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84_avatar_small 楼主: huangdao007
收起左侧

[天下杂谈] 【各国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

[复制链接]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0: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雷声公司称,各型FIM-92导弹从研制起至今产量超过4.4万枚,完成发射超过1500次,命中率超过90%。

  另一型第三代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西北风”由法国马特拉公司于80年代研制(现在已并入MBDA公司),该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毒刺”的研制经验。同时,法国专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为了安置红外自导头,为“西北风”研制了金字塔形整流罩,从而将其最大飞行速度提高到800米/秒。同时在发动机结束工作后,导弹减速较慢,使其在制导末段能保持较高的机动性。红外自导头采用发射前经冷却的多元接收装置,它是在砷化铟的基础上制成的。再加上导弹设备中采用的数字处理系统,这大大提高了自导头的敏感性,能确保有效对抗红外诱饵。

  同时,降低导弹重量和体积的严格要求使得有必要以复合材料为基础为“西北风”研制技术非常复杂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结构。“西北风”导弹的杀伤爆破战斗部重量为3公斤,内有钨制杀伤体。采用触炸或激光非触炸引信以及装有准确计算爆炸距离的机械装置的引信。

  尽管导弹结构中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西北风”导弹的发射重量仍为18公斤(“西北风-2”是18.7公斤),这样就不能采用传统的肩扛发射方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制导和发射导弹,操纵员应使用有座椅的专用三脚架,在三脚架上安装内装导弹的容器和所有必要设备。容器的回转和射击俯仰角度的调整通过相应的机械装置完成。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运输由两人战斗编组负责。为此“西北风”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重量约20公斤:第一部分是内装导弹的容器,第二部分是三脚架和瞄准装置及电子组件。

  在演练“西北风”系统的战斗使用过程时确定,为了将容器安装在三脚架上并使系统进入战斗状态,训练有素的战斗编组需要约1分钟。在没有外部目标指示的情况下,系统平均反应时间——从打开起动电路到发射导弹为5秒钟左右(其中2秒用于激活红外自导头)。再装填需时约30秒。

  从90年代初起一共生产了超过15000枚各型“西北风”导弹,其中发射超过1500枚,命中率93%。

  俄罗斯“针-C”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包括:装于发射容器中的导弹,容器外接一次性地面电源和冷却剂(用于冷却自导头的照相接收装置);能进行发射前地面准备和导弹发射的可复用发射机械装置。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0: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体在研制“针-C”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过程中研制了9Э435抗干扰自导头,它能在两种红外波段上对目标辐射进行评估,在干扰背景上选择目标。据研制者称,该自导头在敏感性、抗振性和抗冲击性方面的性能是创纪录的。

  “针-C”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所用导弹的特点是,战斗部无论是炸药重量还是破片数量都有大幅度增加,还采用了触炸和非触炸引信,其工作算法能确保选择最佳的战斗部爆炸时机。

  “针-C”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中还包括夜视瞄准具,它能在夜间发现和识别目标,瞄准并跟踪直到导弹发射。该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尺寸、紧固配合位置和包装尺寸与以前的型号——“针-1”和“针”相同。同时,导弹可在任何未经准备的场地、堑壕、行驶汽车的车厢、水池中、铁路平台上以肩扛方式发射。

  “针-C”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能在极端温度和高湿度、环境温度剧烈变化、降水情况下,浸水后和12000米以下的飞机非气密舱中,经过各种运输方式(汽车和履带式车辆,道路和野外)的长时间运输后使用。在包装状态下发射容器中的导弹从小于2米的高度落到水泥地面不影响继续使用。

  在发展红外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同时,还在继续研制无线电指令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第一种型号是英国肖特兄弟公司从1964年开始研制的“吹管”,该系统于1972年经部队试验后列装。

  与采用“发射后不管”原理的红外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不同,该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操纵员在发射导弹前应将瞄准具十字线对准目标,并一直保持至导弹发射。发射后导弹自动保持在目标线上。在导弹自动进入制导航迹后,操纵员转为手动制导状态。同时,操纵员要通过瞄准具观察目标和导弹,使其十字线对准目标,导弹与目标影像重合。

  按瞄准线进行无线电指令制导(CLOS法)的导弹不能确保自动导向被跟踪的飞机,自导通常是热寻的、无线电或雷达寻的高精度导弹所固有的。这种制导方法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不受飞机和直升机所使用的标准对抗系统(首先是针对红外自导头)的影响。同时其主要不足是,训练有素的熟练操纵员才能有效使用。

  为了训练操纵员使用“吹管”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技能,研制了专用练习器,它可以演练通过瞄准具截获、跟踪目标和发射导弹的过程。该练习器还能模拟发射效应——发射导弹时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重量的变化。为此将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模型挂在支架上,在按下发射柄时容器与实际发射一样旋转,同时模型重量也发生变化。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在80年代阿富汗战争中,阿富汗游击队多次表示对“吹管”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很失望,因为掌握起来过于复杂,精度不高,特别是对付高速喷气式飞机时。另外一个降低“吹管”使用效能的因素是,其在战斗状态下的重量是19.5公斤(加上国籍识别系统是21.3公斤),一名操纵员可以发射,战斗编组由3人组成。

  基于此,许多专家认为,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导弹的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不象可“发射后不管”的热寻的导弹那样是理想的恐怖袭击武器。

