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2|回复: 0
收起左侧

打造英国“黄金时代”的女人:伊丽莎白一世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10-23 06: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本名伊丽莎白都铎,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被称为童贞女王。她即位时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打造英国“黄金时代”的女人:伊丽莎白一世13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3872

英国在百年战争后被完全逐出欧陆。亨利八世父女的宗教改革,使英国从欧陆转向大洋扩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1668年以光荣革命确定君主立宪制。以自由贸易(对反对者坚决诉诸战争)开始帝国之路。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进入全盛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其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在追求帝国民族利益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了先进技术、商业、语言和社会管理模式。
回顾大英帝国的崛起, 伊丽莎白一世自强不息的英格兰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理论体现的苏格兰启蒙思想,犹如两座不同的坐标轴,从不同维度诠释着19世纪人类的历史进程。
对出入伊丽莎白一世宫廷的外国使节来说,最可怕的是女王的一项特别爱好站着讲话。这位长期患病的女王特别喜欢站立。不止一个倒霉的外国使节,在女王面前站了几个小时后,踉踉跄跄地离去,而女王依然从容地站立着,而且很可能会传诏:下一位!
同一时代的欧洲君主、大公、教宗,绝大多数已经在时间长河中倒下,被遗忘了,而伊丽莎白一世依然在历史中巍然屹立,代表着那个英国崛起最为辉煌的时代伊丽莎白时代。
永远的伊丽莎白王国
1558年11月7日,同父异母姐姐玛丽女王的死讯传来时,伊丽莎白正在哈特福德庄园一棵橡树下看书。她抬起头时,发现身边围满王公贵族,向她跪下。
甚至玛丽女王还在弥留之际,伦敦街头就已汇集了人群,欢呼伊丽莎白。然而,当时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没有想到,在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动荡,无以复加的政治混乱、宗教迫害以及对外挫败之后,1558年标志着英格兰即将进入一个空前伟大的时代。在这个美丽而孤独的女王统治下,英国带着全球(更多的时候是生拉硬拽)步入世界历史的一个黄金时期。
她位居英格兰和爱尔兰王位期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成为海上霸主。英国从留恋大陆转为虎视大洋,为以后的日不落帝国铺平了道路。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国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探险与殖民。
是一个奇怪的女人,年轻时美丽动人,年老时奇装异服。喜欢跳舞,精通七种语言,能以拉丁语即兴辩论,擅长音律,喜欢每天弹上一小时琉特琴。在重大事件面前,她擅长以含糊其辞隐藏内心的判断;富有同情心又生性吝啬;是调情高手而又终身保持童贞;回避决断然而发动攻击时迅雷不及掩耳;对于人性苦难深有理解,可是砍下对手脑袋时又从不追悔。
万物凋零,精神永存。对一个君主时代的最好评判之一,还来自于其时代的思想遗产。伊丽莎白时代,在以大洋国、国教等方面确立英格兰民族特性的同时,还是英国思想学术和文化自觉的时代。莎士比亚、马娄等使英语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语言。培根以其妙趣横生的语言,赋人类思考以新科学和新工具。霍布斯在无敌舰队的炮声中受惊早产,后来以其《利维坦》成为现代政治学的开拓者之一。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赞美过(较小程度上也诋毁过)自己生于其中的伊丽莎白时代,也无不受惠于这个时代。今日英国并不只是在位的女王名字也叫伊丽莎白从英国文学艺术到海洋观念,从英国国教到民族特性,伊丽莎白二世代表着的,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英国。               
                       
