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082|回复: 0
收起左侧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6-3-29 0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离太阳最近的很显然是水星,接下来的排序如下: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93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太阳系八大行星,咿呀,怎么多了个小弟?这可不是最新发现的第九大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37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



众神信使--水星

    在烟波浩淼的天空中,湛蓝的水星异常夺目,它冲破层层的云雾,让人眼前一亮。水星在天文学中的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水星的英文名为“mercury”,来自古罗马神墨丘利,他在古罗马神话中是商业、旅行和偷窃之神,即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为众神传信的神,因此被称为“众神信使”。水星约88天就能绕太阳一周,是太阳系中公转最快的行星。也许正是因为水星在空中移动得快,才使它得到了“众神信使”这个名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闪族人便发现了水星,他们叫它Ubu-idim-gud-ud。 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所以古希腊人便赋予它两个名字:当它出现在傍晚时,称为赫耳墨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便称它为阿波罗。后来,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指出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指的是同一颗星星。水星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为“辰星”或“昏星”。
    水星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比月球大1/3,同时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目视星等范围为0.4~5.5;由于与太阳太接近,常常被猛烈的阳光所淹没,所以用望远镜很难仔细观察它。
    水星的轨道偏离正圆程度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4600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000万千米,在轨道的近日点它以十分缓慢的速度按岁差围绕太阳向前运行。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19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1962 年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自转一周与公转一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就使得它面对太阳的那一面是恒定不变的。这种观点与月球总是以相同的半面朝向地球极为相似。但在1965年,天文学家通过多普勒雷达的观察,发现这种理论是错误的。水星在公转两周的同时自转三周,它是目前太阳系中唯一已知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共动比率不是 1∶1 的天体。
    由于水星的特殊性及水星轨道极度偏离正圆,因此观察者可以从水星上看到一种非常奇特的景象。当观察者处于水星上的某个经度时,看到太阳升起后,随着它向天顶缓慢移动,将会逐渐明显地增大尺寸。太阳升至天顶时,会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倒退后又再次停顿,然后继续通往地平线,与此同时其尺度也在明显地缩小。在此期间,星星将以三倍快的速度划过天空。而处在水星表面另一些地点的观察者却无法看到这种异乎寻常的天体运动。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900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另一方面,水星的密度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的第二大天体,地球的高密度主要是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否则,水星的密度将会大于地球。但水星密度却比月球大很多,水星是 5.43 克 / 立方厘米,而月球只有 3.34 克 / 立方厘米。


    水星外貌如月,由地壳、结皮和核心三部分构造而成,表面布满着环形山、大平原、盆地、辐射纹和继崖。其内部很像地球,也分为壳、幔、核三层。水星的 半 径 为 2439 千米,是地球半径的38.2%,18 个水星加起来才抵得上一个地球的大小。其质量为 3.33×1026克,为地球质量的5.58%,平均密度为5.433克/立方厘米,略低于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太阳系中密度第二大的天体。由此天文学家推测水星的外壳是由硅酸盐构成的,其中心有个比月球大得多的铁质内核。铁质核心半径为1800 ~ 1900 千米,因此,相对而言,水星上仅有一圈薄薄的硅酸盐地幔和地壳。而硅酸盐外壳仅有500 ~600千米厚,至少有一部分核心成熔融状。而巨大的铁质核心又是水星内部的支配者。这个核球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和硅酸盐。根据这样的结构,水星应含铁20000亿亿吨,按目前世界钢的年产量(约8亿吨)计算,可以开采2400亿年,可称得上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铁矿!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45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水星表面有许多陨石坑且十分古老,也不会有板块运动。这些特点与月球十分相似。水星的表面有巨大的急斜面,其中有的达几百千米长、三千米高,处于环形山的外环处。它们中的一部分是由于受压缩而形成的,据估计,水星表面收缩了大约0.1%。由于早期的大碰撞,以至形成了极为奇特的卡路里盆地地形,这里是水星上温度最高的地区。除了布满陨石坑的地形,水星上也有相对平坦的平原,这些有可能是古代火山运动的结果,但另一些大概是陨石所形成的喷出物沉积而成。

1976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开始为水星上的环形山命名。水星表面被命名的环形山直径都在20千米以上,而且都位于水星的西半球。在已命名的310多个环形山的名称中,其中有15个环形山是以我们中华民族的人物的名字来命名的,有传说中的春秋时代的音乐家伯牙、东汉末女诗人蔡琰、唐代大诗人李白与白居易、五代十国南唐时的画家董源、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南宋音乐家姜夔、南宋画家梁楷、元戏曲家关汉卿与马致远、元书画家赵孟 、元末画家王蒙、清初画家朱耷、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以及现代文学家鲁迅。
    为何水星表面环形山的名字都是以文学艺术家的名字来命名的,而没有用科学家?这是因为科学家的名字已经用在月面环形山的命名上了。用文学艺术家的名字来命名水星,亦是希望他们的大名将永远与日月争辉,用以纪念他们为人类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71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其温度变化范围在90K~700K。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在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测了水星,并向地面发回了5000多张照片。人们根据照片推测水星的壳层与月球类似,并且都有过陨星轰击历史。水星上有极稀薄的大气,大气压小于2×10 百帕,大气中含有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而实际上,水星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与水星表面相撞的频密程度比它们之间互相碰撞要高。因此,水星应被视为是没有大气的。
    由于大气非常稀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很大。白天太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夜晚太阳照不到时,温度降低到-173℃。温差变化如此悬殊,不可能有生物存在。令人惊讶的是,1992年进行的雷达观察显示,水星的北极有冰。一般认为,这些冰存在于阳光永远都无法照射到的环形山底部,是因彗星的撞击或行星内部的气体冒出表面而积累成的。
    若水星上真有冰的存在,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没有磁场呢?水星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能缓慢自转,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有着一个相对强劲的磁场,虽然这个磁场的磁场力只是地球磁场力的1%。这种磁场的产生与地球上的磁场产生的方式类似,都是借着核心金属的流动产生的电场。关于水星是否具有磁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谁都不知道,也不确定,人们估计这么小的一个天体大概是不会有磁场的。
    1973年11月,美国成功发射出了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水星探测器“水手10号”,在它的既定考察任务中,有一项就是探测水星究竟有没有磁场。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16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水手10号”在1974年的3月29日第一次飞越水星时,最近时距水星只有720多千米。在探测器上的照相机拍摄布满环形山的水星地貌的同时,磁强计意外地探测到水星似乎存在一个很弱的磁场,而且可能是同地球磁场那样有着两个磁极的偶极磁场。但是,磁场的存在必须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由于“水手10号”仅拍摄到水星表面的37%,所以这就要等待“水手 10 号”与水星的另一次接近。


