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62|回复: 9
收起左侧

科学家证实:那次,旅行者2号确实离开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11-27 2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知道,在我们太阳系的边缘,来自太阳系的太阳风和系外的星际射线两者之间互相碰撞产生了剧烈的粒子乱流。而来自NASA的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刚刚好穿过了这一区域,证据表明它检测到了这些粒子的变化,也就是说它确实已经进入了星际空间!
科学家证实:那次,旅行者2号确实离开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648 / 作者:塞翁364 / 帖子ID:54993

?

我们的太阳系被太阳风的“气泡”——太阳风圈所包围,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不会受到星际空间中宇宙射线的破坏。但是太阳风并对我们并不友好,炙热的带电粒子不断从太阳中喷涌而出,将整个太阳系笼罩在辐射之中,使得没有大气层保护的任何行星上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是,正如来自我们太阳系边缘的新观察所表明的那样,太阳风也保护着它所接触到的一切,免受星际空间更大的破坏力。
科学家证实:那次,旅行者2号确实离开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756 / 作者:塞翁364 / 帖子ID:54993

?

当太阳风向四面八方吹向数十亿英里外时,就会形成一个能量泡泡,把我们整个太阳系包围起来。在这个气泡的边缘,太阳风最终与穿越星际空间的强大宇宙射线发生碰撞,那里有一层厚厚的热等离子体,称为太阳风顶层。这条宇宙边界距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距离的120倍,也就是120个天文单位,它有助于分散和稀释由遥远的恒星和天体爆炸释放的强大辐射。

现在,天文学家首次直接分析了这一区域,使用的是NASA的旅行者2号(Voyager 2)宇宙飞船一年前收集的数据。证据表明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穿过了太阳风顶层,进入了星际空间。
科学家证实:那次,旅行者2号确实离开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371 / 作者:塞翁364 / 帖子ID:54993

?

虽然旅行者2号能够在一天左右的时间里安全地穿越太阳风顶层,但研究人员发现,等离子体屏障比之前的研究估计的要热得多、厚得多,并在我们的太阳系和星际空间之间形成了一道物理屏障。科学家表示,这种防护层阻止了大约70%的宇宙辐射进入我们的太阳系。

所谓太阳风顶层是两股风(来自太阳的风和来自太空的风)碰撞的接触面,这两股风来自数百万年前爆炸的超新星,只有大约30%的泡沫外物质能够进入我们的太阳系。
科学家证实:那次,旅行者2号确实离开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25 / 作者:塞翁364 / 帖子ID:54993

?

2018年1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2号(V2)卫星穿过太阳风顶层,成为历史上第二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而这颗卫探测器的孪生兄弟旅行者1号(Voyager 1)在2012年8月成为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物体,但旅行者1号由于传感器故障无法正确分析其是否穿过了边界。

根据辐射数据收集的V2的太空旅行,虽然太阳风顶层厚厚的热等离子体保护着我们的太阳系,使其免受大部分穿越太空的有害射线的伤害,但研究人员还发现,太阳风顶层的边界并不像预期的那样统一。毕竟,太阳风顶层的边缘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气泡”,而是一些多孔的孔,这些孔使得星际辐射在某些点上可以跑进我们的太阳系。
科学家证实:那次,旅行者2号确实离开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158 / 作者:塞翁364 / 帖子ID:54993

?

旅行者2号的数据在我们的太阳风顶层探测到两个这样的漏洞,在那里辐射水平比正常背景水平高很多,然后又下降了。最终,当宇宙辐射水平飙升并保持这种状态时,很明显旅行者2号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区域,超出了我们太阳的范围。

保护我们太阳系的炽热带电的太阳风可能并不完美,但正如旅行者2号证实的那样,它是将我们舒适的宇宙家园与凶猛的太空荒野分隔开来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或许应该心存感激。

原文地址:今日头条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11-27 21: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表述没有任何人能去验证!???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11-27 2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系逃逸速度应该很大的,就凭一个小飞船,应该飞不出去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11-27 2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就是一个大细胞,再厉害也穿不过细胞膜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11-27 21: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背后就是黑洞,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5-17 1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