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3|回复: 5
收起左侧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3 2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3 22: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70年后
为什么这么回答?因为可控核聚变还要永远的50年,核聚变反应堆实现后20年人类必然迈出殖民太阳系的第一步
任何时候回答”永远的70年“都没错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3 22: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个时间范围,大概2000年到20000年左右。
需要突破的技术太多了。
首先是能源问题。
再次宇航服和建筑问题。
估计在室内,还需要模拟重力。长期在缺乏重力的情况下,对人体有害。
重力的缺失还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上厕所。
可以几乎无限制补充的氧气,也是一个大难题。
太空培育植物和养殖,也是一大难题。
你会说,可以去地球上运来啊!但是成本太高。
最好是在巨大太空船培育植物和动物。
2020/04/13
——————更新————————
匿名模式开启防打扰
2021/06/26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3 22: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技术上面基本上现在做得到了,可是经济上,由于人力成本和投资回报的关系,没有商业性的投资活动,哪怕有人投资,保险行业不肯提供保障的。
但是现在地球上的财富高度集中,产生了一批像马斯克,比尔盖茨,巴菲特等等超级巨富,他们的财富是史无前例的,实际上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阿拉伯民间传说《天方夜谭》里的虚构和想象在现代的超级巨富面前,不值一提,而且他们的财富是稳固的,不像那些靠权力取得资源发财的房地产商,这些人本身靠着开拓创新走在时代真正的前列取得巨量的财富,极具开拓精神。如果他们不把赚取的财富资金投入慈善事业,也可能投入人类地外空间建设。
人类现有的制造业,机械工程技术和智能技术以及建筑工程技术完全能够支撑太空建筑的开发。其实在太空中,没有重力,环境条件恒定好控制得多,太阳能充足,光伏发电效率比地面上效率高得多。机械的制造保养,结构建造比地面上容易得多,各种机械的使用寿命比地面上长得多,如果成规模发展,成本一定会降下来。比如旅行者飞船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天的,到今天还在工作,如果有什么电子产品让它在地面上四十多年无人维护,经历风吹雨打肯定是扛不住的。
现在的航天为什么这么贵?完全是因为全部材料资源要从地球的引力深井里面运上来,耗费巨大而且是一次性使用的。
其实在太阳系行星盘中,巨量小行星上面拥有大量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在低重力下唾手可得,由于没有经历行星上面重力分化,相对于地壳,珍贵的重元素丰富得多,比如铁矿石,地面上很少,大部分铁都由于重力分化和高温融化,处于深深的地下,我们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大铁球上面,但地表的铁含量很少,只有在因地质运动露出地面形成的矿脉里,才能找到值得冶炼的矿石。而在岩质小行星上面,没有重力分化,几十亿年来,丰富的铁元素老老实实的凝固在每一块星体里,等待人们开采。生命需要的碳氢氧氮氦等元素,在太阳系外围的冰质小行星上面应有尽有,含量远超过地球上面的海洋和天空。
可以说,无论工农业还是生命需要的物质还是能量,天上一样都不缺,有了无限的太阳能,依靠人类社会已经成熟到发展瓶颈物理化工技术,完全可以有效利用,建立起远比地面上规模宏达的工农业体系,不用依赖地面的支撑。
现在缺的是压力紧迫感,资本的先期投入,经验的积累,各种产业技术在太空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也许将来某个危机,如战乱,瘟疫,环境恶化,或者某个国家人口压力过大,会迫使太空移民的发展。当第一个太空中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开始盈利,股票开始分红,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股份公司成立,进行投资开发。
殖民太阳系不适合在哪个行星上面进行,那样往往得不偿失。最多应该在一些低重力没有大气层的小行星上面进行,因为没有引力深井,运输成本低得多。环境也好控制。
