起过卓着的推动作用,杜甫《重经昭陵》所谓“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原非溢誉,孟森先生所以将唐太宗作为“逆取顺守”的先例。
    最后,对世宗之死,后世的野史演义也有种种传说,较为流行的是被侠女吕四娘刺死。

     
  
            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女儿(一说是孙女)。吕留良死于康熙时,至雍正十年,因曾静案牵连,留良、葆中父子被戮尸,另一子毅中斩决,孙子充军,全家遭祸,吕四娘侥幸漏网,携老母逃亡,在江湖上学得一身武艺,潜入宫中刺死世宗。
    一九八一年,曾发掘世宗地宫,未打开即作罢,外间却传说棺已打开,世宗有尸身而无头,可见被人所杀。
    侠女复仇的故事,清代颇为流行,如本书另一篇提到的《儿女英雄传》中的何玉凤即其一例。《聊斋志异》卷二的《侠女》,也写浙江一女侠,父亲被仇人陷害,籍没其家,她只得负老母出走,后来终于将仇人之头割下。当她向情人顾生告别时,“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
    小说稗史,供人谈助,自可写得离奇曲折,但在史学家,则必须信而有征,还历史以真实。
    为什么世宗之死有奇异的传说呢?主要的原因由于他是暴崩的。
    据《起居注册》,雍正十三年(一三七六):
    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
    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戌时(午后七时至九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接受遗诏。
    二十三日子时(夜十一时至次日一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着宝亲王(高宗)继位。
    这说明从患病至逝世前后仅三天,而在二十一日,“仍办事如常”,于是使人感到蹊跷。但清代官书中记录皇帝逝世的情节原很简单,圣祖自畅春园卧病至驾崩也不过七天,这之前他还在出猎。又如高宗、仁宗、宣宗,自不豫至逝世也不出二日。
     
  
        
    然而世宗之死,所以引起后人的猜疑,和他生前的残忍阴鸷,树敌过多也不无关系,对他不满的人借此发泄内心的宿怨,等于是一种诅咒。
    世宗一死,新君高宗立即下谕,将原在宫中的炼丹道士驱逐回籍,“若伊等因内廷行走数年,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摇煽惑,断无不败露之理。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决不宽贷。”谕中又说,世宗对炼丹之术,只是当作“游戏消闲之具”,而对那些道士,“圣心视之与俳优人等耳”,“且深知其为市井无赖之徒”,但由此也向我们透露:世宗生前,对这些《雍正帝道装像》轴。 炼丹道士是很亲昵的,能够被皇帝当作“游戏消闲之具”,也需要有特别巧妙的伎俩。正因为这样,高宗就生怕他们在外面传播世宗的生活隐私。杨启樵又结合其他资料,推断世宗是“服饵丹药中毒而亡的”。(见《清代帝王后妃传》)而所谓丹药,都是有刺激性的,俗语称之为霸药,因而必有很强的副作用。
    金梁《清帝外纪·世宗崩》云:“以上所述略异(指大学士鄂尔泰夜驰受伤事),仓促传闻,不免参差,惟世宗之崩,相传修炼耳丹所致,或出有因。至传位之诏,元年密缄,曾见明谕,可无疑也。”金氏这段短文,倒很重要,向我们揭示三要点:(一)外间对世宗死于仓猝,因而传说不一,(二)但相传为服丹药而死,该是有根据的,(三)传位于高宗之诏,是不必怀疑的。这三点,都是由于世宗的暴崩而引起的疑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2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