               
建立大洋国
玛丽女王临终的遗言是:我死后,剖开我的胸膛,你会在我的心脏里看到加莱。就在1558年的早些时候,法国将军、吉斯公爵夺回加莱港,英格兰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最后立足点。在105年里,英格兰人不惜一切代价固守的大陆上的这最后一小块领土,费用几乎使英国国会和王室难以忍受。
伊丽莎白及其以后的英国人,记忆中逐渐不再有加莱。这是英国彻头彻尾成为一个岛国的开端。如果说诺曼底征服,使英格兰从斯堪的纳维亚世界转向地中海世界的话,那么加莱港丢失,使英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洋国。面向大海,从此开始成为英格兰民族的一大特性。
面向大海并非没有敌人在都铎王朝时期,英国的海外拓展受制于两个领先的海上强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伊丽莎白与西班牙的战争,首先是新教对天主教战争的一部分,其次也是英国代表的现代海权观念,对伊比利亚国家传统海洋观念的战争。
其实,1588年无敌舰队的毁灭,大半毁于海上风暴,其次才是被英国船舰重创,而且在此后,英国海上力量与西班牙无敌舰队又打了20多年。因此,说一役摧毁西班牙无敌舰队是不正确的,说它摧毁了西班牙更是夸大其词。
但此役确实宣告了西班牙的没落。在伊丽莎白时代,西班牙作为海洋霸主的海洋观念却是罗马式的陆权观念对海洋的地主式垄断。而英国及荷兰人的海洋观念是希腊式的海洋是开放的,是商业、贸易的自由通道。陆地是封闭的,海洋是自由的,大海或说公海不能为任何国家所独占。现在这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国际法准则,然而在伊丽莎白时代,这一原则只能通过战争确立。
因此,场面并非多么激动人心的这场海战,改变了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从陆上向海上、从陆权向海权时代转变之始。伊丽莎白亲自登上的海盗船,是未来海军的萌芽,设计及战术与西班牙战船完全不同。西班牙战船本质上是陆战思想的延续:以火炮为辅,以船头撞角撞击为主,以横队突袭、冲锋,水兵攀登敌船;英国船只以两舷火炮为主,接近敌船时,侧对敌船,这种纵队阵形对西班牙人而言具有极大杀伤力。英国船队与无敌舰队一经交手,即宣告新时代来临,并一直持续至航空母舰时代。
伊丽莎白驾崩后第二年,现代国际法之父、荷兰人格劳秀斯撰写了《海洋自由论》。这部法学名著将西班牙以陆地观念统治海洋的合法性颠覆殆尽:海洋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人民开放,供其自由使用。如果它被阻碍进行贸易,由此爆发战争是正当的。公海是自由的,不属任何国家之主权,不适用先占先得,不得征收通航税或禁止渔业公海自由原则最初就是由海盗船产生的。               
                       
               
独一无二的宗教改革
当代人已经认识到,与其说英国革命是所谓资产阶革命,不如说是一场宗教革命来得确切。13世纪以来,宗教问题成为英国社会变革的枢纽。这倒不是因为英国人格外虔诚,而是因为宗教问题从根本上涉及英国对欧洲大陆的独立性,并在英格兰与苏格兰、爱尔兰关系问题上生死攸关。500年来,英格兰与苏格兰至少能够维持貌合,而爱尔兰则成为一根致命的肉中刺,这无不与英国宗教改革得失成败有关,对此无论如何强调,均不为过。
伊丽莎白之父亨利八世、同父弟弟爱德华六世,与罗马天主教水火不容。同父姐姐玛丽女王以其血腥作风,使英国人对天主教深恶痛绝,宗教改革问题几无转圜余地。伊丽莎白以其左右逢源又坚持原则的政治手腕,顺应民心而又不走极端,确立了英国国教制度,使外圆内方、兼收并蓄的圣公会信仰,成为英国人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的特有标志之一。
应予强调的是,英格兰宗教改革从来都不是亨利八世闹离婚的即兴作品。它既为欧洲大陆宗教改革所波及,也是欧洲宗教改革的风暴源之一。英国宗教改革的本质与英格兰民族独立性密切相关。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威克利夫(13241383)谴责教皇贪欲,主张王权高于教权,支持英国国王没收教会财产,是布拉格大学校长胡斯(13691415)以及更晚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先声。
伊丽莎白即位时,由于血腥玛丽的偏执,以欧洲大陆为核心的天主教与英国新教之间,争斗十分激烈。英国宗教改革问题与不列颠内战、欧洲宗教战争暗礁交错,凶险万端,一着不慎,英国不仅会卷入欧洲大陆血流成河的大混战,而且也有陷入与信仰新教的苏格兰、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之间的全面内战之虞。
这就是伊丽莎白即位时面临的真正挑战。难以想象的是,她竟然选择并且巩固了中间道路,使新教内核与天主教外表取得平衡,从而确立了独出心裁的英国国教体系。
她操纵议会通过法令,称其为英格兰教会最高管理者。1571年,她主持定稿《39信条》,编入《公祷书》,沿用至今。《39信条》采取中间立场,持守广涵原则,宽容而中庸:与天主教一刀两断,又保留其基本形式;坚守新教要义的因信称义,又与加尔文的严酷无情保持距离;对马丁路德的一些看法保持沉默,对激进的再洗礼派进行批评。这确实是典型的英格兰性格。伊丽莎白以从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特有敏感和智慧,拆除了英国宗教战争或内战的导火索。
如此,英国摆脱了宗教战争的阴影。在此一时代,欧洲各国因宗教信仰问题大打出手。德意志宗教战争中,1/4到1/3人口丧生;圣巴特罗缪大屠杀引发9年内战,法兰西元气大伤;西班牙对新教徒迫害引发荷兰起义,使帝国最终走向衰落。伊丽莎白女王大获成功,到女王统治后期,新一代成长起来的英国人已习惯于国教制度。英国式的新教,成为英国人区别于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特有标志。
当然,爱尔兰问题是一个反证。伊丽莎白在爱尔兰的胜利是军事性的,而在宗教和政治上是失败的。那种斩尽杀绝,一人造反、满门抄斩的极端残暴,使爱尔兰问题成为帝国肌体上永远淌血、流脓的部分这一直延续到当代。对叶芝、乔伊斯、贝克特、萧伯纳的伟大民族而言,伊丽莎白女王完全是另一副嘴脸。如不强调这一点,实为不公正。               
                       