    1974年9月21日,“水手10号”第二次飞越水星。这次它距水星表面最近时是在48000千米左右,对水星磁场没有发现什么新的情况。为了取得包括磁场在内的更加精确的观测资料,科学家们对探测器的轨道做了校准,使它在1975年3月16日的第三次飞越时,距离水星表日的第三次飞越时,距离水星表面只有327千米,而且更为接近水星北极。这次的观测结果十分令人鼓舞:水星确实有一个偶极磁场。水星的偶极磁场与地球的很相像,极性也相同,即水星磁场的北极在水星的北半球,南极在南半球。
    如此一来,从最初发现水星上有磁场的存在到完全证实,刚好是一年时间。水星有磁场,既然已经成为事实,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有人认为,在水星形成的早期历史阶段,它的液态核心还没有凝固,水星磁场就在那个时候产生了,且一直保留到现在。许多人对这种观点都表示反对,认为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过去的几十亿年中,由于放射性元素产生热能,或诸如陨星袭击等原因,使得水星内部相应部位的温度上升到物质丧失磁性所必需的最低温度之上,从而使残留下来的磁场完全消失。即使保留了部分磁场,现在也早已消失了。

    还有人认为,水星与太阳风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也许会产生磁场。可是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相互作用虽然会因为感应而产生磁场,但不可能产生与自转轴平行的对称性磁场。
    如此看来,水星磁场的产生还是个难解之谜,它也许是由某种我们还没有想到或还不理解的原因造成的,因此还有待人们继续去探索、完善。


   既然水星上存在着磁场,那么,它到底有多强呢?磁场强度一般用单位“高斯”来表示,水星赤道上的磁场约 0.004高斯,两极处略微强些,约0.007高斯。在地球上,地球表面赤道上的磁场强度在0.29 ~0.40高斯之间,两极处的强度也略大,地磁北极约0.61高斯,南极约0.68高斯。大体上说来,水星表面磁场的强度大致是地球的1%。与地球磁场相比,水星磁场强度并不算高,更不能与其他强磁场行星--木星和土星相比了。但是,除了这三颗行星之外,水星在太阳系的其余行星中可以称得上是有较强磁场的一颗行星。
    水星磁场与地球磁场一样,磁轴与自转轴并不重合,两者互相交错而形成一个夹角,所不同的是,夹角度数不同:水星的这个角度是 12°,而地球则是 11°多。




既然存在着磁场,那么磁场在太阳风的作用下肯定会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所谓的磁层。水星和地球都有磁场,也都有磁层,水星磁层冲着太阳那面的边界--磁层顶到水星中心的距离,大致相当于1.45个水星半径,地球磁层顶到地球中心的距离约11个地球半径。不同的是,地球磁层有点像一条头大尾小的大“鲸鱼”,且“尾巴”拉得很长,因此是不对称的,而水星的磁层则比较对称。


    纵观水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有可能会成为人类的殖民地。因为水星南北极的环形山附近的温度常年恒定在大约-200℃,适当的人类活动将能加热殖民地以达到一个适合的温度,而较低的温度将能使散失的温度的热量更容易处理。因此水星是有可能成为适合地球外人类殖民地的地方。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 年),“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发现者,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预告水星凌日的人。他在1629年预言:1631年11月7日将发生稀奇天象--水星凌日。当日,法国天文学家加桑迪在巴黎亲眼目睹到有个小黑点(水星)在日面上由东向西徐徐移动。地球每年5月8日前后经过水星轨道的降交点,每年11月10日前后又经过水星轨道的升交点。所以,水星凌日只能发生在这两个日期的前后。从1631年至2003年,共出现过50次水星凌日,其中,发生在11月的有35次,发生在5月的仅有15次。每100年,平均发生水星凌日13.4次。最近一次凌日是在1999年11月16日5时42分。
    作为众神信使的水星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让人们看到了罕见的奇观。对它的探索也会跟随这道奇观一直进行下去。




