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4|回复: 5
收起左侧

世界上有哪些研究未来趋势的大师或高手?他们研究未来趋势 ...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9 08: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上有哪些研究未来趋势的大师或高手?他们研究未来趋势 ...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9 08: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1928.10.8—2016.6.27)

著作:
1.《Future Shock》(1970年)译《未来的冲击》(中信出版社,2006年)。
2.《The Third Wave》(1980年)译《第三次浪潮》。
3.《Powershift: Knowledge, Wealth and Violence at the Edge of the 21st Century》(1990年)译《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新华出版社,1996年)或《权利的转移》(中信出版社)
4.《未来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96年)或《战争与反战争》(中信出版社,2007年)台译《大未来》。
5.《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或《再造新文明》(中信出版社,2006年)。
二、别斯图热夫-拉达(俄罗斯)

著作:
1.《我们明天的世界》
2.《预测工作手册》
3.《社会预测》
4.《通向未来的窗口,现代社会预测问题》
5.《美国未学的演变》
6.《苏联关于未来的研究》
7.《作为综合问题的预测》
三、B·D儒佛内尔 (法国)

1.《经济原理》
2.《从这一次战争到另一次战争》
3.《欧洲到美国》

4.《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
5.《失败以后》
6.《大陆封锁》
7.《查理五世时代的黄金》
8.《论权力》
9.《害怕的原因与希望的由来》
10.《最后一年》
11.《英国的社会主义问题》
12.《欧洲的美国人》
13《再分配的伦理学》
14.《论主权》
15.《纯政治论》
16.《预测的艺术》
四、F.L.波拉(荷兰)

1.《未来的形象》
2.《预测学》
五、赫尔曼·卡恩  Herman Kahn(1922—1983)

1. 《论热核战争》
2. 《想入非非》
3. 与维纳合著的《公元2000年》(The Year 2000)
4. 与布鲁斯·布里格斯合著的《行将到来的事物》(Things to Come)
5. 与布朗合著:《今后200年》(The Next 200 Years)、《设想难以想象的事》、《经济的未来》

6. 《2000年》
7. 《为什么是反弹道导弹的导弹》
8.《未来研究》

9.《未来:原始资料手册》
六、格雷厄姆·莫利特

七、约翰·奈斯比特

1.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面》
2.《亚洲大趋势》
3.《全球吊诡》(Global Paradox)
4. 《2000大趋势》
八、罗伯特·容克(德国)

1.《此刻已是明天》
2.《人人的计划》
3.《大机器》
九、J麦克海尔(英/美)

1.《人的基本需要:行动的纲领》
2.《变化中的情报资料环境》
3.《世界事实和趋势》
4.《生态学的范围》
5.《未来的未来》
彼得塞克蒙(美国)

1.《未来:原始资料手册》
2.《未来研究》
十一、丹尼尔·贝尔(美国)

1.《后工业社会:对1985年以后的美国的一种理论观点》
2.《即将到来的后工业社会》
3.《信息社会》
十二、约翰·加尔通(John Galtung)(挪威)

1.《2000年时的人类》
2.《2000年时的世界形象》
十三、亚瑟·查尔斯·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年12月16日---2008年3月19日 )

1.《未来的轮廓》
2.《孩童时代的结束》
3.《月尘飘落》
4.《2001太空漫游》
十四、弗莱希泰姆(德国)

1.《历史和未来学》
十五、Bruce C. Murray(前 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

1.《驾驶未来》
十六、赫尔默(兰德公司)

1.《社会技术》
十七、拜因豪尔(德国)

1.《展望2000年的世界》(与施马克合著)
十八、施马克(德国)

1.《展望2000年的世界》(与拜因豪尔合著)
十九、弗朗克·费泽(F·Feather)(加拿大)

