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20|回复: 0
收起左侧

几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2-12-15 2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考古界发生一件大事,就是汉文帝的霸陵终于被重新发现,从凤凰嘴挪到了江村大墓,照例还是跟着盗墓贼的脚步发现的。关于孝文帝的故事我知道一些,都挺有趣。
魏豹

汉文帝叫刘恒,他的出生就是一个段子。文帝之母薄太后是个私生女,叫薄姬:
“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及诸侯叛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纳其女于魏宫……”
薄姬长大后被母亲许配给了魏豹,魏豹叛了秦国跟着刘邦造反,还混得不错,被封为魏王。
有一天,有个著名的江湖半仙来给薄姬算了一卦:“相薄姬,云当生天子”,说你以后生的娃是个天子。魏豹知道后高兴坏了,想着我的娃以后是天子,那我不也就是皇上吗?马上就起兵反了,结果被刘邦派兵瞬间秒杀。这魏豹确实有点二,脑回路挺单纯的。
薄姬跟着王宫女眷都被安排到了刘邦的纺织厂去上班——做了织工。后来有一天刘邦饭后百步走看到了薄姬,这个老色鬼看薄姬长得不错,就把她招入后宫,却一年多都不搭理,最终是薄姬的两个发小聊天说到她,刘邦听见后来了兴趣,薄姬见到刘邦也使了个心眼,说:“我梦见自己肚子上盘了一条龙。”刘邦一听很高兴,那我成全你吧,后来就有了刘恒。但也只此一回,以后就似乎忘记了这对母子。到刘恒大概7岁的时候,母子二人就被发配到代国,守边去了。也就是因为这份不受待见,后来救了他们的命。
吕后

大家知道,刘邦喜欢戚夫人,她整天吹枕边风要刘邦废了吕后的儿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吕后何许人也,使了些手段让这事没办成。吕后的故事也挺有意思,也和算命有关。
吕后本名吕雉,山东人,他爸吕文是个小官僚,在生她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即将出生的孩子将来会成就一番霸业。结果老婆难产,生出来一个女儿。吕文百思不得其解,接生婆告诉他:这孩子命大,她就没见过站着生出来还活着的娃。
等吕雉长大,搬家到沛县。吕文和沛县县令关系很好,地方上的富绅为了巴结县令,纷纷来到吕文家送礼。吕文就摆了宴席请大家吃饭,按道理是送礼超过一千钱的才可以上桌,刘邦那时就是个街溜子,啥本事都没有就是脸皮厚,打了个白条说送礼一万钱,打算上主桌。
当时的现场的司仪是萧何,也就是执事,负责记账、收礼、安排座位什么的,就对吕文说,这货就是一个本地混混,你把他赶出去得了。也不知道吕文咋想的,不仅让刘邦坐了上座,而且饭后把吕雉叫出来嫁给了刘邦。
刘邦本来就是冲着混饭去的,没想到还混了个老婆,当然高兴坏了。他当年已经40多了,(就比秦始皇小3岁),还养了个跟某寡妇偷情生的儿子,一把年纪一事无成,而且还不学无术一穷二白,从哪个角度看,都很难理解吕文会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人。只能说吕文真的是个会算命的高手,看相的功夫十分了得。
吕雉嫁给刘邦之后那真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刘邦是一个标准的渣男,在外面继续浪荡胡为,不顾家。吕雉却也不以为意,带领子女农桑耕织,孝顺父母,自食其力。刘邦后来闯了大祸,自己跑了,吕雉却被官府抓住投入监狱,在大牢中吃苦挨打,最终靠萧何上下疏通把她救了出来。
这次坐牢的经历并未改变吕雉,她还是像从前一样任劳任怨、逆来顺受,真正认清刘邦、看透社会从而变得毒辣,应该是从楚汉相争,被项羽抓住当作人质以后才开始的。项羽抓住了刘邦的老婆和老爸来威胁他,刘邦本来是有机会救他们,却没放在心上,而且根本不搭理这茬。(从这点看,刘邦确实具有开国之君的基本素质)。吕后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二十八个月的人质,受尽人间屈辱,大概自此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开始一心追求权力。韩信都是她杀的,戚夫人更不是她的对手。等刘邦一死,吕后马上就对那些她曾经嫉恨过的、刘邦宠幸过的女人下了毒手,戚夫人是最惨的一个。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泡在粪坑里,让自己的儿子来参观,结果把惠帝吓惨了,没几年就挂了。惠帝敢怼他妈说,你那干的就不是人干的事情!胆儿也不小。
吕后执政15年,手腕毒辣却能力非凡,功绩卓越,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匈奴

