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5|回复: 0
收起左侧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汉宣帝刘病已的故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7 1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一、幼逢不幸
征和二年,汉武帝刘彻出行,来到甘泉宫,不久就生病了,江充趁机蛊惑刘彻,说他是因为有人行巫蛊之术而病。于是刘彻让江充进行调查。江充和太子刘据不和,想要趁机扳倒太子,于是他借调查巫蛊的机会,联合韩说、苏文等人诬陷刘据,逼得刘据起兵反抗,后汉武帝派兵镇压。太子兵败后自杀,最终刘据一家老老小小均遇害或自杀,只有刘病已这个尚在襁褓中的皇曾孙幸免于难,被收监入狱。
巫蛊之祸案发后,丙吉(邴吉)被征召到京城长安,武帝诏令丙吉到郡邸狱追查巫蛊的事。丙吉心里知道太子之罪并无实凭,皇曾孙被收监更是无辜,便让女囚胡组、郭征卿住在宽敞干净的房间哺育刘病已。病已曾几次病危,都是丙吉让乳母用医药救活。正是由于他幼年多病,所以取了“病已”这个名字。
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病重,望气之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便派使者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人,不分轻重一律都杀掉。内谒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丙吉闭门拒绝使者进入,说:“皇曾孙在,别的人无辜杀死都不可,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双方相持到天明,郭穰不能进去,于是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武帝也醒悟了,说:“这是上天让他这么做。”于是大赦天下,刘病已得以出狱,这时他不满五岁。
汉武帝临终前曾留下一道遗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掖庭也就是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且将他写入皇家宗谱,这也是对刘病已身份的认可。此时掖庭令张贺因曾是太子刘据的家吏,怀念刘据的旧恩,同情刘病已,就对刘病已体贴入微,还用私人的钱供给刘病已读书。
而暴室主事小吏许广汉有一女名叫许平君,年十四五岁,本应是内者令欧侯氏的儿媳,要出嫁时欧侯氏的儿子却死了。她的母亲为她求人占卜,说她将会大贵,妻子听后,大喜。许广汉的上司掖庭令张贺听说这件事后,就请许广汉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和许广汉说给他的女儿找了个好人家,就是皇曾孙刘病已。并且说这个人出身皇家,再不济也还能当个关内侯。许广汉趁着酒劲就答应了。第二天醒来后,许广汉和妻子提起这个事儿,妻子大怒,嫌弃刘病已是罪人之后。许广汉听后也有点后悔。张贺听闻,便以自己家财为聘礼,为刘病已操办婚礼,娶许平君为妻。14岁的许平君就这样嫁给了16岁的皇曾孙刘病已。次年生子刘奭。
刘病已年少时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他学问好又好学,又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结朋友。他虽养于掖庭,却常常出行宫外。他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的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其祖父刘据博望苑以南的杜县、鄠县一带地方,去光顾杜、鄠两县之间的下杜城。这些游历生活让刘病已深切体会了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
二、权臣霍光
讲到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霍光。
霍光的父亲名叫霍仲孺,公元前141年前后,以县中小吏身份被派到平阳侯家服役,和府中侍女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后霍仲孺回家后另娶妻子生下霍光。
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拜骠骑将军之职,在出击匈奴的途中,与霍仲孺父子相见。霍去病替霍仲孺大量购买田地房屋和奴婢后离去。霍去病出征凯旋后又再次拜访霍仲孺,并将异母弟弟霍光一起带到长安照顾。霍光当时年仅十多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后迁任各曹官、侍中等。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去世。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征和二年(前91年),太子刘据被江充以巫蛊之祸逼死后,汉武帝决定立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为储君。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一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
