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恩师获益,来浅谈科学的可证伪性。
引用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的话:“科学不是求对,不是求错,是求可错而不错。”
举一个我的老师提到过的例子: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其观点与牛顿经典力学存在出入,因此爱因斯坦预言如果用相对论来计算一些高速运动问题会和牛顿的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后来人们通过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但是如果让我们单纯去看牛顿的时代,那么牛顿的理论就是无懈可击的,因为他的理论在当时“无法被证伪”。
包括现今,或者说人类社会经历的所有时期,很多的结论在当时代被认为是正确的,其中存在一些研究结果被称为自然哲学,这是科学的前身。限于当时代的研究水平,这些结论无法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我可以称之为“这个时代的科学”。而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替,很多的研究结果被推翻,又有很多新的知识对这些问题加以解释,所以我们可以说: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
科学不是真理,因为真理就是那个正确的东西,这是真理内容的客观性,不受约于人的主观判断。我们对科学的探究应秉持辩证的态度,敢于在合理的范畴内质疑,对于科学来说,“正确”的那个结果就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