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收听 站内信
26_avatar_middle

周坚

发现“上帝粒子”:未确认就宣布,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2-7-8 09:00   浏览量(831)   评论(0)   发现, 上帝, 粒子, 周坚, 解析宇宙学

个人分类: 我的创新故事

发现“上帝粒子”:未确认就宣布,醉翁之意不在酒

周坚/2012年7月6日

 

今天早晨,在环球网论坛纵论天下栏目,看到这篇主题为“上帝粒子确认还需至少一年中国贡献超百分之一”的帖子,这才知道,要确认这个“上帝粒子”的发现至少需要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有可能还需要新建一个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来开展进一步的仔细研究。

 

这使笔者想起早在2010年7月30日发布的题为“中国科学家提醒不要再为大型强子对撞机浪费地球资源” 的博文,文中从解析宇宙学的角度告诉我们,宇宙是物质的宇宙,而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样性的,它在一定条件下其存在形式能够相互转换,这种相互转换的过程具有时间性,可以用“生”、“死”的概念来描述,这就构成了我们五彩缤纷的宇宙,但作为宇宙整体来说就不存在生和死(诞生和消亡)之说,因为宇宙整体本身只是物质存在的集合体罢了。并在最后提醒我们,不要再为大型强子对撞机浪费地球资源了,应该将有限的地球资源用来研究建造真正能够防宇宙射线的宇宙飞船吧!这才是人类向宇宙深处进发而永存的正道!

 

这使笔者又想起早在2011年7月29日发布的题为“评:欧美两大实验室宣称已有“上帝粒子”的踪迹——都是资金惹的祸” 的博文,文中写到:伴随着广为流传的“2011年会是上帝粒子之年”的说法,时间已进入下半年,上帝粒子的“萍踪侠影”却并未显现。为了对资金方有个交代,为了能够顺利再筹集85亿英镑从新建造一个长达31英里的隧道——国际直线对撞机(ILC)埋下伏笔,真是不得不如此呀,否则人们对“上帝粒子”失去希望,到那时连一个凯子都找不到你说这85亿英镑去那里再筹。

 

是啊,2011年早已过去,现在已经是2012年的7月了,2012年也已经过去了一半,再没有像样的发现,下一步即将筹备再建造一个国际直线对撞机(ILC)又如何说服凯子们,说白了,一切都是资金惹的祸。

 

看!怪不得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科学家们要这样大张旗鼓的轰轰烈烈地宣布,宣布这么一个还没有被确认的“上帝粒子”, 严谨的科学也不过如此,醉翁之意确实不在酒啊,为此笔者立即给予了如下回复:

 

 

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
““CERN今天公布的只是一个初步结果,目前还不能最终确认观测到的新粒子就是希格斯波色子。”中科院高能所这两位科学家都表示,虽然科学家们心中都认为新粒子很可能是“上帝粒子”,但科学的严谨性将让结果确认至少需要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有可能还需要新建一个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来开展进一步的仔细研究。”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新建一个……,中国的贡献一定“远远超过百分之十”。

 

以下是这篇主题为“上帝粒子确认还需至少一年 中国贡献超百分之一”帖子的全文转帖。

 

上帝粒子确认还需至少一年 中国贡献超百分之一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宣布,CERN的Atlas(超环面仪器)实验和CMS(紧凑缪子线圈)实验都观测到新粒子,该粒子与科学界寻求已久的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4日下午视频连线直播了公布实验结果的CERN学术讲座。该所参与CERN两个实验的科学家对媒体表示,CERN实验观测到新粒子并与希格斯粒子一致的这一初步结果,具有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是探索微观世界的一大进步。在全球合作的CERN实验中,中国提供经费和参与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一左右,但中国的贡献“远远超过百分之一”。

 

参与CMS实验的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陈国明说,CMS实验1/3的端盖缪子探测器和端盖电磁能量器的所有晶体,均由中国研制提供。特别是实验中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区分信号与本底、提高希格斯粒子寻找的灵敏度方面,这次采用了CMS中国组的方法,比去年采用美国组方法的灵敏度要高3%。

 

中科院高能所娄辛丑研究员参加Atlas实验。他介绍说,Atlas中国组对实验探测器建造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研制提供液氩光子电子量能器、精密缪子漂移室探测器和400台Atlas端盖缪子触发探测器以及网络计算系统等,中国组还积极参与实验数据的物理分析,包括光子触发效率研究、改进双光子希格斯波色子重建质量分辨约30%、测量双光子希格斯波色子重建本底噪音等。

 

“CERN今天公布的只是一个初步结果,目前还不能最终确认观测到的新粒子就是希格斯波色子。”中科院高能所这两位科学家都表示,虽然科学家们心中都认为新粒子很可能是“上帝粒子”,但科学的严谨性将让结果确认至少需要1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有可能还需要新建一个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来开展进一步的仔细研究。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观测到的新粒子是一种其他粒子的可能性。

 

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德 希格斯命名的玻色子是物理学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科学界一直致力于证明它的存在。由于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因此被称为“上帝粒子”,它自旋为零,其他粒子将在它的作用下产生质量,为宇宙的形成奠定基础。这种基本粒子对完善粒子物理学理论的“大厦”有重要意义。一旦它被证伪,“标准模型”理论“大厦将倾”,但科学界一直相信它的存在并认为发现它只是时间问题。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会员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0-2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