二十、 尼葛洛·庞帝

1.《数字化生存》
二十一、 戴维·皮尔斯·斯奈德

1.《改变世界的五大趋势》
二十二、醒客

1.《裂变——看得见的未来》

未来学的研究方法,大都来自其他科学领域、其中一小部分是由未来学专家创造的。

较常用的方法有:德尔斐法、形态分析法、类推法、关联树法、交互影响矩阵分析、时向序列分析、指数平滑法、自回归—移动平均法、回归分析、系统动态分析、脚本法(前景方案)、编制连续图象、网络分析、历史类比 等20余种。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9 08: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心中有两个人,先说第一个: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KevinKelly)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也有人称之为“游侠”(maverick)。他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未来学家,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KK”。美国著名杂志《连线》第一任主编,也做过乔布斯最喜欢的杂志《全球概览》的编辑和出版人。凯文·凯利生活经历丰富,涉猎广泛,曾做过作家、摄影家、未来学家。他的文章和作品多次出现在《经济学人》、《时代》、《科学》等重量级媒体和刊物上。除了《失控》外,还著有《必然》、《科技想要什么》等力作。

世界上有哪些研究未来趋势的大师或高手?他们研究未来趋势 ...240 / 作者:自在山高 / 帖子ID:111890
我了解Kk是在读了他的《失控》之后,这本书成书于1994年,但是到现在看,仍然很具有前瞻性,个人感觉《失控》在未来学的地位很像《2001太空漫游》在科幻电影中的地位,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仍然很超前,因为它们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般,阐述的是非常基础却非常深层次的事实。

世界上有哪些研究未来趋势的大师或高手?他们研究未来趋势 ...101 / 作者:自在山高 / 帖子ID:111890
简要讲一下书里的精华: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对自己的认知发生过四次唤醒。
第一次,哥白尼认知唤醒,把人类从宇宙中心神坛的位置上拽了下来。我们发现,我们不是宇宙的中心。
第二次,达尔文认知唤醒,我们认识到了我们也不是地球的主宰,我们其实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的。
第三次,弗洛伊德认知唤醒,我们发现,我们连自己的意识都不能完全主宰。我们每天做的很多行为其实意识都控制不了。
第四次,机器智能认知唤醒,我们正在迎来生物与机器联姻的时代。无论生物,还是机器,其实都是进化体。
以下是他的思路过程:

第一,世间的物质都在进化成越来越复杂的东西。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的本质都是,由氢元素互相组合并组合的越来越复杂的东西。从这个视角来看,从最低端的石头、到生物、到人类、到国家,无非都是氢原子的复杂程度不同。那有机物、无机物、生命还是机器,都只不过是人类规定概念而已。

第二,每种生命都是一个生命集群。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其实就是一个细胞。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其实也是一个躲在细胞中的细胞。还有我们人体中的各种菌群,其实也是独立于我们个体,是和我们互利互惠的共生伙伴。
进化体越复杂越庞大,里面就约能栖息更多的进化体。这种进化体的构建方式,就叫分布式。厉害的进化体——包括生命、人类、网络,全都是从这个一层套一层的大型分布式系统里,涌现出来的。

第三,特性、去中心化
在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从下而上的,一个去中心化,没有领导的组织。
过去中心化组织的优势,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已经不复存在。未来人类的社会,控制的霸权时代已经不可能继续了,只有让位给那些底层的,涌动的力量,进化才能雕琢我们人类作不出来的东西,涌现出我们人类设计不出来的世界。

4.我们将走向何方
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生物与机器联姻的时代。这个时代将无比强大,以至于我们人类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在为他服务。他就像是在我们头顶上生长出来的一个东西。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时代什么时候到来?以及它的到来对我们人类意味着什么?会令我们何去何从?但我们并不需要太过悲观,我们依然有自己该做的许多事情。

