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61|回复: 11
收起左侧

早期的地外文明探索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10-29 15: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期的地外文明探索
    外星文明探索简称为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它已成为地球人类的重大研究课题。我们知道,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Copernicus, 1473-1543)于1543年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论》,指出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和其他行星绕日作圆周运动。这一理论被普遍接受后,人们认识到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绝非宇宙的中心。那么,在类似的演化条件下,宇宙中某些地方也可能有智慧生命存在;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J.Kepler, 1571-1630)即持这种观点。……1979年,I.Asimov推测银河系中可居住行星多达6.4亿个,因此即使只有万分之一行星有高级生命,数量也非常可观。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则估计,宇宙中约有1023个恒星,而银河系中约有2*1011个恒星系统。银河系中的2000亿颗恒星中大约有10% 拥有巨大的、很容易发现的行星;看起来很有可能其余恒星中的大多数周围也有行星存在。这些行星中一定会有类似地球的星体。事实上,地球上的智者早就对“外星智慧生命是否存在”的问题表示关心了。182丅0年,德国著名数学家F.Gauss提出,可在西伯利亚的森林里找出一片直角三角形的空地,然后在三角形里种上麦子,以三角形的每条边为底边种上一片正方形的松树,这就组成了勾股定理(Pythagoras定理)的证明图,如果有外星人路过地球附近,看到这个巨大的数学图形,便知道这里有智慧生物居住了。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5: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真正有价值的、使用现代仪器的探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4月8日,美国人Frank Drake将一副直径25米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指向了太空中两颗附近的行星—— εEridani和τCeti。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寻找来自地球以外智能生命的讯息。

    后来,他使用西弗吉尼亚的10个大型射电望远镜,接收宇宙中的无线电信号并进行分析,寻找1.42GHZ附近的有规律信号。这个叫做 OZMA计划的活动标志着一个新研究领域的诞生:寻找地外智慧生命。F.Drake是St.Cruse加州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兼任外星智能调查所的所长。该所位于旧金山以南55km,监听频率为1~3GHz的频段(这里的背景噪声最低)。由于自1993年美国国会宣布不再支持原来的研究计划,该所一度面临困境;后来由于私人捐助才坚持下来。现在他们的工作称为“凤凰计划”(Project Phonix),并且与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在那里有先进的射电天文设备和波谱分析仪以及大型计算机。

    早期进行研究的还有美国哈佛大学的Paul Horowitz教授。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领导了“太空多通道分析”计划,它在800 万个频道(每个宽0.05Hz)上,用巨型射电望远镜探测太空,对收到的信号作自动分析。他们长时期地探测地球北半球上面的天空。鉴于宇宙深空有大量的星际氢,他们也特别重视氢原子跃迁频率——1.42GHz这个波段。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5: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Drake提出了一个公式: N=RSfPnEfLfIfcL

    式中N是银河系可能有的文明总数;RS是银河系中合适恒星的诞生率;fP是合适恒星带有行星的系数;nE是有生物圈的行星数;fL是能产生生命的行星的比例系数;fI是能发展为智慧生命的比例系数;fc是智慧生命有通信能力和文明的比例系数,L是与外界通信能力的持续寿命(即文明存在时间)。据研究,可取以下数据作计算:RS=5~10颗恒星/ 年,fP=0.5, nE=2, fL=0.1~1, fI=0.1~1, fc=0.1~1;由此得:N=(0.005~10)L

    L取决于该星球上的文明持续能力——是长期存在还是由于核战争之类原因自我毁灭。如取L=(104~105)年,则可算出两套数据:差的情况N=50~5000个,好的情况N=105~106个。

    因此我们认为,“化学演化→生物进化→智慧生命出现”的戏剧到处都会上演,这就是科普杂志中所说的“外星人问题”。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发展了文明的地外星球在银河系中平均也有数百个。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5: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SETI计划经历了几个阶段:OZMA(1960年),独眼神(1974年),HRMS(1992年),凤凰计划(1993年至今)。使用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Arecibo,直径达306m;搜寻频段1~60GHz,特别是波长18~21㎝(称为“水洞”)。凤凰计划是搜寻200光年的约1000个类日恒星,假设它们周围有类地(球)行星。Arecibo望远镜扫完所在区域的天空需要6个月时间——而那还只是整个天空的三分之一。科学家承认,这样观测的效果跟乱找一气没什么分别,然而谁也不知道智慧信号会从哪边来。迄今无结果,只证明了地球人类寻找同伴的探索精神。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5: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的地外文明探索
     40年后(即2000年),F.Drake 仍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把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大大提高。他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寻找,再寻找;直到我们的目光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投向一个恰当的地点。他们在进化上或是科技的发展上也许比地球上的人类提前了数十亿年,我们所面临的就如同正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次考古学的研究”。

     国际天文学界曾不止一次建议只通过接收宇宙信息来寻找外星生命,而不提倡主动发送有关地球的信息。在波多黎各Arecibo天文台于 1974年向M13球状星团(该星团约有106颗像太阳那样的恒星)发射无线电信号后,国际天文学会即发出警告。天文学家们担心地球被先进的外来文明发现而遭到攻击。此外,国际航天学会也发表过关于寻找外星生命活动原则的声明。声明规定:在不进行国际协商的情况下,不应对外星智能发出的信号作出回答。 2003年,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制定一份名为《地球的回音》的文件,该文件将对向地外文明发送信息的决策程序作出规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8 08: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