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回复: 0
收起左侧

明清时的“京察”是做什么的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27 12: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清两朝的“京察”
  
  与考核外官的“大计”制度相对应,明清两朝对京官的按期考核叫“京察”。京官的概念相对外官(地方官)而言,指在六部九卿等中央机构任职者。《明史.选举志》:“考察之法,京官六年,以巳、亥之岁,四品以上自陈以取上裁,五品以下分别致仕、降调、间住为民者有差,具册奏请,谓之京察。”
  
  明洪武六年(1373),太祖朱元璋令御史台御史及各道按察司察举有司官员有无过错,奏报黜陟。此即为京察之始。凡逢巳、亥年(巳、亥分别为十二地支之六和十二,相隔六年),四品以上京官各自撰写述职报告,交吏部考核,其升降去留报皇上定夺。对于官员的遗漏之行,另由给事、御史负责纠劾,称作“拾遗”。拾遗发现的问题,很难查清当事者到底是有意遗漏还是无意疏忽,一律按“有罪推定”,处罚不免。
  
  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仕宦大夫知廉耻而自重,以挂名通报察典为终身耻辱,多数官员操守尚好。中央机枢六部九卿科道林立,位高权重之辅臣各有党羽。每遇京察,借此伸恩怨而狭私者在所难免。吏部考核原本也是人为之事。倘若事涉高层派别权力角逐,则中下层官员之贪与不贪,勤与不勤,能与不能均可两说。比如甲派占据上风,则乙派司员所获注考评语多为贪、不勤、不能。反之亦然。隆庆四年(1570),谕旨命首辅高拱主持京察大计。高拱请旨与都察院同理此事,遂黜降不少司官主事(即司局级与处级干部)。两年后,高拱以专恣擅权被勒令致仕回家,而被他削黜的官员却再不得叙用。万历朝,阁臣权重,常庇护属下挠扰察典,致群臣相争如水火。中央机枢派别权力争斗渊源甚久,且不可避免。此大概可曰极权政体与生俱来之特色。
     
  
        
  
  清顺治八年(1651),世祖亲政。喻:“部院诸臣,託名熟练,持禄养交,有年届悬车(古代官员七十岁谓悬车之年),贪恋爵禄,著吏部开列职名,亲行更定,与天下见之。”次年,始行京察,确定每六年一次。顺治八年虽定了京察之制,但甄别京官并不拘泥年限。十年,皇帝上喻:“外官计典,十年内已三举行,京官殿最亦当核察。吏、礼侍郎、学士、詹事等官,朕亲考试区别,六部等衙门老疾不能任事,素行不孚众论,或才可外任者,各堂官察核汇送吏部都察院,同吏科河南道议奏,通理常仆等衙门堂官,开送核奏。”
  
  顺治十三年(1656),吏部奏定京察例则:三品以上官自行陈述,四品等官由吏部、都察院考察议奏,报皇上亲定黜陟去留。笔帖式(掌满、蒙、汉文秘书事)照有职官例一体考察。凡遇京察,各官暂停升转。十七年(1660)顺治帝诏谕甄别内外官,都御史魏裔介上折子请行“纠拾”之法,以补甄别所未及处。所谓纠拾,明代已行,即检举揭发,主要针对高官大僚。魏御史提出内而京官,外而督抚,不拘现任、丁忧、告假、养病,科道官遇有见闻,即据实纠劾。皇帝遂照准颁行。
  
  康熙六年(1667)行京察,次年甄别“不及”官三十七员。谕旨,不必调任,俱降二级。八年(1669)甄别尚书布颜等七人。雍正元年(1723)京察改为三年一举,遂为定制。四年(1726)雍正谕旨:“各部汉司官冗滥,今春京察止革退数人。乃汪景祺、査嗣庭妄谓郎中等官壅滞,有‘十年不调,白首为郎’等语。必司官中有不感恩而怨望者。此等既不能为国家效力,又多占员缺,阻后人升补之路。著各堂官甄别以闻。”雍正明察秋毫,眼里不揉沙子,国朝诸事杀伐果断。他在位十三年吏治最严,效果颇著。
     
  
        
  
  乾隆四年(1739),鸿胪寺少卿査斯海奏:“京察被劾,向不引见。或姿本英露,而堂官性多沉抑,即目为浮躁;或质稍迟钝,而堂官识多明敏,即弃为不及。且更有赋性憨直,不善应酬,遂以嫌隙加之。吏议嗣后京察六法,照外省大计例引见。”堂官是明清两朝对各部尚书、侍郎及各寺卿长官的通称,相当于现今的部级干部。他们位居机枢要职,各领部门衙署。査少卿可谓心细之人,他唯恐众多司官与本部门长官脾气秉性不合,而遭误解乃至错纠。郎中、主事一级(相当于现在的司局、处级)一旦被劾,根本没机会面见皇上陈说情由,如此难免被冤屈降黜。若照外省大计引见,则可面陈皇上,由皇上亲定去留。乾隆不糊涂,即刻照准了查少卿这道折子。
  
  乾隆为一代英主,通达慧敏。十一年(1746)他明喻曰:“究之察核司员,惟堂官最为亲切,要在平时留心体察,临事举劾公平。如上次一等,三年行走平常,即改二三等;上次二三等,三年奋勉,即当列为一等。庶察典肃而人知劝惩。”乾隆这话宽怀体仁,精微具体,既是原则又可操作。百官闻之不得不言皇上圣明而山呼吾皇万岁。十五年乾隆又说:“京察届期四五品京堂既不自陈,亦不引见。虽吏部都察院填注考语,不过虚文。龙钟庸劣,既得姑容,即才具优长,亦无由自见。于培养人才,澄叙官方之道,盖两失之。嗣后派王大臣秉公分别一二三等引见。”此喻既杜绝庸才滥竽充数,又防英才被埋没。两端皆备。
  
  清代对年老休致例有明文。乾隆二十二年(1757)定部、院属官五十五岁以上者,堂官须详加甄别。后又规定六十五岁以上京察二、三等留任各官皇上要亲自面询。嘉庆三年(1798)延至七十岁留任官引见。
  
  道咸同三朝京察循旧例,举劾并重,且加以随时纠劾。光绪朝,吏部侍郎窦廷上疏奏陈:京察积弊在于机枢重臣不能必公必严。而考核枢臣功过惟在圣明独断,枢臣不责,何以责部院堂官。他的矛头直指当朝大僚及皇上,所言犀利且确,可谓击中要害。但朝廷中枢格局与制度弊端终难改变,窦侍郎的话除警人外徒剩空言,根本落实不了。及至宣统,吏部设宪政筹备处。其时浮议纷纭,旧言新说莫衷一是,鸡吵鹅斗无所适从。吏部遂成赘疣,京察亦宣告终结。
     
  
        
  
  京察,历经明清两朝五百四十馀年,其规制可算详备,亦曾裨益而盛极一时。但方剂猛药顶多能让病入膏肓者多喘几口气,除尽病根儿起死回生是办不到的。正如民谚云:治得了病却救不了命。极权政体气数尽了,神仙来了也是束手无策干瞪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5-18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