带着面纱的近邻--金星



    金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金星是第二颗。在我国古代称为太白,有时是晨星,早上出现在东方,被称为启明、晓星、明星;有时是昏星,傍晚出现在西方,被称为长庚、黄昏星。由于它非常明亮,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比著名的天狼星(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还要亮14倍,如同一颗耀眼的钻石,因此,最能引起极具想象力的中国古人的幻想,引发了关于金星的众多传说。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8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在与金星相关的众多传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事了。传说李白出生的时候有些不同寻常。李白的母亲梦见太白金星从天而降,落入自己怀中,既然是太白金星入怀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在当朝李白即享有“谪仙”之美名,后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94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是其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的形象是一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道教极为盛行,太白金星的形象也逐渐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百态与善恶,因此也被称为西方巡使。我国古典小说作品中,就曾多次出现过太白金星的传奇故事。在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一个慈祥和蔼的好老头,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
   
在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中,金星是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女神。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忒,而古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意思是“绝美的画”。
  

  维纳斯是爱神、美神,同时也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她是从海里升起来的。在古希腊神话里,据说世界之初,统管大地的盖亚女神与统管天堂的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一批巨人。可是后来夫妻反目,盖亚盛怒之下命小儿子克洛诺斯用镰刀将其父乌拉诺斯割伤。不巧的是,乌拉诺斯身上的肉落入大海后,激起了一层层泡沫,阿佛洛狄忒就在这些泡末中诞生了。而希腊语中“阿佛洛狄忒”就有“泡沫”之意。在罗马神话中维纳斯一直被认为是女性体格美的至高象征,她拥有最完美的身段和容貌,众女神对她的美貌羡慕不已,无数天神也为之着迷,甚至就连她的父亲朱庇特也曾追求过她。当朱庇特的求爱遭到拒绝后,万神之王的朱庇特十分气恼,便将维纳斯嫁给了瘸腿的匠神伏尔甘(古希腊神话称之为赫菲斯塔司)。然而年轻漂亮的维纳斯女神后来却爱上了战神玛尔斯,并为他生下了几个儿女,其中包括小爱神丘比特。




    爱神维纳斯一生都在追求爱情,然而爱情的热力却总是短暂的,她对爱情并不专一。在她众多的罗曼史中,最为凄美感人的当数她和阿多尼斯之间的爱情故事了。一日,维纳斯邂逅了正在打猎的年轻俊美勇敢的猎人阿多尼斯,并很快坠入爱河。因担心狩猎太危险,她便劝阿多尼斯不要捕猎凶猛的大型野兽,而阿多尼斯对此却不以为然。维纳斯负气之下离他而去,飞向神邸。不久,阿多尼斯在打猎时被一只凶性大发的野猪撞死。维纳斯在半空中听到爱人的呻吟,赶紧飞回地面,见到的却是阿多尼斯浑身浴血的尸体。维纳斯伤痛欲绝,将神酒洒到阿多尼斯的身体上,血和酒相互交融,冒出阵阵气泡,洒落地面。不久地上长出一种红如血的鲜花,凄美迷人,但其生命却十分短暂。这就是秋牡丹,也叫“风之花”。据说风把它吹开后,立即又把它的花瓣吹落。真是一场美丽的花祭。




  金星虽然耀目,但并非总是代表着吉祥。它时而高悬于东方,时而闪耀在西方,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恐惧也随之而产生。对于古老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来说,金星既隐喻死亡,又象征着复活。它是阿兹特克人的神魁扎尔科亚特尔,能使灭绝的人借着从死人王国中偷来的骨架复活,并用这位神灵赐予的血再生。而古代腓尼基人、犹太人都认为它是恶魔的化身,是一颗恶星。古代墨西哥人也同样害怕金星,在黎明时总要关闭门窗,用以挡住它的光芒。他们认为,金星的光芒会带给他们疾病。


   当然这些传说都是因为古人不了解天体运动规律而臆想出来的,是属于唯心主义观念,其实金星就是金星,只是作为一个天体而存在着,无关人间祸福。福星也好,祸星也罢,金星永远是夜空中最亮的明星。作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中一员的金星,它有卫星吗?曾经有人认为金星有一个卫星,名叫尼斯,是以埃及女神塞斯来命名的,据说没有凡人见过她面纱下的脸。而提出金星有卫星的说法的是出生于意大利的法国天文学家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他是在1672年首次发现并提出这一说法的。之后,他一直坚持着对尼斯的零星观察,一直持续到 1682 年。但是在不久之后,这些观察受到了怀疑,经过专家的考证,发现乔凡尼所观察到的他认为是金星卫星的尼斯实际上是其他昏暗的星体在恰好的时间内出现在了恰好的位置上。因此,人们现在都认为金星没有卫星。它和水星一样,是太阳系中仅有的两个没有天然卫星的大行星。因此金星上的夜空中没有“月亮”,地球便成为其最亮的“星星”。由于离太阳比较近,所以在金星上看太阳,看到太阳的大小会比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大 1.5 倍。


    有人称金星是地球的孪生姐妹,因为从结构上看,金星和地球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千米,只比地球半径小300千米,体积是地球的0.88倍,质量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于地球,在八大行星中密度排第三。不过两者的环境却有着天壤之别:金星的表面温度极高,高达465℃~485℃;不存在液态水,大气压力大,约为地球的90倍,此外,还严重缺氧。因此,种种残酷的条件使得金星上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的存在。这样来看,金星和地球只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姐妹而已。
    金星周围有浓密的大气和云层,其中,二氧化碳占97%以上,含量最多。同时,还有一层厚达20~30千米的浓云,由浓硫酸组成。只有借助于射电望远镜穿过这层大气,才能看到金星表面的本来面目。这些大气和云层为金星表面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金星的表面较年轻,大约是300万~500万年前才形成的。金星的地势比较平坦,70%是起伏不大的平原,20%是低洼地,还有10%左右的高地。金星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个大平原,但它上面却有两个主要的大陆状高地。北边的高地叫伊师塔地,面积大约有澳大利亚那么大,这里拥有最高的麦克斯韦山脉,是根据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命名的,这座山脉大约比喜马拉雅山高出两千米。麦克斯韦山脉包围了拉克西米高原。南半球上的高地名叫阿佛洛狄忒地,面积更大,与南美洲相当。这些高地之间分布着许多广阔的低地,包括爱塔兰塔平原低地、格纳维尔平原低地以及拉卫尼亚平原低地。除了麦克斯韦山脉外,所有的金星地貌均以现实中的或者神话中的女性命名。

