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发新帖
34_avatar_middle

收听

听众

主题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0-5-13 08:53:08 | 查看: 65| 回复: 0
卜式,河南郡(治所在今洛阳市附近)人,共兄弟二人,以种田放牧为业,家产丰厚。卜式生性淡泊,尚义轻财,在他弟弟成家之后,就把所有田宅房产留给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只羊进山放养,过起山林野老的隐居生活。十几年之后,卜式的羊群增加到一千多只,而他弟弟却越来越穷,卜式又多次分羊给他弟弟。乡邻之间,得到卜式资助的更是不计其数。

         当时,汉朝连年用兵匈奴,军费开支浩大,虽然采取许多敛财措施,国家财政依然紧张。卜式知道这一情况之后,主动上书,请求献出一半家财补充军费。汉武帝派使者问卜式有什么要求,是否想当官。卜式回答说:我从小放羊,不懂为官之道,不想做官。

       
卜式传以田畜为事的故事274 / 作者:UFO来啦 / 帖子ID:62529

         使者又问:你家里是否有什么冤枉,需要向皇上陈述的?卜式回答说:我生平与世无争,醉心放羊。别人有困难的,我就帮助他;有违法乱纪、败坏风俗的,我就教导他,使之向善。因而邻里和睦,也没有任何冤家。使者又间:既然如此,你想要些什么呢?卜式说:我什么也不要。皇上反击匈奴,是正义之举,人人都应该尽一份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早日打败匈奴,国家早一天安宁,我不过是尽一个臣子的本份而已。

         汉武帝听了使者的汇报以后,对卜式行为极为赞赏,征求垂相公孙弘的意见,想表彰卜式,命全国地主富商向卜式学习。但公孙弘认为卜式行为有悖常理,背后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果表彰卜式,就扰乱了正常的法度。汉武帝沉吟许久,也想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同意了公孙弘的意见。卜式继续在家牧羊。

         来揭秘吧据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部投降。汉武帝为了显示中国富有,也是为招引更多的匈奴贵族归降,赏赐了浑邪王及其部将无数的金银财宝。第二年又向西北边地大量移民,一次就达七十万人,移民的衣食用度,安居生产都要由国家提供,国家财政空前紧张,国库空虚,不得不采用改变币制的办法,增加财政收入。

         卜式又主动捐献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专门用来安置移民。在卜式的影响下,河南富户也纷纷解囊。河南太守把捐钱者的名单上报中央,请求表彰。汉武帝还记得卜式名字,说:这不就是曾将一半家产献给国家的那位吗?传旨赏赐卜式一万二千钱,卜式又全献给官府。

         当时的地主富商、达官显贵人人视财如命,都想方设法隐满财产,躲避税收,像卜式这样几次三番地献钱捐物、为国分优的实在罕见,武帝特别地召见卜式,拜为中郎,随侍宫中,又赐一千亩土地,赐爵为左庶长(汉制爵分二十等,左庶长为第十等),布告天下,号召百姓向卜式学习。

         卜式过惯了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又嫌中郎是个闲职,不愿应召。武帝说:拜你为中郎,并不是要你像其他人那样随侍宫中,要严格遵守礼法。我在上林苑中有一群羊,就由你来牧养。这是卜式的本行,卜式才答应下来。从此以后,卜式以中郎的身份,身着布衣,头戴草帽,一身牧民打扮,在上林苑中放羊,一年之后,羊长得又肥又大,数量增加许多。

         武帝路过牧场,见羊群远非昔日可比,十分高兴,夸奖卜式牧羊有方。卜式回答说:治民和放羊有共同的地方。放羊时,饲草搭配,喂养次数要有定制,不能随便改变。注意观察羊群动静,发现害群者立即清除。治民也是这个道理。武帝觉得卜式见解深刻,立即拜卜式为县令,不久升为齐王相。

         卜式任齐相期间,一方面躬耕田亩,发展生产,一方面像过去一样周济贫穷,带领齐地富豪捐钱助边,深得齐地百姓拥护,被武帝赐爵关内侯,黄金四十斤,田十顷;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但卜式不仅政治见解深刻,善于治民,而且性格耿直,不喜欢迎逢拍马,心里较多地想着农民利益,对汉武帝的一些敛财措施和铺张浪费活动时常提出批评,加上文化水平不高,不久被贬为太子太傅,最后老死在太子太傅的任上。
00_avatar_midd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5-7 05: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