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422|回复: 0
收起左侧

飞跃土卫一:揭开“死亡月亮”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1-8-11 12: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飞跃土卫一:揭开“死亡月亮”神秘面纱28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6032 据国外媒体报道,土星这个名称是来源于罗马神话中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而土卫一则是在1789年,由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我们目前所称的土卫一是以希腊神话中盖亚之子米玛斯的名字进行命名的,而盖亚则是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从图中可以看出,巨大的土星环结构是一个标志性的物体,就像土卫一上巨大的赫歇尔撞击坑。土星的卫星非常地多,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最大的是土卫六。而土卫一上之所以出现数量庞大的撞击坑,这可能是由于其轨道所决定的。由于土星具有一个环结构,使得轨道环境不是非常理想,在漫长的时间里,土卫一表面上就积累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而以赫歇尔撞击坑最为醒目。


飞跃土卫一:揭开“死亡月亮”神秘面纱65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6032 2010年2月13日卡西尼探测器抵近土卫一时候的探测到的关于土卫一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探测器上搭载的热成像仪清楚地显示了在土卫一白天和黑夜两个半球上具有不同的温度分布。且面向太阳的一面具有着较高的温度。从这个角度看,白天的半球上温度分布并不均匀。

飞跃土卫一:揭开“死亡月亮”神秘面纱42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6032

2010年2月1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从土卫一附近飞过,拍摄到了土卫一上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卫一上布满了被陨石撞击过的陨石坑,其中还有一个特别巨大的撞击坑,我们称其为“赫歇尔”陨石坑,这个撞击坑直径有130公里,最深处可达到10公里,相对于土卫一上的其他撞击坑而言,显得非常的庞大。
而土卫一是由组成大量的冰状结构和岩质材料构成的,在潮汐作用影响下,显得有些扁。这张图像看起来像是“星球大战”电影中出现的那个“死星”,卡西尼拍摄到的图像也显示,这颗平均直径仅为396公里的月亮,显得毫无生气。


当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飞船飞越土卫一的时候,这个130公里宽的“赫歇尔”撞击坑立刻引起的科学家的注意。这也是土卫一上最标志性的特征。而130公里的跨度,对一颗平均直径仅为396公里的小卫星而言,那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将这个跨度按同等比例放大到地球上,差不多就是一个半个俄罗斯大小的撞击坑。
科学家认为,这个巨大的撞击坑表示着土卫一在此前曾与一个小行星级别的天体相撞过,巨大的撞击对土卫一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在轨道位置上形成影响,也是对整个天体的内部结构产生深远重创。



从这张土卫一的半球伪色图上可以看出,土卫一上布满的陨石坑在卡西尼探测器的成像系统出突出地形分布所导致的颜色上的差异性。同时,在这些陨石坑的边缘附近,也存在清楚地显示了暗条纹的分布。而这些条纹分布和差异性是何种起源,卡西尼探测器项目组的科学家目前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从这张卡西尼探测器近距离对土卫一成像的照片上看,在土卫一布满陨石坑的表面上,镶嵌着不同程度的暗条纹,在一些撞击坑形成峭壁边缘上,就分布着这样的暗条纹。而土卫一的大部分结构是冰组成的,而在撞击坑边缘附近出现的条纹状物体,科学家认为这个与冰结构有关。这张图像同样也是由卡西尼探测器于2010年的2月13日所拍摄的。


这张图像不仅清晰地显示了巨大的“赫歇尔”撞击坑内壁上的构造,同时也是卡西尼探测器对该陨石坑进行的伪色成像。在“赫歇尔”撞击坑的边缘形成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巨大的撞击而形成的断裂地形。而且陨石坑边缘部分峭壁可达到5公里左右。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巨大的陨石坑,直径有130公里,边缘陡峭的峭壁绵延着,形成了5公里深的悬崖,并且在这个撞击坑的边上还分布着其他的陨石坑,这样的情景应该说是蔚为壮观的。









  • 查看原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8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