   金星表面大约有90%是由不久前固化的玄武岩熔岩形成的,当然也有极少量的陨石坑。由于金星浓厚的大气使得流星等天体在到达金星表面之前开始减速,所以金星上的陨石坑都不超过3.2千米。依地球构造推测,金星表面主要成分是以橄榄石及辉石为主的矽酸盐,以及一层矽酸盐为主的地壳,中心则是由铁镍合金所组成的核心。


    关于金星的内部结构,还没有直接的资料,从理论推算得出,金星的内部与地球十分相似,其绝大部分是由地核和由熔岩构成的地幔组成的:一个半径约3000千米的铁-镍核,中间的一层“幔”主要是由硅、氧、铁、镁等的化合物组成的,而外面一层是主要由硅化合物组成的很薄的“壳”。
  

  根据探测器的探测,发现金星的岩浆里含有水。金星可能与地球一样有过大量的水,然而太阳风的攻击,使得金星上层大气的水蒸气分解成为氢和氧,经过蒸发,氢原子由于质量小逃逸到太空中,水消散殆尽,如今就变得非常干燥了。另根据“麦哲伦”号飞行器映像雷达的数据来分析,金星的地壳比原来所认为的更厚、更坚固,形成了更陡峭的山脉、悬崖峭壁和其他地貌。由此可以推测金星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可移动的板块构造,但是其表面却遍布着大量的有规律的火山。金星上最古老的地带大约形成于8亿年前,那时广泛存在着的火山将早期的表面擦洗了,包括金星早期历史时期形成的几个大的环形山;现在大部分地区已形成地形,比过去的数亿年要安静得多了。而从最近的发现表明,金星的火山在隔离的地质热点依旧活跃,当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喷发。种种观察迹象表明,金星火山的喷发形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剧烈爆发、喷射火山灰的迹象。从凝固的熔岩层显示的结果是,大部分金星火山喷发时,只是流出熔岩流,甚至熔岩也不似地球熔岩那般泥泞粘质。出现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由于大气高压,爆炸性的火山喷发,熔岩中需要存在巨大量的气体成分。在地球上,促使熔岩剧烈喷发的主要气体是水气,而金星上缺乏水分子。另外,地球上绝大部分黏质熔岩流和火山灰喷发都发生在板块消亡地带,而金星又缺乏板块消亡带,因此,金星上火山猛烈爆发的几率也就大大减少了。





金星的自转很特别,它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是自东向西。因此,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金星为什么呈现逆向自转现象?据推测可能是在很久以前,金星曾与其他小行星发生相撞而造成的,但是现在还无法证明此推测。除了这种不寻常的逆行自转以外,金星还有一点不寻常。金星的自转周期和轨道是同步的,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形,且与黄道面接近重合,金星公转的速度约为35千米/秒,公转周期约为224.70天。但其自转周期却是 243 天,也就是说,金星的“一天”比“一年”还长。这么一来,当两颗行星距离最近时,金星总是以同一个面来面对地球(每5.001个金星日发生一次)。这可能是潮汐锁定作用的结果--当两颗行星靠得足够近时,潮汐力就会影响金星自转。当然,也有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金星没有磁场区,它本身的磁场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相比显得非常弱,这也许是由于本身较慢的自转速度引起的,是由于自转速度不够快,其地核的液态铁因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磁场较弱造成的。如此一来,太阳风就可以毫无缓冲地撞击金星上层大气。
  

