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143|回复: 2
收起左侧

黑森林法则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1-11 0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森林法则,这个是起源于刘老的科幻小说中黑暗森林引入的法则,即为:黑森林法则,也叫:黑暗森林法则。
好比宇宙就是一个黑暗的森林,里面有各种人群,本期将为各位解答我们该不该在黑森林法则存在的宇宙里面呼叫外星人
尽管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与其相关的理论探讨、实施方案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争议,已成为科学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三体封面

黑森林法则614 / 作者:骑UFO看外星人 / 帖子ID:19139

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II 黑暗森林》引入的法则。罗辑(三体2中的主人公)在人类当前的科技水平和社会状况下,受到叶文洁启发,从两条不证自明的基本公理出发,借由引入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从理论上建立起的一套关于描述当前宇宙社会大图景的大体系的一门学科——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法则为其结论。
《三体II黑暗森林》中由叶文洁提出:宇宙社会学的核心理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被发现,总有一方被消灭!


宇宙社会学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17世纪之前。与其相关的探讨主要限于一些哲学家的纯思辨性构想。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后,开普勒、伽利略等人基于一系列观测经验,对月球的可居住性进行了讨论。这场讨论延续了整个17世纪,至19世纪还余波未了。到了19世纪末期,关于火星运河和火星生命的争论,则成了最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当时的很多天文学家着力于提高自己手中望远镜的观测精度。为的可能只是希望在这场争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此种情形曾惹得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埋怨说:
  “行星研究领域被杂乱无章的业余成果所占领……自1877年以来,最先进的望远镜……全部把观测方向对准了火星,最出色和最有经验的专业天文学家,也毫不羞愧地把时间全部用于火星研究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科学人士掀起了寻找地外文明的热潮――搜寻来自地外文明的信息,或是主动向地外文明发送信息。在以往国内的公共话语中,这两种行动都被视为纯粹的科学问题,而且都只具有完全正面的价值。但事实上。这两种行动在欧美科学界都引发了相当严重的争议。
  1960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发起了搜寻地外文明(sETI)的第一个实验项目――“奥兹玛”计划。1年后,第一次SET[会议在美国绿岸举行。其后,别的SETI项目随即相继展开,并一直持续至今。
  



  SETI的上马动工,和两项理论乐观的引导有关。1959年,天文学家科科尼和莫里森发表了文章《寻求星际交流》(如今它已被该领域研究者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其中提出了利用无线电搜索银河系其他文明的构想。稍后,德雷克在美国绿岸举行的第一次SETI会议上,提出了“德雷克方程”,用于估测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地外文明的星球数量。
  SETI计划自开展以来,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与萨根、德雷克以及莫里森等人在此事上的激进与乐观相比,以物理学家弗兰克・蒂普勒为代表的另外一些科学家,对此则持审慎的保守态度。
  SETI历经差不多10年,始终一无所获。20世纪70年代,与SETI相对的另一种试图接触地外文明的实践手段――向地外文明发送信息(METI),或又称“主动SETI”,开始被提上日程。
  METI基于这样一个猜想:人类之所以还没有发现外星文明的踪迹,只是因为它们还没有发现我们;为了让其及早发现我们,可以向外太空发射定位无线电信号,告知地外文明人类的存在。到目前为止,较有影响的METI项目共实施了4次,见下表。
  METI自实施以来,在科学界也引起了颇多争议。1974年11月6日,在第一个星际无线电信息通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被送往M13球状星团后。这一年的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射电天文学家马汀・赖尔随即发表一项反对声明,警告说“……外太空的任何生物都有可能是充满恶意而又饥肠辘辘的”,并呼吁颁布国际禁令,专门针对地球上那些妄图与地外生命建立联系和向其传送信号的任何做法。


  赖尔的这项声明,随后得到了一些科学人士的声援。他们认为,METI有可能是一项因少数人不计后果的好奇和偏执,而为整个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冒险计划。人类目前并不清楚地外文明是否都是仁慈的――或者说,对地球上的人类而言,即便真的和一个仁慈的地外文明进行了接触,也不一定会得到严肃的回应。在此种情形下,处于宇宙文明等级最低端的人类贸然向外太空发射信号,将会泄露自己在太空中的位置,从而招致那些具有侵略性的文明的攻击。而且,地球上所发生的历史一再证明,当相对落后的文明遭遇另外一个先进文明的时候,几乎毫无例外,结果就是灾难。


