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2-19 19:11:15
成年后再去学乐器会有很多麻烦,
这个问题下很多回答里已经提到。
我来说一个目前没被提到的方面,
这个方面还很重要,那就是音准。
很多人都看过央视举办的青歌赛,
这个比赛除了唱歌还比视唱练耳。
明明全都已经进入最后的决赛了,
但很多歌手的视唱练耳成绩很差。
看到乐谱后不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听到旋律后不能准确地复述出来。
很多人觉得视唱练耳不行不重要,
但视唱练耳反映了歌手音准水平。
很多歌手没有学习过乐器的演奏,
和会乐器的歌手比音准差了很多。
比如四大天王里的黎明就很典型,
他的音准问题相对来说比较严重。
黎明的音色是四大天王里最好的,
可惜但他的音准却拖了他的后腿。
录CD时可以反复修改别人听不出,
但唱LIVE时却音准问题就遮不住。
黎明唱歌开口第一句基本上都跑调,
一般来说音准能够偏差半个音以上。
仔细听人声音轨和伴奏音轨很不搭,
很多时候直到副歌部分才能找回来。
虽然对于普通人无所谓也听不出来,
但比起其他歌手这个问题就很尴尬。
老一辈歌手半路出家音准差还好说,
新一辈歌手竞争这么激烈就很麻烦。
李宇春张韶涵沙宝亮的音准就不行,
而会从小学习钢琴的周杰伦就很好。
音准不能凭空而来,要靠音乐记忆,
要把钢琴的每个音都铭刻在脑子里。
建立基本的音准,普通人得学三年,
达到绝对音准,普通人要十年以上。
音准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机械记忆,
而小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远超成人。
幼年学习乐器建立音准是事半功倍,
成年学习乐器建立音准是事倍功半。
就和我们学习外语会有窗口期一样,
很多发音成年后很难听出来发出来。
当然普通人不用那么严格要求自己,
毕竟很多专业歌手的音准都那么差。
我想强调的是即使童年不学习乐器,
学一点乐理知识经常练耳也是好的。
这样唱歌时候就不会五音不全跑调,
抓不住拍子找不到节奏没什么乐感。
都说刘德华是劳模是后天努力典型,
但他的绝对音准也不全是后天而来。
刘德华在可立中学读书时进入剧社,
曲艺方面的学习是他绝对音准源头。
光靠听歌来建立音准是远远不够的,
音准的建立必须要去听乐器的单音。
我们普通人用不着从小学乐器演奏,
但多听听乐器建立音准还是可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