  金星的大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组成的,并含有少量的氮气。在高度50 ~70千米的上空,悬浮着浓密的厚云,将金星上的大气分割为上、下两层。云为浓硫酸液滴组成,其中还掺杂着硫粒子,所以天空呈现黄色。在气候良好的地球上,人们应该很难想象在太阳系中竟然有这样疯狂的世界。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使得温室效应在金星上大规模地进行着。金星表面的温度最高达447℃,在近赤道的低地,金星的表面极限温度可高达500℃。这使得金星的表面温度甚至高于水星,虽然金星离太阳的距离比水星大两倍,且得到的阳光只有水星的1/4。金星上的云层浓厚,这就将大部分的阳光都反射回了太空,大部分的阳光不能直接到达金星表面,因此,金星表面接受到的太阳光就比较少了。若没有温室效应存在的话,温度可能会比现在下降400℃,其温度就会和地球很接近。很多人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金星的浓密云层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非常荒谬的。尽管金星的自转速度很慢,但由于热惯性和浓密大气的对流作用,使得金星上昼夜温差并不大,而大气上层的风只要四天就能绕金星一周来均匀地传递热量。太阳照射所形成的对流,会在金星表面的云层呈现出倒V型的带状,这种云系统被称为带状风系统。金星上若没有这些大气云层,温度只会更高,正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才使金星上的更多热量被吸收,不至于让热量透过云层散发到宇宙空间。金星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上的大气压强非常高,约是地球的90倍,相当于地球海洋中1千米深度时的压强。浓厚的云层使金星上的白昼朦胧不清,感受不到地区、季节等的差别与变化,也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蓝天、白云,天空看上去就是橙黄色的。云层顶端会出现强风,大约为350千米/小时,可金星表面风速却很慢,每小时几千米不到。金星上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金星上空会像地球上空一样,出现闪电和雷暴。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4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之一,其轨道比水星的大,当它距太阳的距离看上去比水星距太阳的距离要远一倍。想要更近距离地观测金星,必须选择最佳的观测时间,而观测金星的最佳时间可能是当太阳恰好处于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当太阳落山,金星随后落下,此时它位于太阳之左;当太阳升起前,金星首先升起,此时它位于太阳之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处于西方(太阳之右)或东方(太阳之左)的最大距角时,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金星来,因为它明亮而略显黄色。当金星呈“新月”形时,用望远镜观测它则是最合适的。此时金星位于最大距角点与下合点之间,若下合点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那我们就很难观测到它了。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17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金星会出现凌日现象,它以两次凌日为一组,一般情况是两次凌日间隔时间为 8 年,这主要是由于金星围绕太阳运转 13圈后,正好与围绕太阳运转8圈的地球再次互相靠近,并处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这段时间相当于地球上的8年。而凌日的两组间的间隔却长达一百多年,因此金星凌日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金星凌日看起来就像太阳面庞上的一颗黑痣。公元17世纪,著名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曾经提出,利用观测凌日可得出精确的日地距离。即当金星凌日时,在地球上两个不同地点同时测定金星穿越太阳表面所需的时间,由此推算出太阳的视差,便可得出准确的日地距离。可惜,哈雷本人活了86岁,从未遇上过金星凌日。在哈雷提出他的观测方法后,曾出现过4次金星凌日,受到了科学家的极大重视。俄罗斯天文学家罗蒙诺索夫在1761年观测金星凌日时发现了金星大气。19世纪,天文学家通过观测金星凌日,搜集到了大量数据,成功地得出了日地准确距离为1.496亿千米,称之为一个天文单位。如今的天文学家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研究地球的近邻金星了,这可比哈雷幸运多了。
    现在,要想观察金星凌日现象,只要用10倍以上倍率的望远镜即可清楚看到金星的圆形轮廓,而要想取得最佳的观测效果,必须使用40~100倍率的望远镜。在观测时,不能直接用肉眼和普通的望远镜及照相机,必须戴上合适的滤光镜,同时,观测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眼睛会被其强烈的阳光所灼伤。





在观察金星凌日时,细心的观察者可能会发现所谓的“黑滴”现象。其成因是大气层的视宁度、光的衍射以及望远镜“极限分辨率”等多种作用造成的视轮边缘的模糊。
    除此之外,有时候金星视面边缘上看上去像是镶上了一丝极细的“晕环”或“光环”。这个“晕环”是由于金星大气层顶部反射、散射阳光形成的。如果观测时将望远镜加滤光片,则会看得更清楚。“晕环”大小的变化、环亮度是否均匀等等,这些金星凌日时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有意思的。


    人类除了对金星进行天文观测外,还利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探测活动。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空间探测首先便是从金星开始的,前苏联和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对揭开金星的秘密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开始了探测竞争。迄今为止,发往金星或路过金星的各种探测器已经超过40个,获得了大量有关金星的科学资料。在太空探测器探测金星之前,有的天文家就认为金星的化学和物理状况与地球类似,在金星上发现生命的可能性比火星还要大。20世纪50年代后期,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第一次对金星的表面进行了观测。从1961年起,前苏联和美国先后向金星发射了三十多个探测器,由近距离观测到着陆探测。前苏联首开金星探测之先河,1961年发射了一艘被称为“金星1号”的飞行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金星探测器。随后,又有“金星 4 号”、 “金星5号”、“金星6号”等飞行器陆续访问金星。后来,他们利用轨道飞行器成功地用雷达生成了金星表面地图。


接下来,各国发射的飞行器对金星上的大气温度、磁场等情况做了进一步的深入探测、分析。1970 年 8 月 17日,前苏联发射了“金星 7 号”,1970年12月15日到达金星。因为该飞船的着陆舱在制造时能承受180个大气压,因此成功地到达了金星表面,并成为第一个到达金星并实地考察的人类使者。它传回的数据表明,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70℃,并且探知了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氧、氮等气体。前苏联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根据肯尼迪总统提出的登月计划,全力开展探月活动。当看到前苏联对金星的探测活动后格外着急,美国当局立即决定分兵两路,在实施登月的同时,拿出一部分力量来探测金星。美国后来者居上。





1961年7月22日,美国发射“水手1号”金星探测器,升空不久因偏离航向,自行引爆。1962年8月27日发射“水手2号”金星探测器,飞行2.8亿千米后,于同年12月14日从距离金星3500千米处飞过,首次测量了金星大气温度,拍摄了金星全景照片。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在探测过程中,光学跟踪仪、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组和遥控系统先后出了故障,执行计划未能圆满完成,之后,通过改进,美国也成功地向金星发射出了“金星探测器”,并对金星大气做了电视摄影,还发回了上千张关于金星的照片。通过电视摄像转播发现,金星上空显得极其明亮,天空呈橙黄色,大气中出现了猛烈的雷电现象,还有激烈的湍流,以至有次闪电竟持续了15分钟。人类利用飞行器和各项技术以特殊的工艺成功地战胜了金星,克服了金星表面上的高温、高压,取得了研究金星表面的第一手材料。至此,人类才将金星的神秘面纱揭开。


