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最迟”,你可以用很多野路子来拖,例如将另一个文明摆在木星内部,以总功率和我们相近作为“同步发展”——他们不出来,我们不考虑技术奇点的话数百年内也进不去,而且木星的红外发射量完全能在这段时间里掩盖他们的存在。又例如将另一个文明摆在冥王星被改成矮行星后假定的第九行星上,目前还没找到那行星呢。
不搞这种野路子,老实地在已知的岩石行星表层或气体行星高层大气布置生物圈的话,1950 到 1980 年代,双方基本上就建立电磁波通讯了。1960 年代的行星探测器可以确认内太阳系有无其他文明。到 1970 年代,外太阳系也大多得以确认。
人类目前可以用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观测到约 97.5 光年内从恒星前通过的行星大气里的卤代烷的吸收线,从而判断那里有二十世纪人类水平以上的技术文明。今后数十年内,反射光谱可以做类似的事,取消对从恒星前通过的要求。在角度合适的情况下,数百光年外的技术文明也可能被这种方法发现,但“与人类文明同步发展”意味着目前约 90 光年内才有当前技术足以观测到的空气污染。
文明不一定非要在行星上。你可以考虑木卫二等天体的冰下海,也可以考虑太阳内部的弦生命体之类。
木卫二上的文明试爆大当量核弹可以被人类的红外望远镜观测到。
如果木卫二水下的文明在互扔沙皇弹,我们能观察到吗?早已有科学家讨论过基于宇宙弦的自我制造结构,以那玩意为载体的生物能在恒星里生存、利用恒星的能量蓬勃发展。
可以参照:
Can Self-Replicating Species Flourish in the Interior of a St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