总结就是:世间的物质都在进化成越来越复杂的东西,整个人类社会加上人工智能也会进化成一个集体智慧,我们每个人类其实都是这个集体智慧的组成部分。

他的工作方法,有三个:
1.深刻、切身地体会这个世界
Kk是一个人生开阖度非常大的人,在一本书的自序里,他的第一句话是“我的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赤贫里度过。”他20岁的时候就开始游历全世界,吃最古老的食物,被各种虫子咬,接触形形色色的人,28岁时,他人生的所有有形财产就是一个睡袋和一辆自行车。
他生活经历丰富,涉猎广泛,还曾做过作家、摄影家。所以他不是像那些在象牙塔里做学术的人一样脱离了这个世界,而是切切实实去感受,也就是我们说的“接地气”

2.和全世界顶尖的头脑对话
他是《连线》杂志的主编,这个工作让他能够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学家,最疯狂的哲学家,最幽闭的技术达人长谈聊天。所以他的工作其实是把这些高人的思想研究、连贯起来,然后写作成书。从这点来说多看TED还是很好的,哈哈。

3.从宇宙的尺度去思考
Kk说了一句话:你能回顾多远的历史,就能预测多远的未来。把我们的世界拉到一个宇宙的广度,拉到一个时间的长河去思考,才能得出更长远、更深刻的预测。

附一张老爷子今年来广州的照片


世界上有哪些研究未来趋势的大师或高手?他们研究未来趋势 ...945 / 作者:自在山高 / 帖子ID:111890

附上kk对未来人类的生活给出了几点建议:
1.别去控制别人
去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关系已经成为趋势,别想着再去控制别人,控制这事已经过时了。
2.连接才是王道
单个进化体的价值,由他和这个系统连接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
3.什么都要先跑起来
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再有对错之分。而个体的适应性则变得更重要,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跑起来。
4.要成为专业人才
未来是一个没有全才的世代,大家需要相互协作组成一个整体,所以掌握一个属于你的核心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5.胜者越来越通吃
在一个高度连接、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一旦你顺应趋势又方法正确,那你的领先速度会变得非常快,将更容易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模式。
6.边界最精彩
传统的机会存在于核心区的认识可能要被颠覆,未来拥有更多机会的地带将是边界区域,也就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边缘地带。未来的创新往往将会从行业与行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激烈碰撞中产生。
7.你要活得更像人
未来,机械性的、纪律性、重复性的事情将会被机器取代。我们需要让自己做更感性,人情味更浓的事情。

