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脑科学,神经科学隶属于哪个专业?
神经科学(脑科学)专业一般放在生命科学学院或医学院,但神经科学其实是一个交叉学科。
神经系统的生物学研究只是神经科学的一部分,即所谓的“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的交叉程度之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传统学科都可以加上“神经(neuro-)”前缀,如神经工程学、神经经济学、神经教育学、神经法学、神经美学……毕竟因为神经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大脑,它是物质和精神的“混合体”。大脑作为目前所知的最复杂的物质,其研究方法必然需要动用多种基础学科的手段和方法,而人文学科归根结底也是“人”学,是心智的产物,所以天然有寻求神经科学解释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神经科学的体量非常大,从学术会议的规模(参会人数超过30,000)来看,神经科学可能是所有学科中规模最大的,这说明神经科学的发展异常繁荣。
更多关于神经科学交叉的相关学科、研究层次和研究领域的信息,可以参考:
NeuroMoment:神经科学研究什么?问题2:世界上最好的关于脑科学领域的大学是哪个?
世界上研究神经科学最好的大学集中在美国和英国。哈佛大学(Harvard)、斯坦福大学(Stanford)、伦敦大学学院(UCL)、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牛津大学(Oxford)等大学的神经科学都是极好的。
这些大学都有众多神经科学领域的大牛坐镇,譬如斯坦福大学有Thomas C. Sudhof(因发现囊泡运输机制而获得2013年诺奖),UCL有John O'Keefe(因发现位置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奖),UCSF有David Julius(因发现温度感觉受体而获得2021年诺奖),哥大有Eric R. Kandel(因发现海兔学习与记忆的分子机制而获得2000年诺奖)和Richard Axel(因发现嗅觉受体而获得2004年诺奖)。
具体可以参考US News的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排名:
https://www.usnews.com/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neuroscience-behavior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些非大学的研究机构的神经科学也是非常好的,譬如中国科学院(CAS)的神经科学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若干神经科学相关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的的若干神经科学相关研究所、美国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其中有因发现机械力受体而获得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Ardem Patapoutian)。
中国
(1)国内的研究机构,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中国哪个大学有神经科学的专业?美国与英国
(2)英国和美国的研究机构,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英国和美国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神经科学或者神经工程的科研机构?中美神经科学的差距非常大,体量有数量级的差异。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年会的参会人数是3,000+,而美国的神经科学学会年会(SfN)参会人数是30,000+(当然,数字不完全准确,与会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只是美国)。而我略微统计了一下的国内实验室数量,超过400个,而美国则超过6000个,也是数量级的差异。
虽然国内神经科学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国外多所大学都设置了神经科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而国内主要是研究生专业。之前只有上海纽约大学有神经科学本科专业,但从2020年开始浙江大学也开始招收神经科学本科生,昆山杜克大学也开设了行为科学(包括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专业。很多大学在近年相继建立了神经科学相关的研究所,譬如南京大学在2019年建立脑科学研究院;而且中国脑计划也在稳步推进,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建立了北中心和南中心,中国神经科学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3)其它国家和研究机构,可以参考下面的名单:
欧洲(Europe)
德国(German)
-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 Planck society)
- 生物控制论研究所(图宾根)
- 神经生物学研究所(马丁雷德,靠近慕尼黑)
- 大脑研究所(法兰克福)
- 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莱比锡)
- 进化人类学研究所(莱比锡)
- 人类发展研究所(柏林)
- 实证美学研究所(法兰克福)
- 心理语言学研究所(荷兰,奈梅亨)
- 佛罗里达神经科学研究所(美国,佛罗里达州)
- 恩斯特·斯特朗格曼神经科学研究所(ESI)(Ernst Strüngmann Institute (ESI) for Neuroscience in Cooperation with Max Planck Society,法兰克福)
- 法兰克福高等研究所(FIAS)(The Frankfurt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 莱布尼茨神经生物学研究所(Leibniz Institute for Neurobiology,马德格堡)
- 柏林医科大学(Charite – Med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查理特神经科学
- 神经病学研究所
- 精神病学系
- 神经外科系
- 神经病理学研究所
- 儿科神经病学分部
- 神经放射学研究所
- 神经生理研究所
- 生物化学研究所
- 生物物理系
- 神经解剖学系
- 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专排24;综排54)
- 慕尼黑大学(University of Munich;专排30;综排46)
- 图宾根大学(Eberhard Karls Universitt Tübingen;专排32;综排159)
- Werner Reichardt整合神经科学中心(11个研究组)
- 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ttingen;专排41;综排138)
- 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t Berlin;专排43;综排116)
- 教育与心理学系 – 柏林认知神经科学中心(38个研究组)
- 波恩大学(University of Bonn;专排45;综排109)
- 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专排58;综排90)
- 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 of Dusseldorf;专排94;综排339)
-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专排99;综排80)
- 法兰克福大学(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专排104;综排189)
- 跨学科神经科学中心(66个研究组)
- 细胞生物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
- 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iel;专排113;综排253)
- 汉堡大学(University of Hamburg;专排119;综排148)
- 莱比锡大学(University of Leipzig;专排126;综排350)
- 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专排129;综排163)– 弗莱堡神经科学(53个研究组)
- 不莱梅大学(Bremen University)
荷兰(Netherlands)
-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VU University Amsterdam;专排27;综排86)– 阿姆斯特丹神经科学(36个研究组)
- 奈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专排35;综排99)
- Donders 脑、认知与行为研究所
- 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
- 语言研究中心
- 认知中心
- 认知神经成像中心
- 医学神经科学中心
- 神经科学中心
- 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专排38;综排56)– 乌得勒支神经科学与认知
- 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专排49;综排51)
- 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专排64;综排71)
-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专排71;综排173)
- 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专排74;综排86)
- 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专排90;综排101)
