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603|回复: 1
收起左侧

盛唐三大谜团“梨园领袖”无字碑之谜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0-10-28 16: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太宗篡改过国史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在其统治期间,唐太宗知人善任,察纳雅言;执法慎刑,重农恤民,使国家形成了历史上人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局面。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 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为后人议论不休。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修改国史呢?对此, 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说法。《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隋唐卷》是这么写官修正史的——设史馆修前朝史制度的确立是在唐初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贞观君臣为唐皇朝的“长治久安”,十分注意“以古 为镜”,总结历史成败的经验教训,尤其注重隋亡的教训。鉴于武德年间萧等人尚未修成前朝著史,唐太宗深感改组旧史馆、建立一套新制度的必要。     贞观三年(公元629 年),太宗下令在中书省特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同年闰十二月,太宗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由宰相监修。从此以后,原著作局不再具有修史职责,史馆成为皇帝直 接控制的门下省的一个常设机构,专门负责修撰当朝国史。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唐太宗的皇位并不是由合法继承得到的,而是其杀兄逼父的结果。这一行为不合乎封建法统 和封建伦理,在封建统治者看来,也就不能贻示子孙,垂为法诫。因此,唐太宗夺得皇位之后,就着手修改国史,为自己辩护。这种说法认为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时录》时,大肆铺陈 太宗在武德时的功劳,竭力抹煞太子建成在唐朝创建过程中的功绩并极力贬低高祖的作用。但是这样仍不足以说明太宗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于是他们又把修改国史的着眼点放在晋阳起兵的密谋上面。他 们把晋阳起兵的密谋杜撰为太宗的精心策划,而高祖则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其目的在于把太宗说成是李唐王业的真正奠基人,使其皇位的获得近似于汉高祖自为皇帝而尊其父为太上皇那样的合法性。    唐太宗究竟出于何种动机要修改国史?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仍未有确定的答案,给历史留下了一桩疑案。

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一位女皇帝。她从一个才人一步步爬上皇后宝座,直到最后建立大周朝。登上帝位之后,武皇一方面消灭异己,一方面却也励精图治。在她统治时期,整个社会倒也安定,而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民间有很多。武则天本人也从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即使死了,也要留下一块无字碑,千百年来引得人们纷纷猜测。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西安市西北80公顷的乾县梁山上。墓前有两块高均为6.3米的石碑,西面的为“述圣碑”,碑文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该碑由7节组成 ,榫卯扣接,故又称为“七节碑”,碑宽1.86米,重81.6吨。东面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碑由一块巨大的整石雕成,宽2.1米,重98.8吨。碑头雕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首,饰以天云龙纹,碑座则用骏马 饮水、雄狮、云纹等线刻画而成。如此精细的雕刻,在历代墓碑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人们纷纷猜测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原因,最主要的说法有三种。一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 高德大,不是文字所能表达的。在武则天看来,自己虽是女人,但高宗平庸,自己的才能绝对优于高宗,而且她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应该算是她的一大政绩。可惜的是,当 时有很多人认为武皇是抢了大唐江山,是叛臣逆贼,对于她的功劳视而不见。因而,武则天要把自己的功劳让后人去评述、去记载,于是就有了无字碑。二说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立了碑文恐怕更招世 人骂,还是不写为好。有的说法是,武则天建立大周朝之后,内心感觉愧疚不安,一心想在自己死后将江山归还唐氏。但由于自己称帝的这段经历,使她对自己死后的境遇没有信心,更害怕世人责骂其 篡位之罪,因而留下无字碑借以自赎。三说武则天想让后人去评说她的一生。这种说法与前一种说法恰恰相反。武则天对自己一生还是颇感自豪的。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却能在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并 到达了权力的巅峰。她要后人客观地评价她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而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儿子李显肯定不会对自己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鉴于此,武则天要将自己的一生的功过是非交与后人,就是 要让后人对自己的一生作出评价。这三种说法似乎每一种都很有道理,至于哪一种说法是她的本意,现已无从考证。
    值得一提的是,宋金以后,人们开始在无字碑上面添 补题识,现在上面共有13段文字。令人惊异的是,这些文字中还有一种少数民族文字,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人能识别。这种早已废绝的少数民族文字,被日本学者山路广明视为“20世纪之谜”。经考 证,金太宗的弟弟于1134年在无字碑上刻了《大金皇帝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简称《郎君行记》),且在旁边配有汉字译文。这种失传了的文字并不是金文,但究竟是什么文字呢?明代金石学家赵山函在 《石墨镌华》中说:“(《郎君行记》)碑字不能辨,盖女真字……字刻乾陵无字碑上。”这种说法一直广为流传。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在内蒙古巴林右旗附近发现辽代帝后的墓志,才 将这一谜团解开。原来这些文字和墓志上的字相同,是早期的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始创于公元920年,但随着国家的灭亡很快消亡,到了元代已几乎没有人认识,到了明代则彻底成为一种无人能识的“死 文字”了。这一失传的文字作为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字史料被保留下来,却是武则天的无字碑的一大贡献。     


唐玄宗为何被奉为“梨园领袖”

    人们习惯上 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呢?“梨园”在什么地方?其性质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 盛,许多亚非国家的使臣、学者、商人纷纷齐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唐朝的音乐得到空前发展。唐玄宗本人素喜音乐,在公元741年原来隶属太平寺的倡优杂技人才划出来,设立左右教坊; 又挑选好乐工数百人,在蔡苑的梨园进行专门训练。     有关这个艺术组织——“梨园”的建立,《旧唐书·玄宗本纪》载道:“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 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新唐书·礼乐志》则说:“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 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也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从此,“梨园”成了唐代一个重要的艺术活动中心。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清人汪汲《事物原会》卷三十七“ 教坊梨园”条说:“今西安府临潼县骊山绣岭下,即梨园地也。”关于梨园的出处,一般都认为它原是唐代长安的一个地名,但在具体地点上发生了分歧。有人指出在长安县西南香积寺附近今黄良乡立 园村,此村最早叫梨园村或栗园村。还有人认为是在今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附近汉武帝所造宜苑旧址旁的春临村一带。第三种说法认为梨园在今西安城东北唐大明宫东侧附近三华里的午门村。第四种说 法指出它在今西安临潼县骊山绣岭下。     另外还有人认为唐代长安有两个“梨园”。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一个在光华门北面,一个在蓬莱宫的旁边。《辞海》也 持有“梨园”说,指出唐代长安“梨园”有“禁苑梨园”,在长安城北芳林门外东北的禁园中;“乃唐代真正梨园所在”。“宫内梨园”,分男女二部,皆称“皇帝梨园弟子”。 < p>    对于梨园的性质的研究,《辞海》曰:“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谓为“唐玄宗时,宫廷内专门训练乐工的机构”,“主要职 责是训练器乐演奏人员”。李尤白提出:“梨园”是既训练演员,又肩负演出的“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为我国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院,李隆基则是其院长(崔公),在他之下有编辑和乐营将 两套人马。前者的职责,类似现在的创作人员,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导演和教师。     在“梨园”研究方面,算得上权威的是李尤白写的《梨园考论》,此书全面考证了与“梨 园”有关的问题,而且还提出在西安建立“中国唐代梨园纪念馆”的建议。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1-4-25 2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皇帝挺是有帝王风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4-23 18: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