               
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
人类历史上,很少有统治者特别是女性统治者,像伊丽莎白一世这样,从小经历过如此之多的忧患,一个小小的家庭单元,承受了如此之多的祸起萧墙、血雨腥风。
当母亲安娜王后被父亲处死时,伊丽莎白不到3岁。不久,英国国会又宣布伊丽莎白是非法生养的私生女。亨利八世死后,其幼子爱德华继承王位,是为爱德华六世。不久,爱德华痨病而死。爱德华的姐姐玛丽继承大统,她就是世人所称的血腥玛丽。伊丽莎白又被姐姐关进地狱前厅的伦敦塔。自幼在心灵深处种下这么多的恐惧、无助、悲苦与凄凉,然而它既没有摧毁她的精神,也没有在她人格中埋下暴戾的种子,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与玛丽女王不同,伊丽莎白的母亲是个地道的英格兰女子,所以伊丽莎白视英格兰为她的一切,并最终比其他任何统治者都更好地代表了英格兰,实质上成为英格兰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象征。从某种程度上讲,伊丽莎白对自己婚姻的处理堪称其英格兰主义的最好体现。
伊丽莎白即位后,姐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以及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法国国王、萨伏依公爵、安茹公爵等王公贵胄纷纷求婚。但伊丽莎白知道,与这些宗教信仰水火不容、家族利益你死我活的外国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个结合,都可能使英国卷入欧洲大陆无穷无尽的冲突中。结果她终身未嫁。40岁时,人们知道,如果再拖下去,婚姻将失去意义。面对大臣们提出的结婚请求,伊丽莎白把弄着手中的戒指,嘲讽地反问:你们认为我该嫁给谁?大臣们一时哑口无言。伊丽莎白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伊丽莎白这句话,在英国人心中造成了空前的震撼,他们更加热情地把女王奉为神明,将她比做月神,比做贞洁的凤,比做为国尽职的鹈鹕。伊丽莎白一世成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夺目的一朵玫瑰。
当然,她也许很满足于做英格兰人的公共情人。温斯顿丘吉尔认为,她和臣民的关系是长期调情的关系。女王对待英格兰及其臣民的这种脉脉温情,这种个人与祖国的白首之盟,使女王赢得英格兰人的格外怜惜。
当然,从心理角度讲,这位第一个活着从伦敦塔走出来的囚犯,也许并没有真正从童年的刀光斧影中康复过来女王的独身,被英国人看作是英国摆脱任何外来干涉或控制的一种特立独行。然而终身未婚,恐怕与她人生最初15年中所见所闻的婚恋大有关系:六位母亲中一人离异,三人被丈夫砍头,两人死于产育。第一次追求她的两兄弟,不仅动机卑劣,其中一个还砍了另一个的脑袋。因此,如果这位美丽而敏感的女王畏惧婚姻、畏惧丈夫、畏惧生育,甚至畏惧家庭本身,对心理学发达的今天来说,并不算什么意外的结论。
当然,这样评价她的人,可能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在骨子里,她永远是伟大的亨利八世的女儿,血管里流着同样顽强、固执而不容背叛的血。亨利八世把一个又一个妻子送上断头台。伊丽莎白生性温和宽厚,处决的情人没那么多,但当她深爱过的埃塞克斯伯爵被三斧头砍下34岁的头颅时,也许她会梦见,那些被背叛与屠戮的母亲,终于在伦敦塔里砍下了父亲的头。
站长点评:伊丽莎白给她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困难的、不稳定的国家。尤其在经济和宗教上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她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她关心她的臣民,捍卫了她的统治,使用了好的顾问。她的统治帮助英格兰避免了经济上的危机和宗教战争。但17世纪中这场战争还是在拥护查理一世的保皇派和克伦威尔领导的新教徒间爆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4-16 1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