三、意外被霍光迎立为帝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日之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
时任太仆的杜延年,他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相友善,杜延年知刘病已品德好,劝霍光、张安世立其为帝。这时丙吉也奏霍光说,“我私下里访听老百姓的议论,了解到当时为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名声。而遵奉武帝遗诏所供养的名叫病已的武帝的曾孙,如今他已十八九岁,精通经术,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
霍光便同群臣商议后决定从民间迎接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刘病已从出生以来一直得到贵人的相助,包括丙吉、张贺等人,不知是先人的荫泽还是他自己的运气。
四、故剑情深,立许平君为后
刘询的结发妻子许平君也被接入宫中,封为许婕妤。而此时,大司马霍光尚有一个小女儿霍成君未出嫁,大臣们倾向于立她为皇后。刘询早就料到许平君出身低微,做皇后会有重重阻碍。于是,他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他说:“在我贫微之时,很喜欢一把古剑,现在我是十分地想念它啊,众位爱卿有没有办法帮我把它找回来呢?”大臣们揣测上意后,很快便知道了汉宣帝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他们联合奏请立当许平君为皇后,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婕妤。这即是著名的典故——故剑情深。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诏书了。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当上一国之君后,刘询并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这道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犯官之女与一位帝王最平和温情也是最旷古绝今的爱。当时的刘病已并没有什么实权,朝政被霍光把持,但他仍然敢为自己的妻子应得的后位争取,不得不说刘病已确是个好丈夫。
这里介绍一下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许广汉年轻时跟随昌邑王刘贺一起去长安朝见汉武帝。汉武帝出游,从长安到甘泉宫,许广汉是随驾人员之一,误取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事情发觉,执法者将其定为盗窃,当处死刑,有诏令死刑犯可以选宫刑,于是许广汉便做了宦者丞。后来始元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谋反,许广汉参与搜索部分罪犯。上官桀在宫中的公馆内有绳索,长有数尺,可用以捆绑人的有数千根,用箱柜封存着,许广汉搜索未得,其他官吏却搜索到了,许广汉因搜捕不力犯罪判刑,送到掖庭听差,后来做了暴室啬夫。暴室就是幽禁宫中犯了罪的皇后、妃子和宫女的地方,暴室啬夫就是看官暴室的小头目。所以说许平君父亲许广汉前半生是挺憋屈的,而且跟司马迁一样遭受了宫刑。霍光对于许平君被立为皇后没有反对,但以许皇后父亲许广汉受过宫刑的缘故,反对汉宣帝依照汉朝惯例封后父为列侯。
五、霍光大权在握,汉宣帝隐忍克制。
从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起,至刘贺在位短暂的27天,再到宣帝刘询即位之初,朝政几乎全部掌握在霍光手里。霍光把持国家的权柄,生杀予夺。昭帝时的廷尉李种、王平,左冯翊贾胜胡以及丞相车千秋的女婿少府徐仁都因冒犯霍光的意旨被下狱处死。小户人家子弟乐成因受霍光宠爱,官至九卿,爵为列侯。百官以下只事奉霍光的家奴冯子都、王子方等人,根本不把丞相放在眼里。
此外,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长乐、未央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的官职。霍氏党派亲族连成一体,盘根错节地占据了朝廷。