  同样站在反对METI立场上的以写科幻而知名的科学家大卫・布林,则颇具想象力地猜测说,人类之所以未能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踪迹(布林将其称为“大沉默”),有可能是因为一种还不为人类所知晓的危险让所有其他宇宙文明保持沉默,而人类所实施的METI计划,无异于宇宙丛林中的自杀式呼喊。在一篇文章中,布林提醒METI的支持者们:
  “如果高级地外智慧生命是如此大公无私……然而却仍然选择沉默……我们难道不应该考虑以它们为榜样,选择和它们一样的做法?至少稍稍观望一下?很有可能,它们沉默是因为它们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而物理学家弗兰克・蒂普勒在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历数了萨根、霍伊尔、德雷克等人类似的书面言论后,很尖锐地指责说,这些对地外文明持拥护态度的科学家,他们抱有的希望地外文明可以充当人类“救世主”的热情,已经到了带有“半宗教动机”的地步。
  而作为METI必要性的辩护理由,萨特塞夫对布林等人所呼吁的人类只需实施SETI而应禁止进行METI的做法,质问说:“如果自己都不乐意发出声响,又怎能问心无愧地期望他的宇宙同伴们做出反应?”这就是萨特塞夫著名的SETI悖论。换言之,从宇宙尺度上来考虑的话,如果没有一个宇宙文明认为有向其他文明发射信号的必要,那么SET[所实施的单向搜索其实毫无意义,它注定将永远一无所获。

  不过,与此相对的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从地球辐射到太空中的无线电波,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担负着一些国家安全防御任务和作为星际冲撞预警体系的军方雷达系统,它们所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已经让地球文明在宇宙中很醒目地暴露了其存在位置,地外智慧生命――如果它们的确存在的话――迟早都会发现这些信号。所以,对人类而言,现在保持沉默为时已晚。

  但一些科学人士指出,这种观点作为支持METI的间接论据,尽管流传甚广,但并非如它表面看起来那样具有说服力。因为,一般而言,军方雷达信号在几光年的范围内就已消散到了星际噪声水平之下,很难被探测到。相较而言,通过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的定位传输信号就不一样,它们的传输功率比前者强了好多个量级,更容易被捕获到。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逐渐划过天区的辐射信号被那些“星际入侵者”探测到,就有必要禁止所有和雷达探测有关的活动――而这种做法毫无疑问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能被一些居住在母恒星附近年轻的Ⅰ型文明探测到地球信号,进行定位信号发射是必要的。



由于METI争论双方相持不下,2005年3月,在圣马力诺共和国举办的“第六届宇宙太空和生命探测:国际讨论会上,伊凡・艾尔玛提出了圣马力诺标度,作为评估人类有目的地向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发射信号这种行为将会导致的危险程度的试用指标。



  圣马力诺标度(SMI)主要基于两项参数的考虑:所发射信号的强度(I)和特征(c),见下表,用公式表示为:SMI=I+C。
  通过这种方式,从地球传送至其他星体的信号所产生的25种可能结果,其危险程度可量化为10个等级。见下表。
  在圣马力诺标度之前,伊凡・艾尔玛和吉尔・塔特于2000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SETI常设研讨会上,曾提出一项专门针对SETI的重约标度,作为对人类从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那里接收到的信号,其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估的一项试用指标。

  圣马力诺标度和里约标度使用的数学模型,与1997年由行星天文学家理查德・宾泽尔提出的都灵标度(又称都灵危险系数)类似。都灵标度是试图对小行星和彗星对地球造成的危险程度进行量化分级的一项指标。这三种标度之所以采用了相同的数学方法,是因为在科学人士看来,人类接收到来自地外文明的信号,或是所发射的信号被地外文明接收到,与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同属极端低概率事件,是类似的。


  伴随着METI的进行,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来探讨“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在科学界广泛展开。相关讨论后来常被称为“费米佯谬”。由于缺乏任何经得住推敲的证据来证明地外文明存在或不存在,这使得“费米佯谬”成为一个极端开放的问题,从而引出各种解决方案。
  对METI抱排斥态度的科学人士给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外星文明有可能是满怀恶意的。关于这一点,众多科幻作品此前早已进行过各种描绘,《世界之战》、《火星人攻击地球》、《异形》和《独立日》等作品,都是这一类型中的代表之作。


