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3|回复: 0
收起左侧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2-25 0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21—2021,在岁月深处激荡,从精神之源出发,一艘小小红船成长为引领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一万年的尺度看,中国创造了地球上最灿烂的文明之一,从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尺度来看,中国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国家。那么从建党到现在这一百多年间中国发生了什么?
    一百多年前,当孙中山先生一笔笔写下建国方略时;当万千爱国学生走上街头,为民族的未来摇旗呐喊时;当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还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我们是如何在百年间完成这宏伟的地表重塑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你也许知道它南北纵横、东西广阔,陆地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是全球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另一方面,它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地中,彼此连接困难。它资源不均,80%的水资源分布在南方地区、75%的煤炭则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等五省区。不仅如此,历经数千年的开发,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它的森林覆盖率已不足9%,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也日益严重。可想而知,要完成山河重塑是一项多么艰难的目标。100年间,我们祖祖辈辈都为了更美好的中国而努力奋斗着,那么在这百年间,先辈们究竟都做了哪些努力?
“超级网络”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169 / 作者:凡心落幕 / 帖子ID:113338
    当你拆开他们,将看到4.8万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11.5万公里的天然气和原油管道、14.6万公里的铁路网络以及519.8万公里的公路网络、其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特高压输电线路位列世界第一,而这一切不仅是人类经济事和建设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近百年屈辱史上足以告慰先祖的奇迹。
    为了跨越大江、大河、高山、峡谷、海峡、海湾,把这个庞大的国家连成一体。我们最初拥有的不过是一段9.3公里的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一座主跨62米的钢桥(天津蓟运河桥1888年建成)和一条261米长的隧道(台湾狮球岭隧道1888年建成)。直到一九三七年杭州钱塘江大桥落成,中国人才拥有了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只不过为了抵御日军的入侵,不得不将它沉入江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修复。而此后不到四年,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更让中国人第一次跨越了长江天堑。尽管后来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中国年轻一代的桥梁工程师们依然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设计建造了南京长江大桥。至此,曾经在长江两岸遥遥相望数十年的铁路终于连为一体,京广、京沪两大通道横空出世,然而这些桥梁的单跨跨度仍然有限,无法适用于更多复杂的地形条件。直到一九九一年,上海南湖大桥建成才真正开启了中国人自主建设大跨度桥梁的先河。自此以后,我们的大桥越发多样和宏伟,不仅只需一跨便可越过长江,更能在巨谷底565.4米的高空直接飞越峡谷。而在地下深处,隧道工程同样突飞猛进。我们曾用了近一百年的时间,才迎来第一座万米隧道的诞生,但在之后仅仅二十多年,就实现了两万米甚至三万米的突破,昆仑、横断、秦岭、天山、太行等一众超级山脉却被大小隧道击穿。曾经的青藏铁路要爬升600米,耗时2小时才能翻越关角山,而今天通过一条长达3.269万米的超长隧道,只需二十分钟便可直接穿山而过。正是这数以万计的隧道、数以百万计的桥梁,让我们跨越重重天堑,将铁路修到四面八方,将公路通向北线和村庄,也让我们铺开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高速铁路网。如今,全面连接的中国每年可将176亿人次、462亿吨货物送往天南海北各个角落。北方的两市煤炭不断南运,南方的水果、水资源纷纷北上,西部丰富的天然气、火电、水电、光电、风电更是跨越千里,源源不断地送往人口密集的中部和东部,经过这样一番重组和整合,这个原本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最终形成了一个涵盖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洲际规模市场,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超级网络”。“超级网络”的全面铺开,使得全国联通密切,资源得以共享,人们的距离更加紧密,提升了国家凝聚力、团结感。
人口巨变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897 / 作者:凡心落幕 / 帖子ID:113338
    如今,中国已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比达全球的约六分之一。百年前中国大约有四亿人口,而今天这个数字已突破十四亿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接受过一个也不能少的义务教育,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中国正是用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将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了人口红利。当这些受过教育的人口进入工厂,便组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生产流水线,不断吸引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当他们进入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人力需求高、研发周期短的新兴产业,便能帮助中国实现弯道超车。最终他们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蓝色星球上第一个十亿级人口的工业文明。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的迁移,让中国迎来了这颗星球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今天,全国共有个6常住人口超一千万的超大城市、10个超五百万的特大城市以及77个超一百万的大城市,他们将最有可能代表中国参与未来世界城市文明的角逐,当我们从太空俯瞰,这也一定是中国大地上最闪耀的景象。
基建狂魔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541 / 作者:凡心落幕 / 帖子ID:113338
中国被誉为“基建狂魔”,“狂”在哪?中国拥有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公路桥80万座,铁路桥20万座,总量加起来100万座,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通信基站500多万的覆盖量,是美国的20多倍,数量世界第一。
中国高层建筑有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多幢,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约14亿人口,仍然能做到全民通电的国家,电网覆盖面,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的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
中国的川藏铁路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公路,被誉为“世界第一工程”。
中国在桥梁上又包揽了很多世界纪录。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
世界最长高铁桥:丹昆特大桥。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
世界跨径最大钢拱桥:朝天门长江大桥。
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
世界跨度最大公铁两用大桥:泸通长江大桥。
……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9天完成拥有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完成拥有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还有若干个方舱医院,医疗设备俱全,遏制住疫情的蔓延。这是其他国家乃至发达国家做不到的。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
环境保护

建党百年,沧桑巨变379 / 作者:凡心落幕 / 帖子ID:113338
    工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本就恶化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我们不得不展开一场场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行动来救助脆弱的家园。其中就包括为了减少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国土绿化工程。自调查显示,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近几年来,我们中国也在治沙的道路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是得到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的荣誉。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及为了探索人与自然更好的相处模式,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全新自然保护地体系等等。习近平主席也曾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尽管这个过程中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未来也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持续增长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以及自然保护地面积等等。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美丽中国原本的样子。
    从全球的环保状况来看,中国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中国从未缺席。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不懈努力。中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我们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已经整整100年了。对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来讲,百年只是宏伟事业的开始,只是威武雄壮活剧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经过百年的沧桑之变,国家正犹如一个青年,斗志昂扬、精神抖擞,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对于新一代的我们,更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创造更加美好的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1 2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