宣帝在民间时就听说并知晓霍氏尊贵强盛。他一即位,就明显感觉到了朝廷内部来自霍光集团的政治压力,在他登基之日谒见高庙时,霍光陪同他乘车前往,他觉得心里很害怕,如芒刺在背。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骖乘,宣帝就安逸自在,感到非常安全亲近。这也是成语“芒刺在背”的由来。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宣帝心里明白,自己初即位,仅凭皇帝之称不能与霍光相抗衡,只有保持最大的克制,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求有利时机,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最高统治权。所以即位伊始,当霍光辅政以来首次表示要还政于帝时,宣帝回绝了,他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欣赏霍光的才能。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事后他还专门下诏褒奖霍光的援立之功,益封七千户。每次上朝,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宣帝的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消除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
六、许皇后被霍光之妻霍显所害
而霍光的继室霍显对女儿没有成为皇后不满,却又想不出办法。第二年,许皇后要临产时生病了。女医生淳于衍和霍家关系亲密,淳于衍的丈夫赏是掖庭户卫,对淳于衍说:“你去向霍夫人辞行,替我讨个安池监的职位。”淳于衍就对霍显讲了。霍显于是摒退左右,对淳于衍说: “少夫求我件事,我也有事求少夫,将军一向喜爱小女儿成君,希望她能够显贵,想麻烦少夫。”淳于衍说:“这是什么意思?”霍显说:“女人分娩是一件大事,九死一生。现在皇后就要分娩了,可以藉此机会投进毒药除掉她,成君也就能做皇后了。若你愿意出力办成这件事,我愿和少夫你共享富贵。”淳于衍说:“药是由众位太医共同配成的,又要别人先尝过,怎么能下毒呢?”霍显说:“这就要看少夫你的本事了。大将军掌管天下,谁敢说他什么?危急时我会保护你的,就怕你没这个意思。”淳于衍沉思了半天,说:“愿意尽力去做。”
淳于衍将附子捣成粉末,带进长定宫。皇后生产之后,淳于衍取出附子搀和在太医的药丸中,服侍皇后吃下去。没有多久皇后就死了,年仅19岁。后来有人上书,控告那些医生给皇后治病时无用,汉宣帝就下诏将他们关进监狱。霍显害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霍光,并且说:“既然已经错办了这事,你就想法子别让官吏逼问淳于衍了。”霍光听后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然后他去奏请皇上,想说服皇上相信许皇后之所以去世,是她自身体质虚弱的缘故,不要再追究淳于衍的责任了。许平君死后,谥号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
霍皇后的母亲霍显,派淳于衍暗地里害死许皇后之后,就为成君做出嫁的衣服,准备进宫的用具,劝霍光把女儿送进宫去,果然一年后霍成君被册立为皇后。
许平君被毒死后,霍成君如愿的走进了椒房殿,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汉宣帝对于霍成君也做到了专房独宠,这种待遇甚至是许平君都没有享受到的。但后世评论这段史实时,多偏向于汉宣帝刘彻此举,不过是畏于霍氏集团的强大,时机未到的隐忍。而这一判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霍成君虽然有专房之宠,但始终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又过了一年,宣帝册立许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封昌成君许广汉为平恩侯。霍显非常恼怒,吃不下饭,甚至吐了血,说: “这是在民间时生的孩子,怎么能立为太子呢?要是皇后生了儿子,反而只能做王吗!”她又指使霍皇后去毒害太子。皇后屡次召见太子赐给他食物,但保姆总是先去品尝,皇后暗藏毒药却无法使用。
七、霍光死后,东窗事发霍氏一族被灭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与上官太后一同到场治丧,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其葬礼上,有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葬具,以缊辌车,黄屋送葬,谥号“宣成”。但是霍显犹嫌不够气派,将霍光生前自己安排的坟墓规格扩大。据传,霍显品行不端、不守妇德。霍家的家奴冯子都在霍光生前很受霍光宠信,没想到霍光一死,霍显竟与他私通淫乱。在当时流传甚广的一首著名乐府诗《羽林郎》中便有如下诗句:“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霍光去世后,刘询开始亲理朝政,逐渐将权力收到自己手中,他深知霍家的权势极大,于是他开始一步步剥夺霍家的实权。汉宣帝接连将霍家的子弟、亲戚调往边境驻守,并裁撤他们的一部分兵权,让自己的亲信来担任相应职务,把兵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由于他逐渐将霍家的权力剥夺殆尽,霍家人开始警觉并恐慌。他们深知自家的恶行已经积重难返,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妄图发动政变废掉汉宣帝以自立。但此时汉宣帝的羽翼已经丰满。
