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710|回复: 0
收起左侧

恶魔尾巴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差点造成世界末日【图】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8-27 2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里为你准备了一个Woo-Woo故事。某一天夜里,我因这本书而工作到很晚。当我读到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impact crater)——历史上最有名的灭绝现场的相关资料时,发现它得名于北部尤卡坦半岛(Yucat n)附近的小渔村——希克苏鲁伯,而这个词由玛雅语(Mayan)译成英语即是“恶魔的尾巴”(Tail of the Devil)。
    在我阅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同事,演员鲁迪.扬布拉德(Rudy Youngblood)顺道来到了工作室。我们来了个即兴的鸡尾酒会。由于鲁迪在电影《启示》(Apocalypto)中扮演了主角,所以就和他闲聊起“希克苏鲁伯”其实是“恶魔的尾巴”这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他稍稍点点头,直直的看着我说,“他们都知道”。

恶魔尾巴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差点造成世界末日【图】693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5306


    鲁迪告诉我,他已经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尤卡坦拍摄电影《启示》,并在那期间结交了一些当地的巫师。巫师们告诉他存在于玛雅文明某些时代中的一个惯例,即萨满巫师们会在一种深度冥想的状态中进行“时光旅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看到未来和过去的大陆,并用从中得来的知识领导他们的集体向最吉利的领域迈进,去定居,去种植,去建造。当代的巫师们告诉鲁迪,1500年以前,古代的巫师模糊地“看到”了希克苏鲁伯的大灾难,以及整个村庄是如何被古玛雅语言命名为“恶魔的尾巴”的。
    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地球这一天,成了有史以来这个星球最大的“世界末日”之一。当时一个直径长达6英里的不明飞行物从外太空飞来,并冲进了美丽的加勒比(Caribbean)地区。这个撞击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球的核心部分,同时还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冲击波、地震、火山爆发以及数千英尺高的“超级海啸”。炙热的火山灰朝各个方向扩散了上百万英里,地球表面温度加速上升,整个世界都“燃烧”起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天空漆黑一片。在一种近乎冻结的温度下,含着灰尘与硫酸的暴雨倾泻而下。至此,植物的光合作用被迫停止,改变了那些在撞击中幸存下来的生物的整个食物链。
    如今,火山口掩埋在一公里深的沉积物下。从地面上来看,没有人会猜测到这个热带天堂曾经遭到了如此难以想象的破坏,即便人们已经普遍承认,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是白垩纪第三纪(Cretaceous-Tertiary)灭绝事件的根源——摧毁了地球上75%的物种,造成了恐龙大灭绝——这些都是它给我们带来的能切实感受到的启示……


这些刻在玛雅遗址岩石上的零星的图形,是如何抓住大众的想象,催生出无数的家庭手工业和文学的分支流派?

    一旦你涉水越过无耻的谎言海洋,绕开象牙塔的守门者,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被2012所围绕着的那些观念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  它们涉及到了关于地球神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每一个存在着的生命。

    2012本质上就是一个来自于古老历法的隐晦的人工产物。这个历法已经被人们摒弃了上千年,最近又频频见于大众的谈话之中。这些谈话涉及人与他人以及与其他一切事物联系的方式。那么我们如何将地球与宇宙联系起来呢?并且我们该如何来测量时间,如何来想象历史与个人特性呢?我们的价值观、理想乃至信仰都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来面对我们个人的死亡?我们对大灭绝有何感想?我们如何避免大灭绝呢?

    与“你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真实(You Create Your Own Reality)”这一新时代运动的个人口号相反的是,畅销书《秘密》已经成为最有利可图的模本,而2012这一主题最明显的特点则演变成一种完全失控的感觉。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怪异的都市传说上   一个魔怪般的“Ⅹ行星(Planet X,即“第十大行星”)将要疾速穿越我们的太阳系。它影射出它自身的米姆(meme,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说的自私的“文化基因”),并引发了各种各样具有破坏性的非科学议论。

    各种涵盖了2012这个主题的书籍与电影爆发式增长。它们鱼龙混杂,有的是合理的推测,有的则纯属胡扯。但无一例外,它们都提及到这一点:我们现代人失去了与某种不可或缺之物的联系,并且这还使得我们只能坐以待毙。我们担心我们给了主管当局过大的压力,并导致这一结果:他们不再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会有彗星来撞击地球或者即将发生剧烈的地壳位移活动  我们中没有人能做任何事情来阻止这一切,或者说能有任何生存的机会。如果它们真的发生,我们是否应该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后灾难时代的世界里,没有干净的床单,飘香的乳酪或是中国货?……

恶魔尾巴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差点造成世界末日【图】82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5306
    从小我们就被告知,曾经雄踞地球的恐龙,因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而在一天之内灭绝。当我们看到天上有凹痕的星体时,我们知道类似的事情可能会即将在我们的星球上演。在海洋底部得到的最新观测似乎证实了这一点。而有关“X行星”的谣言也有可能产生于此。“在1980年,我们只知道存在着86颗近地小行星和彗星……而在今天,美国宇航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以下用其简称NASA)估测,在地球附近存在着的、有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的小行星与彗星竟然多达2万颗。”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技术还无法充分地观测、追踪这些潜在的威胁。2009年11月,NASA发射了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以下用其简称WISE),我们期待能检测出我们曾经没有测出的任何威胁。

