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7-12-22 21:07:01
| 
查看: 5399| 
回复: 21 
| 冬至来了,也就到了九九寒天,俗话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冬至夜怀湘灵》
 
 唐代: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这是一段哀伤的爱情故事,白居易幼年时在宿州符离长大,邻家有个小女孩名叫湘灵,两人青梅竹马,互相爱慕,可是白居易的母亲嫌弃湘灵是个村姑,门不当户不对,不让他们在一起,后来白居易在长安写下诸多怀念湘灵的诗,其中就有在冬至之夜写下的《冬至夜怀湘灵》
 
 《一剪梅》(冬至)
 
 宋代:程垓
 
 斗转参横一夜霜。
 
 玉律声中,又报新阳。
 
 起来无绪赋行藏。
 
 只喜人间,一线添长。
 
 帘幕垂垂月半廊。
 
 节物心情,都付椒觞。
 
 年华渐晚鬓毛苍。
 
 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点绛唇》(冬至)
 
 宋代:赵彦端
 
 一点青阳,早梅初识春风面。
 
 暖回琼管。斗自东方转。
 
 白马青袍,莫作铜驼恋。
 
 看宫线。但长相见。爱日如人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西江月》(丙午冬至)
 
 宋代: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
 
 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
 
 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渔家傲》(冬至)
 
 宋代:冯时行
 
 云覆衡茅霜雪后。
 
 风吹江面青罗皱。
 
 镜里功名愁里瘦。
 
 闲袖手。去年长至今年又。
 
 梅逼玉肌春欲透。
 
 小槽新压冰澌溜。
 
 好把升沉分付酒。
 
 光阴骤。须臾又绿章台柳。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巧别致,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