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发新帖
97_avatar_middle

收听

听众

主题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3-1-4 18:00:44 | 查看: 57| 回复: 0
武则天简介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799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广元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
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
享年:82岁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陵寝:乾陵
 生平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杀死了王皇后,自己成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98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撺掇高宗以孝顺的名义,把祖宗封了个遍。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他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于是为了避讳,唐高宗自称天皇,武皇后改称天后!可见武则天这时的欲望有多大!
无字丰碑的秘密: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宠幸男宠之谜:
《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武则天的面首(男宠)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等,他们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满足武则天的荒淫欲望。
武则天的男宠数量很多,为了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公元698年,武则天成立了控鹤监。公元700年初,她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成为历代皇帝的“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成为武则天“妃嫔”的总管。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634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历代名人评价: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清代赵翼:“女中英主”。
赵翼评价武则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毛泽东:“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家世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归义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齐镇远将军
曾祖父:武俭,北周永昌王洛议参将
祖父:武华,隋朝东都丞
父亲:武士彟,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贞)夫人,封荣国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兄弟姐妹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顺,字明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妹妹:名不详,嫁郭孝慎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子女
长子代王李弘,后封为太子,死后谥“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封为太子,死后谥“章怀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唐睿宗李旦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关于她的故事在书籍、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大家都耳熟能详,然而对她在执政期间,功过是非的评价,我们却知之甚少。至古到今对武则天的评价很多,但都是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对于她在历史中的作用难以定论。为了更好的深入了解武则天其人以及她对历史的贡献,让我们借助于历史资料和史学家们的各种评价进行分析,以做出客观的判断。
武则天,名曌,山西文水人,公元六二四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出生于长安(今西安)。贞观十一年(638年)被选入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武则天被唐高宗李治所纳,永徽六年(655年)封为皇后,由于高宗身体的原因,武则天开始参与朝事。光宅三年(684年),武则天先后废掉她的两个儿子——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改唐为周(史称“武周”),亲登大宝,自己做了“大周”皇帝,直到神龙元年(705年),被迫退位。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49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图1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
对于武则天这样一位历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自然是后人关注的焦点,评论颇多。许多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不同的看法,各执一词,褒贬并至,众说纷纭,毁誉不一。历史上对武则天是如何评价的?我们又应该怎样重新认识武则天,从而对她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对于武则天的身后之事,历史上多有议论,从两宋开始热议,至明朝更甚。随着“宋明理学”的扩大发展,男尊女卑思潮逐渐泛滥,对武则天的评价如江河日下,越来越低。大部分书籍和文章说武则天是“牝鸡司晨,秽亵皇后”、“残忍暴戾,阴鸷好杀”、“任用酷吏,荒淫无道”等等,只有极少数认为她“从宜称制,仗义当责”,出现了几乎“一边倒”的倾向。到解放前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通史》、《隋唐史》等书刊还有“武韦之祸”、“武后之乱”的大量章节出现,把武则天同韦后之乱联系起来,一并批判。尽管有些文刊为武则天说几句公道话,也总是被受到指责甚至攻击。总之,对武则天的评价,没有根本的改变,结论仍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历史罪人”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351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图2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近几十年史学家摆脱了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看其是否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为重要依据,来重新评价武则天的历史地位。这样人们对武则天就有了新的认识,对她的看法发生了重大变化,肯定者居多,褒奖占了主流。认为她“在历史上 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个刚强机智的女政治家”,在郭沫若、范文澜、吴晗、翦伯赞、尚钺等著名史学家的书、文中,都明显地反映出了这种观点。
我们盘点一下,纵观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大致分为否定和肯定两种。
第一种观点为否定。认为: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取信任,当上皇后,掌握朝政大权,又培植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用两面派的手法扩大权势,消灭异己;任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崇信宗教,愚弄人民;失掉安西四镇,危害国家统一等等,总之,说她的上台是“历史的一次逆转”,“全面倒退”,使“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比两汉、明清等朝都要推迟三、五十年”。结论是:武则天有过无功,是一个被否定的历史人物。
第二种观点是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武则天继承了唐初“贞观之治”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治国基本方针,实行重文轻武,休养生息的政治策略;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农桑,兴修水利,薄赋轻徭,体恤民情,使社会经济大幅度上升,人口增长迅速。同时认为,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边防,改善唐朝边疆民族关系方面做了不少有益工作;她还保持了太宗时期的纳谏作风,对缓和当朝的阶级矛盾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总之,武则天在当任期间,继承和发展了“贞观”以来的社会经济,并有所发展提高,为全唐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350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图3 武则天手迹《升仙太子碑》
?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历史上对武则天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对她的评价,现在虽然趋于统一,但对于有些问题仍存在颇多的分歧和争议,争论至今仍在进行。笔者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对像武则天这样的历史名人,我们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考虑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及政治背景,一分为二的进行公正评判。最重要的是,把是否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来衡量其一生的作为。使用这样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才是科学公正的。持这种的观点,从近代发现的资料,和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评价来看,她的功要大于过,是一个被肯定的历史人物。得出这个结论,对武则天来说是比较合理而不失公允的。
在肯定武则天的同时,必须指出,她毕竟是一个封建时代的专治君主,是人民的统治者和地主阶级最高政治代表。对于她任用酷吏,大肆杀人,崇尚佛教,愚弄国人等行径必须给予深刻地批判。
历史上的武则天_历史中的武则天是怎样的575 / 作者:UFO爱好者 / 帖子ID:101551
图4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
近代,虽然对武则天持肯定态度者颇多,但是还有一些史学家存有不同观点,这也无可厚非,历史的真相就是在不断挖掘,不断研究,不断探讨,不断发现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对于武则天在执掌朝政五十年的时间里,究竟使唐朝社会是发展还是倒退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仍然还在探索和争论之中。我们相信,在史学家和广大史学爱好者的不断的努力探索、研究之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个真实的“武则天”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正是:
千古历史人物中 忠奸善恶后世评。
功过是非怎定论?为国利民才英雄。
文:穆炳森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0_avatar_middl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7-14 2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