  科幻作家福瑞德・萨伯哈根在他的科幻经典《狂暴战士》系列中,设想了一种拥有智能的末日武器“狂暴战士”,这种武器在50 000年前的一场星际战争中被遗留下来,由杀手舰队用智能机器装备而成,统一受控于一颗小行星基地,除了能进行自我复制外,被赋予的唯一指令是消灭宇宙中的所有有机生命。受《狂暴战士》故事的启发,对“费米佯谬”的一种很严肃的解释就认为。宇宙中可能遍布类似狂暴战士的攻击性极强的末日武器,阻挠或消灭了其他地外文明,而仅存下来的地外文明,则因为害怕引起它们的注意,所以不敢向外发射信号,这导致了人类无法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



  另外,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最近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系列,也提出了一种对“费米佯谬”较为精致的解释――“黑暗森林法则”。该法则是对前面布林猜想的一种很好的充实和扩展,它基于两条基本假定和两个基本概念之上。两条基本假定是:①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②文明不断增长扩张,但宇宙中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两个基本概念是“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猜疑链”是由于宇宙中各文明之间无法进行即时有效的交流沟通而造成的,这使得任何一个文明都不可能信任别的文明(即使在我们熟悉的日常即时有效沟通中,如果有一方上当受骗,也意味着“猜疑链”的截断);“技术爆炸”是指文明所掌握的技术随时都可能爆炸式突破和发展,这使得对任何远方文明的技术水准都无法准确估计。由于上述两条基本假定,只能得出这样的推论:宇宙中各文明必然处于资源的争夺中,而“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使得任何一个文明既无法相信其他文明的善意,也无法保证自己技术上的领先,所以宇宙就是一片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在《三体Ⅱ》的结尾处,作者借主人公罗辑之口明确说出了他对“费米佯谬”的解释:“宇宙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是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佯谬’的解释。”



  不过,应该提及的是,无论是从萨伯哈根小说中衍生出的“狂暴战士”理论,还是刘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则”,作为“费米佯谬”的解决方案,都存在局限。因为,人类从自己的行为模式所定义出的善、恶等思维方式,是否可套用于所有地外文明,这是一个很有异议的问题。


  相较而言,萨特塞夫等人在后来的争论中,设想出的另一种解释要合理一些。他们认为,SETI多年来一直没有搜索到任何来自其他宇宙文明的无线电信号,是因为宇宙中星体间距离非常遥远,无论是来自其他宇宙文明的雷达信号,还是从地球泄露出去的雷达信号,即便真能到达对方所在天区,但由于信号变得很微弱,也根本无法被探测到。
  应该注意到,有关METI的争论还是对科学界产生了影响的。其中体现在卡尔・萨根身上尤为明显,尽管他本人于1974年主持了首个METI项目,但随后不久他对METI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在针对弗兰克・蒂普勒反驳《SETI倡议书》的回应中,萨根特别强调:



  作为银河系中最年轻的有潜在交流倾向的文明,我们应该监听而不是发射信号;比我们先进得多的其他宇宙文明,应该有更充足的能源和更先进的技术来进行信号发射;根据我们的长期计划,现在还不到花上许多世纪通过单向交流来进行星际对话的时候;一些人担忧,即便是把信号传送到最邻近的星体,也可能会暴露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虽然民用电视和军方雷达系统也会导致这种情形发生);况且,我们尚不明确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事情需要告知其他文明。


  此外,国际航天航空学会在1989年发布了一项针对SETI的《关于探寻地外智慧生命的行为准则声明》,条例中第七款提到,只有在经过相关国际共同磋商后,才可对来自地外智慧生命的证据和信号做出回应。而随着METI计划逐渐引人关注,1995年,国际航天航空学会SETI委员会又提议了专门针对METI的《关于向地外智慧生命发送交流信号的行为准则声明草案》,其中明确规定,在进行相关国际磋商之前,某个国家单独决定或是几个国家间合作尝试从地球向地外智慧生命传送信息,都是不被允许的。
  2008年2月5日,NASA在其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通过设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巨型天线,向北极星方向发送了甲壳虫乐队多年前演唱的一首歌曲――《穿越宇》。而在2008年8月4日,英国RDF电视公司和著名社会网站Bebo也启动了一项新的METI合作计划――“地球呼唤”,邀请当代名人、政要以及Bebo网站的1200多万用户,编辑有关“从新视角看待地球”的信息和图片,参与网络投票评选。9月30日,他们从中选出500条信息放人一个电子“时空舱”,然后通过乌克兰RT-70巨型射电天文望远镜,发射送往于2007年4月发现的距离地球20光年远的一颗类地行星Gliese581c。