ps:第二个是《美国独行》的作者马克·斯坦恩,现在这本书还没看完,如果本答案过百赞就写,是关于国际政治方面的,内容非常exciting

最后,我想说,知乎可能就是我们组成的集体智慧生物呢~(滑稽)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9 0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是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的科学,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动态的研究,探讨选择、控制甚至改变或创造未来的途径。研究范围涉及各个领域。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OssiP Flechtheim,1909—)1943年在美国首创。50年代后迅速发展。狭义的未来学是探讨几十年后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学科,以世界性、高度综合性与远期战略性为特征。广义的未来学还包括预测研究,因而有人主张将广义的未来学称为“未来预测学”或“预测学”。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明天日益向我们走近,它犹如一张从未来发来的分辨率极高、细部相当清晰的照片。正因为这样,本世纪中叶以来,未来学用科学预测全盘接收了传统科幻作品的世袭领地。
到未来学,许多学院派学者都对它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些耸人听闻的不经之谈。在1986年发表的《信息崇拜》一书中,美国历史学者洛扎克就对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和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十分不以为然:这类图书属于当代文学的一个十分流行的领域,叫做'未来学',它是一个庸俗社会科学、星期日副刊通俗文学和预言的拙劣混合物。其特点是轻松愉快地描述未来世界,并把这种广告宣传抬高到学术研究的水平。
洛扎克把未来学称为当代文学,这无非是说未来学不过是一些虚构的故事。
然而让洛扎克哭笑不得的是,《信息崇拜》一书刚刚问世,许多人就把它当做另一种类型的未来学畅销着作来看待了。
其实,未来学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它是一种学,而在于它的话题是未来。正因为不同时代和不同身份的人越来越关注未来这个话题,所以未来学才成为五花八门的学科。不过,从未来学的发展史来看,它在通俗化或庸俗化的同时,也日益获得了比较严密的科学形式。我们不妨看看那些比较著名的未来学家都是些什么人。我们已经提到,19世纪以来的科幻作品是现代未来学的先声。那时的科幻作者,包括凡尔纳、维尔斯、贝拉米或查尔斯·里希特,都是些职业作家或二流思想家。但随着未来学在二战结束后真正开始登堂入室,未来学家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显着变化。那个曾经预测到地球同步卫星的英国人克拉克是一位从传统科幻作家向未来学家转变的过渡型人物。他不仅在大学中接受过系统的电子技术教育,而且成名时是一位皇家空军雷达军官。
在未来学诞生之初,它的主要奠基者大多是些社会学家。如德国未来学先躯弗莱希泰姆(O.K.Flechtheim)在40年代是柏林自由大学社会学教授;荷兰未来学的奠基人F.波拉克(Fred Polak)是鹿特丹大学社会学教授;法国未来学创始人儒弗内尔(B.deJouvenel)最初学习法律,以后从事经济社会学研究,曾在英国牛津、剑桥和美国哈佛等著名大学讲授经济社会学;美国未来学先行者之一麦克海尔(J.McHale)曾获社会学博士,后来是美国休斯顿大学社会学院综合研究主任。
这样多的社会学家把目光转向未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象征。用波拉克的说法:
传统社会学只关注从过去成长起来的现代社会。人类与其说生活在现代社会,倒不如说生活在未来世界。因此,我们更关注未来。应该看到的是,未来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社会学专擅的领域。50年代以后,一大批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成就斐然的专家跻身于未来学家的行列。如维纳是公认的控制论创始人,美国著名赫德森研究所创始人之一赫尔默是一位数学家,提出地球村观念的麦克卢汉也是一位电信工程师。至于包括罗马俱乐部在内的许多未来学国际组织,其成员多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科技专家的大量介入使未来学、特别是未来预测日益具有一种较为严密的科学表达形式。
当然,像奈斯比特、托夫勒这样的未来学家主要是靠写畅销书成名的新闻记者,但正是这些人使当代世界的公众真正感受到了未来的冲击--未来开始成为当代人类意识的主宰。我们都记得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米都斯(M.Meadows)曾用《增长的极限》一书震动了世界。尽管今天许多学者认为该书的看法过于悲观,若干结论不无耸人听闻之嫌,但它的确使公众感受到,我们这个星球在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压力下已经变得步履蹒跚,我们的世界已经接近一个临界点。
比尔·盖茨和尼葛洛庞蒂等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巨子也被归入未来学家一流,他们不仅向传统科技专家那样研制产品,也不仅像传统管理型专家那样去经营企业,而且开始像畅销书作者或熟练的广告商那样用网络=未来社会这样的口号来轰炸当代社会,催眠当代读者。他们犹如一群从未来向公众走来的游客,那些准备向未来移民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他们打听关于未来的消息。
未来学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开展得十分活跃。围绕着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作了许多的预测和研究,并出现了所谓的悲观论派和乐观论派。
中国未来研究会结合四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趋势开展了多项预测研究工作,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19 0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1,世界顶尖级未来学研究机构:罗马俱乐部http://www.clubofrome.org/;
2,对未来预测做得比较突出的是IBM,Coring,Microsoft,Intel等美国大企业,譬如IBM每年都有一个未来技术5大预测;
2,美国智库里面有很多人都是研究未来学的,每一届总统都会找8个最有名的未来学家,和企业真正的老板一起讨论未来的大趋势,为的是抢占未来各个方面的优势,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
3,美国比较有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中国王小平,可以搜索他们的书;
4,中国对未来的研究不多,还是在刚刚起步;部分大学开了未来学研究中心,一句话不实用;
5,中国现有一本未来学的杂志——《未来与发展》,还有中国未来研究学会http://www.csfs.org.cn/n1313041/index.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4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