    在书中,我们仔细调查了来自天体物理学(astrophysics)和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的最新发现,并确定了这些事情的发生概率,即那些已经引入了2012主题里的即将到来的毁灭性大灾难。
2012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品牌,目标受众有如下两点特征:其一,过度担心、恐慌、焦虑;其二,越来越不信任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如今,这类人代表了全球极度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人。

    目前,数以万计的评论都说起好莱坞灾难片《2012》的30秒预告是多么地精彩。在各类关于2012的产品中,它算是迄今为止总结得最好的作品了。这部电影由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执导,耗资2亿美元。
-----------------------------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小行星撞击形成的陨坑,会在行星表面形成最神奇的地质结构。

    太阳系的很多其他行星和卫星包括月球,表面都布满了陨坑。在地球近46亿年的历史中,类似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并不鲜见。不过由于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沧海桑田的巨变,这些天外来客在地球表面留下的痕迹就很难看到了。

    目前地球上大约存在150个陨坑,不过大多数已经遭侵蚀退化,或者隐藏在岩石地表以下。然而通过卫星或能够“穿透”地表的观测装置,一些非常壮观的陨坑呈现在人们面前。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一个在墨西哥犹加敦或称尤卡坦半岛发现的陨石坑撞击遗迹;希克苏鲁伯是一座位于其上的城市(村庄)。陨石坑体地表不可见。距推测,陨石坑整体略呈椭圆形,平均直径约有180公里;造成坑洞的陨石,直径推测约有10公里,撞击后完全蒸发,释出高达5.0×1023焦耳的能量,相当于100兆吨黄色炸@药,足以引发大海啸,并使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完全遮盖阳光、改变全球气候,造成核子冬天。

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形成,据推测是在6500万年前,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年代相吻合。物理学家Luis Alvarezl与其子-地质学家Luis W. Avarez认为此次灭绝事件的祸首即为天体撞击,证据就是全球年代与之对应的地层中皆有薄黏土层,以及于1970年代时,确认该黏土层的铱含量高达重量的6ppb-地球整体地层的铱金属含量仅0.4ppb,但陨石可含有470ppb。陨石撞击造成的灰尘云在全球沉积,便形成铱含量极高的黏土地层。

人类历史中最强的人造爆裂物是沙皇氢弹,爆炸威力只有5,000万吨黄色炸@药;而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能量是沙皇氢弹的200万倍。科学家估计科罗拉多州的La Garita Caldera火山口是地质历史中规模最大的火山爆发,威力为1.0×1022(次方)焦耳,也远小于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

在2008年2月,德州大学的Sean Gulick等人利用地震学资料,提出该陨石撞击到的水域,比往常所认定的更深。他们提出这将造成更多的硫酸气溶胶,严重影响气候,造成更多酸雨。

在2007年9月,《自然》的一篇研究提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起源。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与捷克籍科学家David Vokrouhlický、David Nesvorný,利用电脑计算出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据他们的模拟计算结果,该陨石坑有90%的可能性是由一个名为巴普提斯蒂娜(298 Baptistina)的小行星所造成的,该小行星直径接近160公里,目前运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根据推论,在1亿6,000万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被一颗直径约55公里的未命名小行星撞击后粉碎,主要的碎片形成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带,而某些碎片则闯入地球的公转轨道,其中一颗直径10公里的碎片,在6,500万年前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形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地质证据显示高含量的碳,显示是由碳质球粒陨石撞击而成,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带就属于碳质球粒陨石。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物理学家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与地质学家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等人提出恐龙等动物与植物是因撞击事件而灭亡。根据他们的推测,该次灭绝事件与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发生时期相近,可能是因这个撞击事件导致而成。他们的理论目前被科学家广泛地接受。但某些科学家提出异议,例如古动物学家罗伯特·巴克(Robert Bakker),提出这个规模的灭绝事件应该也会使青蛙灭亡,但它们存活下来了。普林斯顿大学的Gerta Keller根据希克苏鲁伯的岩芯样本,提出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发生于灭绝事件之前30万年,因此不是灭绝事件的主因。

近年来,在北纬20度至70度之间的地区内,发现了更多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同年代的撞击坑;如英国外海的银坑陨石坑、乌克兰的波泰士陨石坑,虽然坑体规模较小,但也有可能是由直径数十米的物体撞击所造成。这些发现促成了此一假设: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时期的K-T灭绝事件,可能系由一连串陨石撞击而造成。同一时期的疑似撞击事件还有在印度洋发现的湿婆陨石坑;但此坑状构造的成因还有许多争论。

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的事件,证明彗星受行星潮汐力影响,在撞击前会分裂成数块,而这些碎块会接连撞上行星,导致一连串的撞击。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遭木星的潮汐力扯碎,同样的事在6500万年前,可能也曾发生在地球附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2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