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780|回复: 0
收起左侧

UFOCLUB简报-寻找外星人-1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4-26 05: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UFO俱乐部会员
天文界前辈
郭祺伟编写

用光学望远镜寻找外星人发出的信号
首先要找出那些有行星的恒星,而且这个行星有适合生物居住的环境,要找出这样的行星是很困难的。以太阳及环绕太阳转动的木星为例,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到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9.55倍,如果在距离17光年的地方看太阳¾¾木星系统,太阳与木星的夹角约一个角秒,太阳象约0.2角秒(地面上的望远镜由于大气的影响,最高分辨率也只有一个角秒),这时太阳的亮度相当于五等星,木星的亮度相当于27等星*,它们之间的亮度差有
倍!太阳周围的散射光也比木星亮1000倍,这样的亮度差就好象在一个强大的探照灯前找出一只荧火虫,要把它找出来谈何容易。

在很早之前,人们就知道当行星经过恒星的表面时,恒星的光度会稍微降低一点,如果天文学家观测到这种现象,说明该恒星的周围有行星存在,从观测中可得出该行星的质量、绕转恒星的周期,到恒星的距离,以及行星表面的温度等数据,美国在2009年发射到空间观测的开普勒望远镜就是采用这样的原理,已经在其他恒星周围发现了大约140颗大小和地球相当的行星。二年之后可能达到600多颗,研究人员将努力排查所有候选行星,并找出那些最适宜外星人生存的星球。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知道在这些行星中的外星人发展到何等的情度,拿我们的地球人来说,100年前我们的地球只有16亿居民,然而今天地球的居民已超过60亿,再过20年人口将达到100亿,如何养活这么多人口而不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耗尽自然资源,是人类今天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下面的一张在空间站拍到的照片,可以看到,人多的地方,能源消耗多,光污染严重。
UFOCLUB简报-寻找外星人-1858 / 作者:513668881wjt / 帖子ID:3913
                   地球光污染图
UFOCLUB简报-寻找外星人-1646 / 作者:513668881wjt / 帖子ID:3913
              戴森设计的“戴森球”
地外文明或许因巨大的工程项目而泄漏自己行踪,弗里曼-戴森(FreemanDyson) 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即所谓“戴森球”。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行星绕恒星的系统中,绝大部分来自恒星的辐射的能源都被浪费掉了。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地外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戴森所设想的这种可以包围恒星的球状结构,被称为“戴森球”。
美国天文学家理查德-卡利根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寻找外星人的6大方法。以下就是他所提出的人类可以探测的6大外星人活动痕迹。
1.搜寻外星文明光污染
2. 在外星球大气搜寻化学污染物
3. 搜寻核裂变产物
4.搜寻“戴森球”
5. 探寻“费米气泡”
6. 寻找外星人改造恒星的证据
以上的6种方法中,光污染在地球上的文明社会已经愈来愈明显,人愈多、经济愈发达的地方灯光愈厉害;同时,地球上的煤和石油能源逐渐枯竭,太阳能是最好的代用品之一,因此,造“戴森球”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用我们现有的天文望远镜要看出太阳系外行星的这些细节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制造口径更大、焦距更长的望远镜,要有更好的观测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要等到在月球上建立了天文观测基地,才有希望得到解决。


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外星人发来的信息
(1)1960年美国科学家执行的一项被称为“奥兹玛计划”的搜寻工作,他们用西
弗吉尼亚州的绿岸国立射电天文台的一架口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对准离地球10.8光年的波江座ε星和12.2光年的鲸鱼座τ星,选用21厘米波长来监听它们发来的信号,因为这两颗星的各种物理特性都和太阳非常相似.可惜,累计150小时的监听过程中,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2)1968年苏联人也曾用21厘米和30厘米波长来监听地球附近的12颗恒星,同样没有获得任何结果.
(3)1972年,美国的帕尔马等人执行第二期的“奥兹玛计划”,有七个国家参加,对地球周围80光年之内660颗与太阳光谱型相类似的恒星进行监听,该计划执行了3个月,遗憾的是仍然没有接收到有用的信号.
80年代初,美国国家科学院开始重视这方面的工作,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并取名为“西替”(SETI
Search for Extra 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现在的“西替”研究组织都是采用射电接收方法来接收地外文明社会发来的无线电波,由于地球大气的限制,射电波段的接收限于1至12千兆赫,并尽量采用多个频道,每个频道的带宽尽量窄,考虑到银河系中恒星的巨大数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遥远,要尽量选择那些与太阳光谱型相似的天体作为接收对象,目前世界上的“西替”研究主要包含5个大的组织和一些业余爱好者参加。
世界上的“西替”研究主要包括5个大的组织
1.
长生鸟(PHOFNIX)计划
该计划由美国加州的“西替”研究会执行,工作内容是研究200光年之内的与太阳光谱型相似的1000多颗比较老的恒星。
2.
比塔(BETA)计划
采用一架
26米的设在麻萨诸塞州的射电望远镜,用一年时间将赤纬-30度到+60度的天区扫描一次。
3.
米塔(META)计划
从“比塔”处复制了硬件,用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30米射电望远镜中,从1990年开始,用这一装置来监听南半球赤纬从-10度至-90度的天区。
4.
雪兰第普(SERENDIP)计划
加州大学于1978年提出这样的计划,即不影响射电望远镜工作的前提下,当望远镜在工作中指向任何方位时,监听“外星人”信息的工作同时进行。1997年美国阿里西布天文台代替加州大学天文台的工作,观测赤纬+38度至-3度之间的天区。
5.
南雪兰第普(Southern
SERENDIP)计划
在早些时候,澳大利亚的“西替”中心和澳大利亚的匹克斯天文台复制了雪兰第普的4.2兆个频道,并于1998年3月开始进行监听外星人发来的信息。
在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等地的“西替”业余爱好者利用小型的天线和商业用的接收机来接收“外星人”的讯息,这些力量也不能低估,说不定首先接收到“外星人”讯息的是他们。
国际天文协会也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1982年成立第 51委员会,它主要是协调世界各国的“西替”研究工作,这些工作有:
1.
太阳系外行星的研究,
2.
地外文明社会发来信息的研究,
3.
研究行星长时间维持生命存在的能力,
4.
生物学有关的星际分子研究,
5.
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存在生物活动时的光谱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6 1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