地节四年七月,霍显毒杀许平君之事泄露,霍显便与儿子大司马、博陆侯霍禹,霍家子弟冠阳侯霍云、乐平侯霍山、诸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长信少府邓广汉、中郎将任胜、骑都尉赵平,长安男子冯殷等阴谋造反。事情败露后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一族遭到满门抄斩。至此,霍光妻子显及儿子,侄子,女婿等家人除女婿金赏因告发谋反一事被赦免外,全部被杀或者自杀,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被牵连族灭。霍家族灭以后,霍光之墓未被株连,依旧陪葬茂陵。
同年八月初一日,汉宣帝派有关官员赐命令给霍成君,说她居心不良而失道,生性狠毒,持毒药与其母霍显同谋要暗害太子刘奭,无人母之恩,不能奉宗庙祭服,不可以承担皇后大位。于是废黜霍成君的皇后之位,收缴皇后玺绶,将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居住。十二年后,汉宣帝再度下令将其迁往云林馆居住,霍成君结果自杀而死。
俗话说,娶妻不贤毁三代。班固:“ 阴妻(显)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说的便是霍显。
本始三年(前71年),许皇后被毒杀。地节四年(前66年),霍皇后被废。元康二年(前64年)选王氏为皇后,封后父王奉光为邛成侯。王氏是汉宣帝登基前的朋友王奉光的女儿,因为五次订婚而五次未婚夫都在成婚前病死,有谣传说她“命中尅夫”。宣帝看在王奉光份上,选王氏入宫为婕妤,免得她嫁不出去。后宣帝为了让太子刘奭(许平君所生)能有人照顾,挑选宫中“后宫素谨慎而无子者”,选了王氏为皇后。汉宣帝一生都未宠爱过她。她的角色,与其说是宣帝的妻子,不如说是太子的养母。王氏一生无宠无子,她是汉宣帝为了许平君的儿子刘奭特意挑选的保姆,目的是弥补刘奭缺失的母爱。王氏的尊荣全是她的养子汉成帝刘奭给予的,她把一个女人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养子刘奭的身上,不能争权也无法争宠,反而平平安安地度过了她的晚年。
就这样,汉宣帝不仅为许皇后报了仇,还真正将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西汉由此进入一个“中兴时代”,汉宣帝也因此名垂青史。
八、一代明君
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对外征战,仅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就多达数十次,连年的征战不仅将文景之治所留下来的底蕴消耗殆尽,连国家财政都入不敷出。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死后亲政,地节四年(前66年)以大司马霍禹谋反,废霍皇后,彻底清除霍氏势力。他施政“以霸王道杂之”,对内,致力于整顿吏治,强化皇权,任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以刑名考核臣下;设置治书侍御史和廷尉平,审核量刑轻重;废除某些苛法,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招抚流亡,假民公田,设置常平仓,蠲免和削减租赋,以此安定民生,恢复生产;于甘露三年(前51年)下诏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亲自称制临决。经济恢复到了“文景之治”的水平。对外,因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消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设置西域都护,政令自此颁于西域,在法律上奠定了统治西域的基础。
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前48年1月10日),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汉朝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中兴。
九、南园遗爱
宣帝过世后,新皇帝遵照遗嘱,将其葬在杜陵,也就是南园。西汉十一座帝陵,大多都在渭水北岸,只有杜陵和文帝刘恒的霸陵在南岸。为什么宣帝要做出这种选择?
汉宣帝刘询一生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即恭哀皇后许平君;第二位皇后即霍皇后霍成君;第三位皇后即孝宣皇后王氏。其中许皇后和王皇后均与汉宣帝合葬在杜陵,而霍皇后则因有罪被葬在今陕西西安蓝田县。南园,即今陕西西安东南的杜陵。汉宣帝在少年时,就非常喜欢在杜陵游玩,成家以后,更是带着妻子一道,在杜陵的各处,都留下了足迹。因此他即帝位后,遂在此地建陵。许平君死后,宣帝把她葬在了这里。二十多年后,宣帝自己也长眠于此。因此人称为“南园遗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2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