    虽说金星空间探测硕果累累,但仍然有许多待解之谜。譬如,金星上的温室效应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发生的?金星大气的精确化学成分是什么?金星上确曾有过海吗?目前金星表面是经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而重新形成的吗?据报道,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制定出了一个金星探测计划,准备用 M5 火箭发射金星探测器,它将进入围绕金星的大椭圆轨道,其近地点约300千米,远地点约60000千米;通过随机携带的5台可穿透金星大气的特殊红外摄像机、紫外摄像机来探测金星大气及其地质构造。未来的金星探测需要长寿命的登陆舱、专门的下降探测装置、遥控探测气球以及监视金星大气的轨道器等,这些有待人类深一层次去探测。






红色战神——火星



火星是九大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四颗。肉眼看去,火星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它缓慢地穿行于众星之间,在地球上看,它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而且亮度也常有变化,最暗时视星等为+1.5,最亮时比天狼星还亮得多,达到-2.9。由于火星荧荧如火,亮度经常变化,位置也不固定,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而在古罗马神话中,则把火星比喻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玛尔斯”。在希腊神话中,火星同样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60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



  火星比地球小,赤道半径为3395公里,是地球的一半, 体积不到地球的1/6,质量仅是地球的1/10。 火星的内部和地球一样,也有核、幔、壳的结构。
  火星的自转和地球十分相似,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37分22.6秒。火星上的一昼夜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火星公转一周约为687天,火星的一年约等于地球的两年。
  火星有两个卫星。靠近火星的一个叫火卫一,较远的一个叫火卫二。由于火星在希腊神话中被看做是战神阿瑞斯,所以天文学家以阿瑞斯的两个儿子——福波斯和德瑞斯命名它的两颗卫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亦为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千分之一,但为太阳系中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与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属气体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称类木行星,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2012年02月23日科学家称发现木星2颗新卫星 累计卫星达66颗,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63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木星
  英文名称:Jupiter
  定义: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太阳系(二级学科)


2. 木星名片


    木星,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由近及远)顺序为第五,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2012年02月23日,科学家称发现木星2颗新卫星 累计卫星达66颗,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古代中国称之岁星,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西方语言一般称之朱比特,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中文名: 木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外文名称: Jupiter逃逸速度: 60.2 千米/秒
公转周期: 11.86年

2. 简介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最外层是木星的大气。随着深度的增加,氢逐渐过渡为液态。在离木星大气云顶一万千米处,液态氢在高压和高温下成为液态金属氢。据推测,木星的中心是一个含硅酸盐和铁等物质组成的核区核区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10倍。核区物质在极高的温度和极高的压力之下,物态难以预测,不太可能为固态核区边缘与外围物质没有明显的界限,物质组成与密度呈连续性过渡,木星是四个气体行星(又称类木行星)中的一个:即不以固体物质为主要组成的行星它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赤道直径为142984千米。木星的密度为1.326g/cm3,在气体行星中排行第二,但远低于其他四个类地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75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木星的高层大气是由体积或气体分子百分率约88–92%的氢和约8–12%的氦所组成(见右方表格)。由于氦原子的质量是氢原子的四倍,探讨木星的质量组成时比例会有所改变:大气层中氢和氦分别占了总质量的75%及24%,剩余的1%为其他元素,包括微量的甲烷、水蒸气、氨以及硅的化合物。另外木星也含有微量的碳、乙烷、硫化氢、氖、氧、磷化氢、硫等物质。大气最外层有冷冻的氨的晶体。木星上也透过红外线及紫外线测量发现微量苯和烃的存在。
    木星大气层中氢和氦的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阳星云的理论组成,然而,木星大气中的惰性气体是太阳的二至三倍高层大气中的氖只占了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二十,约为太阳比例的十分之一,氦也几乎耗尽,但仍有太阳中氦的比例的80%。这个差距可能是由于元素降水至行星内部所造成。

由光谱学分析而言,土星被认为和木星的组成最为相似,但另外的气体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相较之下所含氢和氦的比例较低然而,由于没有太空船实际深入大气层的分析,除了木星之外的行星至今仍没有重元素数量的精确数据,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5倍还多,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木星位列第五。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扁,赤道鼓的三轴不等椭球体,扁平显著。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和金星(在有的时候,木星会比火星稍暗,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因为木星体积巨大,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也强。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元素含量是84%,氦元素含量是14%,其他仅为2%,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




    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南部。从东到西最长时有48000千米最小的时候也有20000多千米;从北到南最长有14000千米,最短时也有11000千米,面积大约453250000平方千米,能容纳三个地球。对于它是什么仍有争论,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这个大红斑是1665年由法国后裔的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每6个地球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经常卷起高达8千米的云塔。它时常改变颜色和形状,但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
    木星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它们连同木星一起组成了木星系它们像一串珍珠似地围绕着主宰它们的天神--木星旋转着。
    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木星的最亮4颗卫星。由此它们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环绕在离木星40~190万千米的轨道带上,由内而外依次是伊奥、欧罗巴、嘉里美和卡利斯托,它们分别被简称为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

  班得瑞的同名纯音乐,出自专辑《HeavenBlue》(蓝色天际)
2.1 基本参数    自转周期: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
  直径 :142800 km(赤道),133800 km(两极)
  质量 :1.90×10^27 kg
  平均密度:1.33 kg/m^3(水是1)
  核心密度:1600 kg/m^3(水是1000)
  表面重力加速度:23.12 m/s^2
  质量(与地球比):317.89倍
  体积(与地球比):1316倍
  表层温度:其表面有效温度值为-168℃,而地球观测值为-139℃。
  半长轴(AU):5.20336301
  轨道倾角(度):1.30530
  升交点经度(度):100.55615
  近日点经度(度):14.75385
  会合周期(天):398.88
  平均轨道速度(公里):13.07