  由于大众对地外生命话题的兴趣持久不衰,这两项METI计划自然也引来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每日邮报》在事后随即辟出专栏,对其进行了报道评论。评论者对此种做法皆持否定态度,特别是对“地球呼唤”计划――尽管RDF电视公司宣称,这将是首次以民主的方式选择发向太空的信息,但还是招致了严厉的抨击。
  人类主动向外太空定位发送的信号,被地外文明发现的可能性也许微乎其微,但一旦产生结果,其影响却十分巨大,这种影响势必波及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宗教以及哲学等方方面面。所以在寻找外星文明这件事上,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万一真找到了外星文明。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认为,在尚未做好接触地外文明的准备之前,实施METI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结语:



“文明间的善意和恶意。善和恶这类字眼放到科学中是不严谨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含义加以限制:善意就是指不主动攻击和消灭其他文明,恶意则相反。这是最低的善意了吧。” ——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本文明是善文明还是恶文明
一个文明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对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认为自己是善意或恶意的
一个文明无法判断另一个文明判断自己对她是善意或恶意的
……
猜疑链性质:(1)由于距离间隔以及文化、物种差异,宇宙文明间猜疑链一经形成即坚不可摧。(2)猜疑链导致文明无法互相判断彼此之间的善恶并最终驱使两方相互敌视。(3)猜疑链的结果与两文明具体道德取向无关。
“人类共同的物种、相近的文化、同处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圈、近在咫尺的距离,在这样的环境下,猜疑链只能延伸一至两层就会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链则可能延伸得很长,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黑暗战役那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在真正的宇宙文明中,不同种族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可能达到门甚至界一级,文化上的差异更是不可想象,且相隔着无比遥远的距离,它们之间猜疑链几乎是坚不可摧的。……不管文明在其内部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在进入猜疑链构成的网络中后都会变成同一种东西。”——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技术爆炸:文明进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见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强大的文明。可能由内因或者外因(例如宇宙文明的交流)引发。原著中认为人类步入工业革命后短短两百余年巨大的技术飞跃(较于人类物种存在的三百万年与七千余年的文明)即是一例(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演绎体系一. 由物质守恒与文明的指数级扩张推导出文明间的根本性矛盾。
二. 具体到两个文明A,B的接触。
不妨假设A先发现B。

由于公理1,两方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必须先判断对方善意恶意,“善意文明并不能预先把别的文明也想成善意的”。
(1)若A选择与B交流,则由于上述的相互判断,猜疑链形成,同时A暴露己方存在。若AB实力相当,则猜疑链后B对A构成实际威胁;若B落后于A,则技术爆炸(可能由A的交流引发)可能使B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A形成威胁。
(2)若A选择隐蔽,则B技术发展后仍会发现A,猜疑链发生,A的存在暴露,转化为第一种情况。
由公理1和猜疑链性质,得出结论:若文明A发现文明B,A只能对B施以打击。
“总结起来,一、让你知道我的存在;二、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都违反第一条公理。”——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三. (黑暗森林打击)若一个文明通过某种方式得知另一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则有一定概率发动不加侦查的随意打击。由于具有打击能力的文明数量极多,因此一个坐标(无论是否真的具有文明)暴露后几乎必然受到随意性质的打击。
“一个黑暗森林中的猎手……突然看到……所有猎手都能认出的字标示出的森林中的一个位置……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猎手(在银河系上千亿颗恒星中存在的文明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在剩下的十万个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证实其没有生物后也不予理会;那么在最后剩下的一万个猎手中,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向那个位置开一枪试试,因为对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文明来说,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也比探测安全,如果那个位置真的什么都没有,自己也没什么损失。”——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
四. 对于“大寂静”即费米悖论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技术等级较高的文明倾向于隐藏自己,使其他文明难以探查。暴露自己的文明在黑暗森林打击中被消灭。生存选择的结果是所有的文明都变得难以发现。
以上内容出于对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相关内容的归纳整理。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5-2-8 07: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森林法则的意思就是:别惹外星人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8-6 1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多事实是:人类被“惹”了,人类又能怎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5-5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