有一个很有趣的插曲,在刘邦死后大概三年吧,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死了老公,我死了老婆,我看我们俩干脆搭伙过日子吧,正好我也想去中原转一转了。”
收到信后群臣大怒,樊哙说你给我10万大军,我去把他给灭了。吕后说,算了吧,刘邦40万都没打过。于是忍气吞声回了信:“我已年老色衰,头发和牙齿都掉了,走路也不方便。“,随信送去美女和厚礼。单于得到好处,也就打消了动武的念头。吕后和匈奴的和亲策略为大汉争取了几十年稳定发展的时间。同时她又颁布了一条法律,家里有女孩15岁以上没出嫁的,税多收5倍!于是刺激了人口增长,为汉武帝之后打败匈奴打下了人口的基础。
冒顿单于也是匈奴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冒顿原本是匈奴的太子,后来,他的父亲头曼单于喜欢的阏氏(单于的妻子)生了个儿子,头曼就想废掉冒顿,立这个小儿子为太子,于是把冒顿送到邻国月氏国做人质。冒顿到了月氏后,头曼就加紧进攻月氏,想借此除掉冒顿。
月氏人想要杀掉冒顿,冒顿找机会偷偷跑回了匈奴。头曼觉得他很勇猛,就让他率领1万名骑兵。冒顿恨父亲,想要报复。他制作了一支会响的箭,在训练部下的时候发布命令说:“响箭往哪儿射,你们的箭就往哪儿射,不听命令者处死。”他带人外出打猎的时侯,有人不向响箭所射的方向射箭,冒顿马上处死了他。后来,冒顿用响箭亲自射向自己的马,他的部下有的不敢跟着射,冒顿立即处死了这些人。再后来,冒顿又亲自用响箭射杀自己的妻子,他的手下又有人不敢跟着射,冒顿又立即处死了他们。这以后,不管冒顿把响箭射向哪里,手下人都毫不犹豫地跟着射。于是,冒顿知道报仇的时候到了。有一天,他跟着父亲去打猎,趁机用响箭射向父亲。他手下的人听到声音,都跟着向头曼单于射箭,头曼就这样死于乱箭之下。冒顿当上了匈奴的单于。
大汉和罗马,是当时世界上唯二的两个帝国,都和匈奴交过手。大汉打败了匈奴,北匈奴被迫西迁,过去就灭了罗马,匈奴成了那几个世纪西方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最可怕的梦魇,被称为“上帝之鞭”。
由于匈奴在北方长期和汉人混居,所以很多人其实都是匈奴的后代。判断自己是汉人还是匈奴人的一个简单方法,看看自己脚丫上最小的那根指头的指甲,指甲是完整一片的是匈奴人,指甲分成两半的就是汉人。声明一下,这个不是史书上说的,我是从小说《最后一个匈奴》里面看到的;还有一种说法,指甲分成两半的是山西大槐树下移民的后代。山西大槐树是明代的事情,这就是另外一段历史了。
文帝

说回文帝。吕后专权的时候,干掉了所有她讨厌的人和对她有威胁的人,但放过了文帝母子,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对母子实在没什么存在感,刘邦就没把他们当作家人;二是刘恒胆小没啥雄心。
吕后曾想招刘恒回来,刘恒却不敢回去,回信说:我就为国守边疆,挺好的,勿念。
等吕后一死,周勃用计骗到了军权,随后把吕家人杀了个干干净净,把吕后立的小皇帝也杀了。之后大臣们在一起商量,这回让谁当皇帝?主要的候选人有三个,最终刘恒就靠一点胜出——有个好妈。
外戚搞得朝廷一塌糊涂,大臣们都心有余悸,这次就想找个外戚靠谱的,一看刘恒他妈,都说宅心仁厚,也无欲无求的样子,所以就确定刘恒回来当皇上。于是派人去接刘恒,他却不敢去,手底下的大臣也劝他:那些老臣都是跟刘邦战场上混下来的,狡诈善兵,叫你去没什么好事,你就称病别去!
刘恒拿不定主意,于是请人算了一卦,那时候算命都靠龟壳,结果卦象大吉,说他将当“天王”。刘恒说:“寡人固已为王,又何王乎?”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也。”刘恒这才将信将疑,先是派小舅子去长安见周勃,小舅子回来说:“信矣,无可疑者”,这才动身,走到高陵又停止不前,再派人去长安城里打探虚实……这家伙真的是为人小心谨慎,但却非常睿智而有才能,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以“仁德”来治理国家的皇帝,从平民的角度看历史,这或许是最应该让人们怀念的皇帝。他抛弃秦法,信奉“无为而治”,建成大国民小政府。具体的政策有:萧规曹随、轻徭薄赋、轻刑慎罚、勤俭治国等等……
单讲两个我认为十分了不起的,一是减税,吕后时代的税率就已经非常低了——15抽1,文帝改成30抽1,后来又有很多年干脆免税,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二是尊重法制,同时废除了“妖言罪”,开放了言论自由。中国人只要给点自由,马上生产力就能爆表,于是民间累积了大量财富。那时,如果有人出门骑一匹母马,都会遭到众人嘲笑。可谁又能想到,这却是历史上少有的自由时期,自景帝后期又开始回归到法家那套,为江山永固就必须让民众为了生存而疲于互相争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2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