土星不土




土星是太阳系内第二大行星,赤道直径达120660千米,是地球的9.46倍。在太阳系中的行星中,土星是公认最美丽的行星。土星的一圈光环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轻松观测到,长期以来深受人们的关注。


  土星表面没土
  更像个“大气球”


  土星上是没有土的,土星表面为气态和液态的氢、氦,其实可以视作一个气体星球。土星的大气中漂浮着非常稠密的云,所以从地球上利用天文望远镜看去,会发现这些云形成相互平行的条纹,呈现出淡黄色、橘黄色、金黄色。此外,土星的极地也有极光,并且呈现绿色。
  由于土星表面温度低,高层温度高,科学家认为土星保留着几十亿年前它形成时所拥有的全部氢和氦,所以研究土星目前的成分就等于研究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这对了解太阳内部活动及其演化都有帮助。


  常戴“草帽”出现
  15年“脱”一回


  提起土星,不能不说它的光环,这个巨大的光环成为它最有特色的一面,小小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让人们轻松观测到这一美丽现象。土星的光环是由冰块以及岩石碎块构成,有的碎块就像粉尘一般,有的则和小房间一样大,就是这些冰块、碎块组成了我们所看到围绕在土星身边的光环。
  土星光环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美丽和易于观测,有趣的是从地球看去,由于土星不停运行的缘故,展现给我们的角度也会变化,这就导致了每年我们观测土星会发现,光环会变大或变小,甚至消失,大约15年一个轮回。


  土星太美
  “吸引”至少62个卫星


  如果说卫星是行星的粉丝,那么土星的粉丝是最多的,目前已经确认的至少有62颗卫星,大小不一,形态万千。其中最大的是土卫六“泰坦”,直径达到4800多千米,而且有大气存在,而小的卫星直径低于10千米。
  土星的卫星虽然多,但是大部分体积都很小,有34颗都小于10千米,各种卫星都显示出复杂多样的特征。有的表面留有陨石坑,有的光彩夺目、极地有冰喷泉,还有的如同一个西瓜几近被劈开的形态。有科学家提出,土星早期形成中,遭受了巨大外力,土星的卫星正是无尽爆炸袭击后的幸存者。


土卫六“泰坦”
  最有可能孕育生命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而它也是太阳系唯一一颗存在浓厚大气的卫星,可以视作一个时光机,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更早期的情况,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卫星。
  为什么土卫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这要从土卫六的大气说起。它是太阳系内除地球之外,唯一富含氮气的星球,同时还有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残余。土卫六的地表整体看起来非常光滑,表面几乎没有高于50米的地貌,一些环形山大部分被地表的火山以及风蚀所填平。
  此外,土卫六上“风”、“雨”和构造过程和地球如出一辙,科学家认为土卫六与地球早期形成生命时的地理环境相似,之所以目前还没有生命存在,是因为没有发现液态水的存在以及无磁场保护。截至目前,土卫六“泰坦”依旧被列为人类疑似可居住的星球之一,相比之下,土卫六是最宜居的外星世界。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王星


18世纪末期,一个英国音乐师喜欢上了磨制望远镜,并一发而不可收。1781年3月的一天,他用自己磨制的望远镜巡天观察时,偶然发现了一颗星。起初,他以为是一颗慧星,后来根据它的运动,确定是颗行星。这个音乐师叫威廉-赫歇尔,那颗行星叫天王星。赫歇尔的发现使人类知道土星之外还有一个大行星。后来赫歇尔磨了数百架望远镜,改行做了天文学家。上图为“旅行者”2号于1986年1月25日距天王星1百万公里处拍摄的照片。


天王星是太阳系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七颗。天王星的赤道半径约2万5千多公里。体积约为地球的65倍,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木星和土星。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4.63倍。密度较小,每立方厘米只有1.24克。因此,它虽然比海王星大,质量却只有海王星质量的85%。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它的质量仅次于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占第四位。天王星有21个卫星,1977年,还发现天王星有光环。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660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天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28亿7千万公里,绕太阳公转的平均速度为每秒6.81公里,公转一周需84年。估算它的自转周期约为17.24小时。天王星的赤道面与轨道面的倾角为97度多,也就是说它的自转轴几乎倒在它的轨道平面上。因此,它的四季、昼夜同地球上的大不相同。在一个半球的“夏”季,它的极点几乎直对着太阳,而另一个半球则完全处于黑暗的“冬”季之中。这里所说的“夏”季和“冬”季,仅仅是用来区别它受到阳光照射,还是背着阳光。天王星离太阳很远,表面的有效温度只有零下211℃。所以,即使在受到阳光照射的“夏”季,也是十分寒冷的。上述自转轴这种奇特的倾倒是太阳系起源学说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天王星与地球的倾角对比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59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天王星存在着浓密的大气。在望远镜中,天王星是一个蓝绿色的圆面。大气层连续不断地延伸到几千公里高空,最下层十分像是甲烷冰云,而上层成分则主要为氢和氦。用放在高空气球上的口径为90厘米的望远镜拍得的高分辨率照片表明,天王星表面除了很强的、对称的临边昏暗现象以外,没有其他形态特征。这说明天王星上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云层。科学家通过仪器观测,确认了氢和甲烷分子的存在。根据理论推断,天王星上应当存在有大量的氨分子和水分子,估计那里也可能有相当数量的氦和氖,然而至今均未找到。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元素的吸收带被很强的甲烷吸收带掩盖住了;二是天王星上很冷,它们可能是“雪化”的气体,存在于大气中较深的内层,光谱无法探测。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25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氢分子是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根据理论推测,天王星上的氢气的质量大约是地球上所有气体的质量的50倍。与氢相比,甲烷是少的。天王星大气中存在着云层,通过光谱、光电、无线电测量对它的顶部云层进行了一些研究。初步认为,天王星具有一个温度较高的同温层和一个很冷的对流层顶。在对流层的下面,可能有两个云层:甲烷层和氨层,基于对临边昏暗现象的观测,证明后者的存在,而甲烷云层则是稀薄的或者破碎的。

