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4|回复: 0
收起左侧

灵渠“飞来石”摩崖石刻之谜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1-2-7 1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处摩崖石刻为何不翼而飞?飞来石到底来自何方?摩崖石刻虬如,又作何解?

灵渠“飞来石”摩崖石刻之谜461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4804

欣赏飞来石产生三疑问
桂林游客韩先生打电话咨询记者,说他欣赏兴安灵渠飞来石摩崖石刻时,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有两处摩崖石刻为何不翼而飞?二是飞来石到底来自何方?其中的摩崖石刻虬如,又作何解?
为解开这3个疑问,记者专门走访了兴安博物馆原馆长李铎玉。
飞来石地处鸟鸣山下的秦堤上,高出地面2.6米,围径约28米,上平如砥,上面中间的石缝中种有一株四季桂。在飞来石四周,绿树红花,翠竹青青,历来为灵渠风景区重要的景点之一。
李铎玉说,飞来石虽小,但它上面的摩崖石刻可不少。它的东面有明代洪武29年(公元1396年)明监察御史严震直的《通筑兴安渠堤记》,石刻高1.95米,宽2.5米,记载了当年维修灵渠的用工、用料情况。
在它的西侧,有两个字径为0.52米的大摩崖石刻灵渠两字,整块石刻高1.76米,宽1.4米,是清代画家、书法家查礼于乾隆20年(公元1755年)所刻。旁边还有曹林韵手书的飞来石三个大字。
据史料记载,曹林韵曾于康熙9年至11年(公元1670年-1672年)在恭城任县令,估计该字是他在这段时间所题。在飞来石旁,还有砥柱石三字。据史料记载,它是明代万历17年(公元1589年)梁梦雷所题。这三个字很形象地说明了该巨石在秦堤中的特殊功用。
明永历6年(公元1652年),有明代萧道隆所题写的夜月潭辉。它高度概括了飞来石所处的灵渠,在明月当空的夜晚,月亮倒映在静静的渠水中,相互映照的美丽景观。即使现在,夜月潭辉仍是灵渠的一个胜景。
在夜月潭辉的旁边,有一块令人费解的摩崖石刻。这块石刻所题的是虬如二字,也不注明题写的年月,署名则为都人士。数百年来,许多史学家及名人墨客纷纷前来辨识,想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但一直对这两个怪字疑惑不解。
此外,飞来石上还有民国的李伯元所题回文诗和民国王赞斌写的七律一首,可惜均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铲掉了。这就是其中两处摩崖石刻不翼而飞的原因。               
                       
               
飞来石的神奇传说
传说在秦代时的越城岭下,有一个姓邓的石匠,石工手艺精湛,人们称其为邓石匠。邓石匠手下有三名得意徒弟张石匠、刘石匠和李石匠,他们的石工手艺在方圆百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秦始皇派史禄到兴安开凿灵渠时,邓石匠的三弟子被征入修筑秦堤的部队,大师兄被史禄封为张将军,肩负起负责修筑秦堤的重任。张将军在两个师弟的协助下,经众筑堤部队的多年努力,顺利解决了筑拦河坝、排泄洪水、建陡等高难度工程,但就是所筑秦堤一修好就溃塌。
相传,当时修筑秦堤的三台岭下,住着一个猪龙精。猪龙精好吃贪睡,不喜欢人们修筑秦堤打扰它,因此,秦堤修好后的第一个晚上,猪龙精就出来将其拱崩。此后,秦堤一修好,它就又拱崩。按当时秦军法令,延误工期就要杀头。结果,负责修筑秦堤的张将军被军法处治。百姓感激张将军修筑灵渠的功绩,遂将他葬在灵渠边。
随后,史禄又封二师兄刘石匠为刘将军,继续修筑秦堤,但由于猪龙精的继续破坏,刘将军再次因延误工期而被杀。百姓将他与张将军合葬在一起。
猪龙精作孽的事,激怒了一位云游南方的神仙,当秦堤在继任的三师弟李将军的主持下再一次修好,猪龙精晚上又出来搞破坏时,遂运用神功从四川峨眉山上移来一块巨石,将猪龙精压在秦堤下不能动弹。秦堤从此顺利完工通航,为秦军攻下岭南,统一全国立下大功。
当秦始皇下旨给李将军加功封侯时,李将军因怀念冤死的两个师兄,不愿一个人贪图功名,遂拔剑刎颈自杀。
后人为李将军的义气所感动,遂将其与两师兄合葬在一起进行纪念。这就是灵渠北大门旁的三将军墓。               
                       
               
天生中流一砥柱
传说归传说,但事实总得有根据。
李铎玉告诉记者,1964年,有关文物工作者在飞来石北侧通过钻探考察秦堤的地质资料时,发现下面是一条旧渠道。这条渠道与湘江故道靠得太近,只有3米,而灵渠河床与湘江故道河床水位相差达5米。由此推测,每遇洪讯季节,当湘江故道上游的洪水经大小天平下泄时,就会直接对着这里的秦堤冲过来,加上新修的秦堤渗漏大,那时又没有钢筋水泥,凶猛的洪水容易冲毁秦堤是可想而知的。估计是后来继修秦堤的人接受教训,劈开南面的鸟鸣山,将渠道南移20多米,结果在劈山开渠中挖出一块生根巨石。修筑秦堤者便巧妙利用这块巨石作为秦堤依托的砥柱,将其保留在灵渠岸边。从此,这段秦堤就再也没有溃塌。
本来,人们在这一带看到的只有泥土,不见石山,后来突然发现这土山里竟然冒出这么一块巨石,成为秦堤的中流砥柱。于是,有人便编了个神话故事来解释。
李铎玉说,据文物和地质专家考察,发现飞来石与渠道底部及湘江故道中河底的石质是一样的。其实,飞来石只不过是人们聪明智慧的一个结晶。这就是古人叫做砥柱石的原因。               
                       
               
隐晦虬如如何解
近年来,兴安一些学者也对虬如二字如何解读来了兴趣,并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
据兴安老先生蒋太福考察,《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字的解释是这样的:虬,即虬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小龙。如字,在文言文有到的意思,虬如翻译出来就是龙到过这里。
蒋太福认为,郭沫若在游灵渠时题写的《满江红灵渠》,所写到的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祖龙当时指的是秦始皇。如联系起来理解,虬如就成为秦始皇到过这里,统一中国的意思。
据史料记载,都人士是南宋绍兴年间的进士宋翔,他是力主恢复中原失地的名将张浚的十客之一,曾在湖南任安抚史参议官。宋翔博学多识,在失去半壁江山的情况下来到湖南做官的他,溯湘江而上游灵渠,从有关飞来石的传说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中得到启发,想国土之沦丧,叹秦始皇统一中国之伟业,遂在这飞来石上题写含而不露的虬如二字,以寄托自己渴望收复中原失地,统一中国的爱国情怀。
但对秦始皇颇有研究的桂林学者周先生,则认为虬如二字是比喻灵渠像一条在云雾中飘逸的龙,是对蜿蜒曲折之灵渠的形象描绘。
虬如到底该作何解?有待专家考察定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4-20 09: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