  更先进的此类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英国的“标枪”,它用电视摄像机取代了光学装置,以简化操纵员工作过程。该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公司是泰利斯防空有限公司。据信,各种对抗措施对该导弹实际是无效的。比它更先进的是英国的“星爆”,它采用激光通信线路对导弹进行制导。

  另外一类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采用激光束制导。它能在任何相对位置上击落飞机或直升机,只是要求操纵员要不间断地跟踪目标:控制操纵杆,使激光标记保持在目标上。因为此时地面与导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导弹发射后无法被有效作用。

  研制激光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第一家公司是瑞典博福斯公司。其专家认为,使用激光制导系统能确保远距离迎头拦截、较高的精度和命中率、抗人为和自然干扰性、有效拦截超低空目标以及使用指令制导。

  第一种激光制导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RBS-70,其各种改型一共生产超过15000枚,其中发射约1500枚,命中率超过90%。

  RBS-70的主要不足是各组成部分重量大:导弹和容器共重24公斤,其由光学瞄准具和激光束生成装置组成的制导系统重35公斤,电源和三脚架重24公斤。如此一来,移动该系统需要由3个人组成的战斗编组,或者使用运输工具。发射准备时间为10分钟,再装填需时不超过30秒钟。

  该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使用对操纵员的训练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操纵员必须对目标距离、飞行速度、方向、高度迅速做出评估,以就是否发射导弹定下决心。跟踪目标需时15秒钟,在承受很高的心理压力的情况下需要迅速、准确地采取行动。RBS-70操纵员使用专用练习器的典型训练课程需时15-20小时。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星爆”便携式防空导弹

英国“星爆”防空导弹系统自1985 年开始以“标枪”防空导弹系统为基础,根据中东战争和英阿马岛海战的经验教训研制的新型防空导弹。1986 年进行首次发射试验,1989 年结束研制并开始生产, 1990 年装备英国陆军。并计划装备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营和炮兵团,替代“标枪”防空导弹系统。目前,有车载、舰载和自行式多联装等型号。主要用于攻击高速固定翼飞机、直升机。  

性能特点:

①可单发或者三联装发射,可肩射或在车上、地面架设发射。

②威力大、杀伤机理特殊。战斗部三枚子弹组成,导弹射出 2 秒后,头箍脱落,子弹爆出,接近目标时,子弹与弹体分离,在激光波速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射入目标,并引爆炸药,将目标摧毁。

③射速较高。导弹射出 2 秒距射手 300 米时,加速到4马赫,最大飞行速度6马赫,有“超速导弹”之称,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仅 5 ~ 8 秒。整个系统可靠性、抗干扰性能好。


英国“星爆”便携式防空导弹

射程: 5.5千米(直升机);4.5千米(固定翼飞机)

射高: 3千米

弹径: 76毫米

弹长: 1.394米

弹重: 15.2千克(含包装筒)

战斗部: 2.74千克

速度: 6马赫

战斗全重: 23.7千克(单发装发射架)

制导:激光束

发射方式: 单兵肩射、车载发射


作战运用:

1991 年海湾战争中,英国陆军参战分队使用该型导弹,实战证明,该型导弹在复杂战场条件下的可靠性较高,可用率为 100% 。 在2012伦敦奥运安保工作中,是重要的单兵防空导弹

识别特征:

①单兵便携式,布局同“标枪”防空导弹,观瞄装置后部与前部直径没有变化,尾部有杯状突起。

②车载型多为八联装,装载于轮式车辆或“蝎”式轻型坦克底盘上,发射单元对称于观瞄装置,左、右各 4 枚。进驻科索沃执行维和任务的的英军,采用了“蝎”式轻型坦克底盘,导弹为八联装。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1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星爆”4马赫  

   1989年,英国肖特公司研制成功“星爆”舰空导弹,它脱胎于“标枪”便携式防空导弹。在“标枪”的基础上,“星爆”导弹的战斗部、制导系统和发动机有了很大改进。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战斗部装有三个飞镖式的动能子弹头,在作战中可利用子弹头的动能和炸药爆炸的综合效应摧毁目标;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动力装置使用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目前所知的所有现役导弹中,只有“星爆”的飞行速度实现了超高速,可以达到4马赫,其余的多为2马赫左右。

   自从1990年装备部队以来,“星爆”经历了海湾战争的实战检验,其可靠性据称为100%,并且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该导弹的陆基发射型有肩扛式和车载式,车载式最多可以八联装。通过英阿马岛战争,英军认识到,在现代海战中,舰艇的主要威胁来自空中。因此,英国军方要将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装到军舰上去。

   “星爆”舰空导弹系统包括弹体、贮存发射筒、瞄准装置和八联装舰载发射装置,导弹长1.39米,直径0.19米,重15.2千克,最大射程为5.5千米,最大射高为3千米。弹体内安装了自毁装置,如果发射后出现意外情况,射手可发出指令将导弹炸毁。

   该导弹的贮存发射筒为一次性使用,导弹发射后旋即报废。当8枚导弹发射完毕后,可迅速将报废的贮存发射筒从发射装置上卸下来,然后将新弹连同新的贮存发射筒一起装上去。瞄准装置包括导引装置和控制装置二部分。导引装置由光学稳定系统、制导指令激光发射机、瞄准十字标识机构和6倍单筒瞄准镜组成;控制装置由控制和信号处理电子设备、电池盒和控制手柄组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3 1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