在这个寒冷的行星上,还没有发现它有内部的热源,在大气中也没有热的反向传输,而这些在木星、土星等行星上都找到了。天王星上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地球上小得多。因为太阳离它很远,促使气候变化的能量是非常小的。旅行者二号发现天王昨表面有时会出现几片云,风速每小时300公里。由于天王星大气成份中的甲烷吸收红光,令天王星变成蓝绿色。因此,以可现光来看,天王星的风暴也是不易察觉的。


至今尚未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天王星内部结构模型,足以完满地解释迄今所观测到的事实:半径、密度、扁率等等。有一种天王星结构模型认为:天王星的核心由1/2~1个地球质量的岩石物质组成,其中的铁化合物可能是磁场的基础。这个核心的温度大约是二三千度,科学家发现天王星同木星一样有射电爆发。产生射电爆发的机制,可能和天王星有一个强磁层有关。行星体内部存在一个实在的磁场,才能产生这个磁层。这一观测事实对认为天王星内存在着岩石和金属铁核心的模型是有利的。在天王星的核心以外,是一个很厚的冰幔──主要是水冰和氨冰。它一直伸展到2/3视半径的地方。冰幔的质量或许占总质量的50%左右。冰幔外面是分子氢层,再向外就是很厚的大气层。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大气层虽然延伸很远,却只有行星总质量的20%。天王星与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不同,巨行星的主要成分是氢,占总质量的80~90%左右;天王星与类地行星也不同,类地行星的大气层的质量是微乎其微的,而天王星的大气层却是很厚的。有人认为天王星是一个气态行星,大气层由83%氢、15%氦及2%甲烷组成。天王星的核心由岩石组成,氨、水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包围着核心。因此,天王星是我们所知,最平滑的行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77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在质量、密度、大气组成、内部结构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构成了另一群行星── 远日行星。它们既不同于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也不同于类地行星。是什么样的演化过程使得太阳系中从内到外形成了类地行星、类木行星以及介于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之间的远日行星?这是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学说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关于天王星等远日行星的研究对解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1977年3月10日,发生了天王星掩恒星的罕见天象。美国和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都对这一天象进行了观测。结果意外地发现了天王星环。这是继1930年发现冥王星之后,太阳系内的又一重大发现。

天王星环非常暗弱,即使在大型望远镜中,也从未看到过和拍摄到过。可是,在这次掩星观测过程中,当天王星与恒星的星像相距甚微但尚未重合时,光电记录仪上却意外地记录到次级掩。科学家们综合分析了几个天文台的观测资料,肯定在天王星周围存在着由细小的微粒组成的环带。当时发现了五个环。对观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以及随后对另两次天王星环掩星事件的观测及1986年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的发现,进一步确认,天王星有11条环。这11条环宽窄、密度不一,各窄环间还有一些宽的尘带。这些环中有3个是圆形的,其余是椭圆形。所有这些环主要由直径约1米的暗物质团块组成,其成分还不知道。科学家推测它们是岩石碎片、水冰以及某种黑色聚合物的混合体。这就是它们呈炭黑色且反光率低的原因。在环带之间的空隙充满了改建亮的尘粒。这些环的半径从3万多公里到5万多公里不等。环的宽度从一、二公里到2千多公里不等,厚度100米左右。离天王星中心越近的地方越狭窄。




小弟:海王星


海王星是远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第八颗行星。它的亮度仅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远镜里才能看到它。由于它那荧荧的淡蓝色光,西方人用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的名字来称呼它。在中文里,把它译为海王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14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海王星的赤道半径为24750公里, 是地球赤道半径的3.88倍,海王星呈扁球形,它的体积是地球体积的57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7.22倍, 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66克。海王星在太阳系中,仅比木星和土星小,是太阳系的第三大行星。
    现在认为,海王星内部有一个质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是由岩石构成的,温度约为2000到3000摄氏度,核外面是质量较大的冰包层,再外面是浓密的大气层,大气中主要含有氢,还有甲烷和氨等气体。海王星是一个狂风呼啸、乱云飞渡的世界,在大气中有许多湍急紊乱的气旋在翻滚。


    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22小时左右,它的赤道面和轨道面的交角是28度48分,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很接近正圆形,轨道面和黄道面的夹角很小,只有1度8分,它以平均每秒5.43公里的速度公转,大约要164.8年才能绕太阳一周,从1846年发现到现在,它还没走完一个全程呢。

    在海王星的四季中,冬季、夏季温差很小,不像地球这么显著。 由于海王星离太阳太远(约为4.5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30倍),在它表面每单位面积受到的日光辐射只有地球上的1/900, 日光强度仅仅相当于一个不到一米远的百瓦灯泡所发光线的强度,因此它表面温度很低,通常在零下200摄氏度以下。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海王星有8颗卫星。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16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60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资料:八大行星排列顺序440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157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5-17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