- 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NIN-KNAW;专排145;24个研究组)
- 特温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专排343;综排336)
瑞士(Switzerland)
-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UZH;专排29;综排61)
- 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asel,UNIBAS;专排51;综排121)
- 巴塞尔神经科学网络(54个研究组)
- 弗里德里希-米歇尔生物医学研究所(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神经生物学(9个研究组)
- 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UNIGE;专排53;综排88)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of Lausanne,EPFL;专排68;综排40)
- 脑心智研究所(31个研究组)
- 神经假肢中心(9个研究组)
- 蓝脑计划(54个研究组)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ETHZ;专排70;综排25)
- 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UNIL;专排111;综排182)
- 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专排132;综排117)
- Wyss生物和神经工程中心(The Wyss Center for Bio and Neuroengineering)
瑞典(Sweden)
- 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专排19;综排51)
- 哥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Gothenburg;专排46;综排158)
- 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专排57;综排88) – 神经科学
- 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专排121;综排103)
法国(France)
- 巴黎索邦大学(Université Sorbonne Paris Cité,USPC;专排69;综排62)
- 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PSL;专排81;综排84)
- 阿基坦大学(Communaute d’Universites et Etablissements d’Aquitaine;专排85;综排217)
- 里昂大学 (Université de Lyon;专排105;综排148)
- 艾克斯-马塞大学(Aix-Marseille University;专排106;综排156)
- 波尔多大学(University of Bordeaux) – 波尔多神经校园(51个研究组)
- 神经科学跨学科研究所
- 神经中枢
-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
- 阿基坦认知和整合神经科学研究所
- 营养和综合神经学
- 睡眠、注意力和神经精神病
- 巴黎第六大学(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或Université Paris VI)
-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cole normale supérieure,ENS)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cole Polytechnique)
- 里尔大学(Université de Lille)
- 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INSERM)
- 巴斯德所(Institut Pasteur)
- 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
-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CNRS )
- 国家农业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agronomique,INRA )
- 法国数字科学研究所(The French research institute for digital sciences,INRIA)
- 发展研究机构(Institut de recherche pour le développement,IRD)
葡萄牙(Portugal)
比利时(Belgium)
- 鲁汶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芬兰(Finland)
- 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
丹麦(Denmark)
- 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爱尔兰(Ireland)
-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
意大利(Italy)
- 罗马第一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美洲
加拿大(Canada)
- 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专排17;综排20)
- 神经科学合作项目(440个研究组)
- 相关院系
- 生理学系
- 心理学系
- 应用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系
- 细胞与系统生物学系
- 计算机科学系
- 生物化学系
- 实验室医学和病理生物学系
- 医学生物物理系
- 药理学系
- 药理学研究生部
- 康复科学研究所
- 生物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医学科学研究所
- 牙科研究生部
- 达拉拉纳公共卫生学院
- 音乐研究生部
- 研究组群
- 亚瑟和索尼娅·拉巴特脑瘤研究中心
- 脑研究与综合神经生理学(B.R.A.I.N.)平台
- 压力神经生物学中心
- 神经科学研究计划 – 圣迈克尔医院
- 睡眠与生物节律
- 脊髓损伤与再生,克雷姆比尔神经科学中心
- 坦兹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 多伦多脑血管畸形研究组
- 多伦多痴呆研究联盟
- 多伦多大学疼痛研究中心
- 多伦多大学癫痫研究项目
-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
- 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专排18;综排43)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专排34;综排29)
- 卡尔加里大学 (University of Calgary;专排73;综排178)
- 蒙特利尔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专排89;综排136)
- 西安大略大学(Western University;专排146;综排276)
- 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专排172;综排208)
- 拉瓦尔大学(Laval University;专排184;综排299)
- 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专排188;综排130)
-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专排231;综排137)
亚洲
以色列(Israel)
- 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专排114;综排174)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专排134;综排192)
-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专排114;综排112)
- 本-古里安大学(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专排255;综排513)
- 巴伊兰大学(Bar-Ilan University;专排277;综排565)
- 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专排283;综排260)
- 海法大学(University of Haifa;专排312;综排703)
日本(Japan)
<ul><li data-pid="bvweo7eO">理化研究所(RIkagaku KENkyusho /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RIKEN)
<li data-pid="s9lWm40r">国家生理科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li data-pid="_bH9XSb9">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专排103;综排62)<li data-pid="JA2sQqV5">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专排140;综排119)
- 灵长类研究所(37个研究组)
- 灵长类国际合作与高等研究中心(7个研究组)
<li data-pid="5YKjAJZC">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专排157;综排227)<li data-pid="CgieV6pv">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专排164;综排215)<li data-pid="3aTmxywU">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专排193;综排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