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84_avatar_small 楼主: huangdao007
收起左侧

[天下杂谈] 慈禧太后是无辜的吗?

[复制链接]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寻找中场的吹鼓手作舆论上的准备。慈禧知道,历朝历代都很忌讳女主临朝“垂帘”。自己要由幕后走到台前,代小皇帝临朝执政,首先必须有吹鼓手为自己鼓噪,做好舆论上的准备,让朝野上下形成一种太后垂帘的舆论气氛。最终,这个吹鼓手的重担落在了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赋税的周祖培的得意门生山东道监察御使董元醇身上。而董元醇不负重托,以《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奏折吹响了太后垂帘的第一声号角。
  第二,以退为进。慈禧阅览了董元醇的奏折后,自然大喜过望,因为这个“奴才”说的都是慈禧想说,但迫于政治形势而不能明目张胆说的话,有人为她说话,她自然非常高兴;相反,此时的八大臣却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形势由利己转为利人,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于是不等宣召,就闯入宫内与慈禧和慈安太后理论。慈禧这时已经对八大臣恨之入骨,但苦于八大臣的影响力,和八大臣对避暑山庄的控制,只能委曲求全。
  1861年,11月1日,慈禧、慈安两宫太后达到北京,虽然旅途劳累,但慈禧并没有回宫,而是按照和奕?筹划好了的计划,假惺惺地当场向众人控诉八大臣欺侮孤儿寡母的行径。在奕?的配合下,博得了众人的同情。紧接着又在奕诉的安排下,慈禧和慈安对八大臣下达了逮捕令。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达逮捕令的同时,慈禧又暗地里让文臣武将同时上了两道奏折。两道奏章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请求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支持亲王辅政。武将与文官为了自保,一时纷纷倒向慈禧这边。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慈禧开始签发通缉令,捉拿八大臣。最后载垣、端华、肃顺被斩,其他五位大臣都革职为民。政变的实施只用了短短的三天时间,速度之快让八大臣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也让众多人惊叹不已一个女人竟然有如此雷厉风行的权术,确实很不一般。就这样,年仅27岁的慈禧在恭亲王奕诉的配合下,经过缜密的准备,发动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宫廷政变,攫取了当时中国最高的权力。
  当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来临的时候,慈禧这个只有6岁的孩子并不为世人所知。然而仅仅过了16年,这个孩子已经成为亭亭玉立的少女,并成为咸丰帝最为宠爱的妃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她亲自导演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可能对慈禧没有什么影响,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却给慈禧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就在她发动“辛酉政变”的前一年,英法联军,大举入侵天津,随后又侵占了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惨遭焚掠。而她和咸丰帝则仓皇逃亡热河。逃亡时的狼狈和惊恐无疑加剧了她对帝国主义的忧虑之心。
      因此,从垂帘听政的那一年开始,在慈禧的支持下,一场持续近30年的学习西方的改革运动在中国大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如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办理合资企业、购买军舰和洋枪洋炮、建设新式海军等等。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经历了热河逃难,此时的慈禧比咸丰帝更加清楚英法联军的侵略对于清政府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也更加懂得一国之君在“数千年未有之巨变”到来之际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慈禧那么支持洋务革新的主要原因吧。很多人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一批上层官员如左宗棠、李鸿章等提出来的。比如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发展近代教育、近代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建立近代的海陆军等等。但在慈禧掌握了国家大权之后,作为实际上的一国最高统治者,没有她的允许和支持,一切都是不可能实施的。所以笔者认为慈禧在骨子里还是一个反侵略的统治者。

  理由如下:一方面,慈禧也很痛恨外来侵略,和大部分中国人一样,慈禧也迫切希望政府能拥有有效抵抗外侮的能力和手段,使其权力得以稳固和持久。即使她不心疼受苦受难的国民,也会心疼自己的政权,这是慈禧支持改革的第一个动力。
  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慈禧起初相信岌岌可危的清王朝,通过洋务革新,比如购买坚船利炮、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是可以得以扭转颓势的。英法联军势如破竹的攻势,让她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和外国人的差距,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她只有寻找到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途径,才能稳固她的统治。种种这些促使慈禧下决心批准众臣建议,在京城设置同文馆,开始学习英文、法文、俄文以及天文、算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慈禧不是一个有着与时俱进思想的改革家。因为所有推行的洋务活动没有一项是缘于慈禧的建议,重要的是慈禧把洋务事业的支持都限定在不妨碍她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当洋务事业的发展局限在物质层面上,引进的属技术、器物,且以购买为主,有利于专制主义王权的加强时,慈禧就会大力支持;当洋务事业的发展必须进入到制度层面,甚至于文化层面,需要触动慈禧和慈禧赖以存在的既得利益集团时,慈禧便不再是洋务的支持者,而是终结者。
  慈禧同中国历代多数帝王一样,把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放在首位。当权力受到威胁时,她不惜发动政变,就像铲除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一样,毫不留情。所以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能是失败,它只是封建制度下一个畸形的产儿,本来先天就不足,后天又缺乏存活的优良环境。
         最后,随着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了破产。从始至终洋务运动都没有一个坚定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显得极其分散和有限。只凭一颗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改革之心,却没有注意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制度建设。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09: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禧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在充斥着政治杀气的皇宫中凭借自己独有的智慧登上了权力宝座。就慈禧个人而言,她具备了政治家的素养,起码具备封建王朝中政治家的素养。她能参透王朝政治的本质,在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中为自己找出路。就大清王朝本身来说,清朝的灭亡并不是慈禧一个人造成的,所以慈禧不是罪人。在慈禧接手清王朝时,中国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晚清政府也已经接近了灭亡,但是慈禧还是把她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大厦之将倾,怎么能怪罪于慈禧一人,她一个封建女人又怎么能力挽狂澜?慈禧是无辜的,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她选择了清朝,而是清朝选择了她。她走进深宫大院,除了为生存而夺取权力,还能做什么?她不具有一个君主应该有的高瞻远瞩和魄力,却涉足了政治。长期受到封建文化,尤其是封建帝王文化的熏陶,她又怎么去引导数亿中国人走向新时代?所以笔者认为,封建王朝的灭亡是整个封建统治阶层的腐败,是时代所趋,而不是慈禧一个人的错。
  如今清朝已经进入故纸堆,但是它留下来的一切却永远无法淡出人们的视线。无论是与它相关的中国的耻辱,还是与它相关的人,都成为华夏子孙永远翻不过去的一纸伤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5-21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