殖民的地方最好是一个个岩质小行星,体积不能太小,直径100公里以上,能够产生轻微的重力场,外表面被建起上各种工业基础设施,比如金属冶炼加工,制造厂,发电厂,工业化农场,空气水加工厂等等,人类工作地点在其地表深处,岩质核心里面,由钢筋混凝土构成主体结构(结构寿命够长)。里面的生命维持系统需要的空气,水和食物由外面那些工业设施提供,这里处于零重力状态,人以这里作为工作地点主要靠遥控控制外面的工业设施运行,各种工业设施那里零星的人员驻守以进行基本的维护。个人业余生活区建在各个合适的地方,大小不一,建在地下也可,建在轨道上面也行,靠旋转离心力产生人工重力,靠线缆软管从工业设施那里交换物质能量。整个系统靠离子推进,别想聚变发动机了,根本不可能实现。能源还是以太阳能为主,变轨加速能力不用很强,能够一个月增加时速10公里就行了,主要用于在太阳周围机动。此类小行星改造的飞船最好多个结伴绕日运行,以便应急时互相支援。这样有个好处,生存冗余度高,遇上灾难不至于团灭,哪怕运气太差,遇上数亿年一遇的高能射线,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靠着这些现有技术估计能撑到整个太阳寿命终结没问题,再有什么全新的科技发展再说,这个构想的目的主要是在现阶段把全人类从地球疏散出去,预防各种灾难(核战争,陨石,超级病毒啥的)把地球上面的人一锅端,尽可能多的留下延续火种,减少灭绝可能。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3 2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300年内可以开始铺设轨道电站和反射镜戴森云,产生居住在太空建筑或近地小天体上的可能性,但是有可能性不代表有价值去做。人类可能永远不会“殖民”太阳系,即使进行了短时间的可居住化,也很可能在之后放弃。
人类的技术文明能继续顺风顺水地维持1000年的可能性本身就不怎么样的。
如果乐观估计人类可以保持现在每年2.5%的总功率提升速率、继续发展下去,那约251年后,人类文明将成长为卡尔达肖夫文明等级指数Ⅰ型文明,估计其技术可以支持在内太阳系展开大量轨道建筑与航天器。但是,在1000年内就会走向不需要居住在天体上的阶段。这么短的时间连把火星环境初步变得可以居住都不够。建造戴森云来取得能量也未必需要建造太空居住建筑。
如果人类文明可以保持住每年0.1%的总功率提升速率,五万多年后就能成长为卡尔达肖夫文明等级指数Ⅲ型文明,这意味着扩张到整个银河系,太阳系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先出现一些简单、初等的太空居住区,内太阳系的其它天体上可能短暂地有人居住,然后数千年内它们就会衰落下去。
此外,技术乐观主义者里也有一部分认为2045~2075年超人工智能就会降临于世上。尽管这可能性不大,如果它真来了而且没有灭绝人类,它大概可以“在转瞬间”为人类建好内太阳系的一切设施。
以下截图引自《巫师、外星人和星舰》: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301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967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410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532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637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38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殖民太阳系?358 / 作者:mbmwhfyn615732 / 帖子ID:95949
人类必须发展得菜但又不特别菜、长期停留在航天文明的水平,且同时具有惊人高的社会组织能力,才能整出在太阳系的其它天体上大量居住这种事情。可即便是这样,将新增人口堆积在太阳系里对这个物种有多大意义仍然存疑:如果是要降低人类灭亡的概率,飞去其它恒星系或星际空间是更加安全的。

对于戴森云,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让文明社会居住在扁扁的戴森云组件的内表面,然后觉得非常难配置居住区、可能只适合意识上传到机器的文明。
一般来说,血肉之躯的文明的初等太空居住建筑更适合选择经典的奥尼尔圆柱,它们可以被配置在戴森云之中、从周围的组件处获取无线传输的电力,在其他组件遮挡了阳光的情况下可以顺便省掉圆柱体上原本设计的镜面与大窗。

以上一切都不需要可控核聚变参与。可以参照:
现在预计人类多种能源矿藏在50年后枯竭,那么那时候会是人类末日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4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